r>阳痿属于失志。(火气闭密不得发越而然)崩漏由于火盛者。并不得服。(仲淳)
〔修治〕 不入汤煎。火 透红。研极细如面。水飞过。日干用。
<目录>卷五\石部<篇名>白石英内容:出华阴山谷及泰山。虢州雒州亦有。近取泽州者为胜。大如指。六棱如削。白 澈有光。长五六寸者弥佳。
味甘辛。气微温。手太阴阳明气分药。主消渴。阴痿不足。治胸膈间久寒。益气。除风 湿痹。补五脏。下气。疗肺痿并肺痈吐脓。咳逆上气。实大肠。治喘咳嗽血。(诸本草)湿 可去枯。紫白石英之类是也。(藏器) 色相莹如华萼。质可入肾。色可入肺。中含火气可 逐寒。故主肾气不周于胸而消渴。天癸枯竭而阴痿不足。肺不容平而咳逆上气。气无帅制而 痹闭不舒。火失修容而胸膈久寒等证。(子由) 风虚冷痹。肾虚耳聋。益精保神。治诸阳 不足。白石英三两。火 。酒淬三次。瓶中密封。弗泄气。每早温服一钟。以少饭压之。一 法。磁石火 〔论〕 本经别录甄权多以白石英色归于金而治肺病矣。夫五行中金为水母。而人身中 金水又若互相子母者。然观二阴至肺。肾脉之由肺而至心也。俾火不刑金。而金为火妻。以 布其气化。是则肺得司主气之职以益四脏者。岂不更藉于水哉。凡石为阴中之阳。兹种之由 肾益肺者。盖又互相子母之义。有合于阴中之阳耳。别录云。治肺痿惟虚者始宜。如由热而 成非可概予。至于肺痈吐脓咳逆。自为的对矣。苏颂曰。乳石论以钟乳为乳。白石英为石。
是六英之贵惟白石也。又曰。乳者阳中之阴。石者阴中之阳。故阳生十一月后甲子服乳。阴 生五月后甲子服石。然而相反畏恶。动则为害不浅。故乳石之发。方治虽多。罕有济者。诚 不可轻饵也。盖金石悍气。有病则病当之。病去则阴气受之。不可不慎。
〔修治〕 坩锅内火 酒淬三次用。修治如法。中病即止。毋过剂焉。
<目录>卷五\石部<篇名>紫石英内容:出泰山山谷。其色淡紫而质莹彻。随其小大。皆具五棱。两头如箭簇。比之白石英。其 力当倍。(核) 产处甚多。或形甚环玮。或色深特好。或甚光明。但小而黑。或芒角甚佳 而小薄。必以五棱如削。紫色达头如樗蒲者乃良。(太平御览)
味甘辛。气温。味浓于气。阳中之阴。降也。入手少阴手厥阴足厥阴经。长石为之使。
畏扁青附子。恶 甲黄连麦句姜。主心腹咳逆邪气。疗上气心腹痛。寒热邪气结气。治女子 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补心气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中久寒。
散痈肿。久服温中。方书治气证胀满。痫证惊悸。泄泻赤白浊。虚而惊悸不安者。宜加用之。
女子服之有子。(权)其性镇重。其气暖补。故心神不安。肝血不足。及女子血海虚寒不孕 者。为要药。(仲淳)得茯苓人参。疗心中结气。得天雄菖蒲。疗霍乱。虚劳惊悸。补虚止 惊。令人能食。紫石英五两。打如豆大。水淘一遍。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细细服。或煮粥 食。水尽可再煎之。同白薇艾叶白胶当归山萸川芎香附。治子宫虚寒。绝孕无子。
〔论〕 紫为赤黑相间之色。子由举似坎离交会。庶几与石英主治。能中病情。何以言 之。盖坎中有离。则阴得阳以化。夫水者气之所以孕育也。而却借于阳之能化阴。离中有坎。
则阳得阴以裕。夫火者气之所以昌大也。而却借于阴之能裕阳。是水合于火而气生。火合于 水而气化。所谓坎离交会也。能生即能化。能化即能生。是物具足水火合和之神机。其所谓 补不足者。正补夫水火合和之气耳。分阅三焦主治。在上则补心气。定惊悸。在下则填下焦。
疗子宫风寒。在中则除胃中久寒。久服温中。皆取其精悍之气化。为清粹者适。有合于坎之 会离。离之会坎。大为人身真元之助也。(如寒热邪气。寒邪胀满。皆不足所受之妄象。又 如惊悸劣弱泄泻思虑过度浊证。皆不足所见之虚象。此品悉由坎离交会之元以为化。以为生 。故能治之。)惟以补元气为其主。故温寒清热之味。皆得需之以奏功。(见 丸。治寒气久 结而胀满。风引汤。又治痫证之属热者。)别录独言补心气者。以坎离交会而心气具足。盖 离得会坎则心血足。但离借坎以为用。总归于补心气耳。
缪氏。只可暂用。不宜久服。凡石类皆然。不独石英一物也。妇人绝孕。由于阴虚火旺。
不能摄受精气者忌。
〔修治〕火 醋淬七遍。研末。水飞三四次。晒干入药。过服紫石英。设乍寒乍热者。
饮酒遂解。
<目录>卷五\石部<篇名>石钟乳内容:产处不一。桂海志。宜融山洞石穴中。钟乳甚多。仰视石脉涌起处。即有乳床。白 如玉雪。乳床下垂如倒生山峰。峰端渐锐。且长若冰柱。柱端轻薄。中空如鹅翎。乳水滴沥 不已。且滴且凝。此乳之最精者。以竹管仰承取之。而炼冶家又以鹅管之端。尤轻明如云母 爪甲者为胜。光润而薄如罗纹鸟翮蝉翼。一切皆成白色者。可服。非若此者。慎弗服之。杀 人甚于鸩毒。(孙真人) 如蝉翼者上。爪甲者次。鹅管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