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过女贞子末。再晒干为丸亦得。但服之腹痛作泄。不若山姜汁椒末为佳。更服八珍 丸以实根本。或用川椒末和女贞子末。等分为丸。腹即不痛。盖女贞补血海纯阴。有川椒从 天表之阳。直入命门而补元阳。即能令元阴有主得以施化。此亦不必九蒸九晒也。 缪氏更 定凉血理脾方。何首乌(乌豆同牛膝蒸制如法。后用人乳浸晒三四十次。)赤白各二斤。女 贞子酒拌。九蒸九晒。二斤。旱莲草膏十二两。南烛子膏十二两。茅术泔浸。蒸晒三次。去 皮切十二两。真川椒红去白膜闭口者。十二两。没石子十两。为末。以旱莲乌饭子二膏。同 炼蜜和丸。梧子大。每空心饥时。各服五钱。白汤吞。 加减地黄丸。治男子天元受伤。精 气耗损。胃虚劳热。骨体空虚。肾衰阳痿。精泄不施。或生而不育。久服愈百病。长精神。
有生生广嗣之妙。大生地一斤酒浸。柳木甑蒸烂。摊开竹筛内。日晒。夜收地上。如是蒸晒 九次。听用。白茯苓怀山药(乳浸晒干三次)丹皮(酒浸一宿晒干)山萸肉(雄半油炙)何 首乌(同黑豆九蒸九晒)枸杞子(蒸熟)金樱子(蒸熟)女贞子(酒浸一宿蒸熟)各八两。
配地黄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日空心。用白汤或淡酒下八九十丸。 杞龙丸。治劳伤过度。
忧愁思虑。心火烁肺。肾水不足。服之能健男子脾胃。调女子经水。枸杞子酒润六两。龙眼 肉半斤。熟地一斤。当归酒净六两。人参三两。麦冬七两。五味子去核一两。丹参四两。茯 苓乳浸晒干。二次。四两。怀山药六两。何首乌黑豆九蒸九晒。二两。续断四两。女贞子酒 浸一宿晒干。六两。丹皮酒净四两。黄连酒炒一次三两。石斛一斤。先将石斛煎浓汁。又将 山药焙。投入石斛汁内。收干再晒。配众药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淡酒或白 汤下。久服令人多子。
〔论〕 人身有阴中之气。有阴中之血。益阴诸味。从阴气盛而化血者。与阴血盛而和 气者。不可一例视。女贞子入血海益血而和气以上荣。故其效于髭须更着。他味虽如侧柏子 凌冬。与女贞同益阴血。而用固迥殊。盖万物向阳。柏独西指。乃受金之正气者也。惟宜于 吐血诸证。以坚金之气。因母护子。使不为淫火所烁。若女贞则负至阴之贞。由肾至肺。并 以淫精于上下。不独髭须为然。即广嗣方中多用之。又石菖蒲亦秉至阴。四序长清。然苦辛 开心和血而帅气。更不同于女贞实之用也。夫人知阳为阴先。不知阴气之盛者。更由于阴血 之足。阴血足而后阴气乃得上荣于唇口。以阳源出阴中。阴中之阳。即所谓阴气也。经曰。
至阴虚。天气绝。此即血脱者。不能致其阴气于天表之明证。再冲脉之上俞在大抒。大抒者 足太阳穴也。下俞在巨虚之上下 。此胃穴也。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合。而后阴血充。以上 下行。故乌须者用此。必兼理脾胃。
<目录>卷二十四\枳<篇名>冬青叶内容:女贞叶与冬青叶。俱浓而长。绿色。面青背淡。但以叶长而子黑者。为女贞。叶微圆而 子赤者。为冬青。
味微苦。气平。 主治除风散血。消肿定痛。治头目昏痛。诸恶疮肿。 疮溃烂久者。
以水煮叶。乘热贴之。频频换易。米醋煮亦可。 口舌生疮。或舌肿胀痛。取叶捣汁。含浸 吐涎。神效。 按此叶禀至阴而归血海。能令阴气上致天表。奏和阳之功。 风热赤眼。冬 青叶五斗捣汁。浸新砖数片。五日。掘坑架砖于内。盖之。日久生霜。刮下。入片脑少许点 之。 又方。用雅州黄连二两。冬青叶四两。水浸三日夜。熬成膏。收点眼。
<目录>卷二十四\枳<篇名>五加皮内容:北方沙地者木类。南方坚地者草类。生江淮者根类。地骨皮最良。轻脆芬香。苗茎 有刺类蔷薇。长者丈余。叶五出。香气如橄榄。春时结实。如豆粒而扁。青色。得霜紫黑。
俗名追风。使以渍酒疗风。不知其为真五加皮也。用根皮同茎。
味辛苦。气温。气味俱浓。沉而阴也。入足少阴厥阴经。 远志为之使。恶元参蛇皮。
同人参用。则无力。(然种子方有同用者) 主治腰膝疼痹。疗痿 五缓虚羸。(湿气浸淫留 中。则筋脉缓纵。虚羸气乏。)风痹四肢挛急。破逐恶风血。及多年瘀血在皮肌。治痹湿内 不足。补中益气。坚筋骨。强志意。并治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又主疽疮阴蚀。 五 加皮得天少阳之气。为五车星之精。又得地火金之气。故气味辛温。所主诸证。皆因风寒湿 邪。伤于肝肾二经。而湿气为最。经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又云。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 肉筋脉。肝肾居下而主筋骨。故风寒湿之邪。多自二经先受。此药辛能散风。温能除寒。苦 能燥湿。二脏得其气。诸证悉瘳。(仲淳) 轻身(风湿去也)耐老。(肝肾补也)世为仙经 所须。(又) 风病饮酒。能生痰火。惟五加一味浸之。日饮数杯。最有益。诸浸酒药。惟 五加与酒相合味美。(王纶) 得牛膝木瓜黄柏生地麦冬薏仁石斛虎胫骨山药。治湿热痿痹。
腰以下不能行动。 同二术二活防风萆 薏仁石菖蒲白蒺藜甘菊白藓皮石斛。治风寒湿成痹。
一味酿酒饮之。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