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356页

木为风,虽三尺之童,皆以为然,然如久坐而 起,亦有麻木,假如以绳缚紧,释之亦觉麻木,久则自己者,此非因风邪,乃气不 行也,故不须治风,当补其肺中之气,则麻木自去。亦有因阴火乘其阳分,火动于 中为麻木者,当兼治阴火则愈,不必去火,补阴而火息也。大抵诸脉有余痹在表,诸脉不足痹在里。
又曰∶风者四时八方之气从鼻而入,乃天之气也,痰者五谷百物之味,从口而入,
脾胃之湿所结,乃地之气也。故风胜者先治其风,痰胜者先治其痰,风与痰相等,则 治风先治痰,此定法也。经云∶风之伤人也,先从皮毛而入,次传肌肉,次传筋脉,
次传骨髓,故善治者先治皮毛,次治肌肉。由此观之,乃从右而渐入于左也。皮毛者,
右肺主之,肌肉者,右胃主之,筋脉者,左肝主之,骨髓者,左肾主之,从外入者转 入转深,故治皮毛,治肌肉,不使其深入也。又曰∶湿之伤人也,先从足始,此则 自下而之上,无分左右者也。从外入者,以渐而驱之于外,从下上者,以渐而驱之于下,此其治也。
十指麻木,丹溪曰∶是乃胃中有湿痰死血,宜二陈汤加苍术、白术、桃仁、红花、附子。
有或腿足或肩背一块肌肉木者,此阳气不足,不能周及,以致阴寒凝泣也。
身上虚痒者,是血不荣于腠理也,用四物汤加黄芩煎,调浮萍末服之。
<目录>卷二十八\诸风部<篇名>痛风门主方属性:通治痛风主方(《活人录》)
当归(三钱) 秦艽(二钱) 防风(一钱五分) 川芎 羌活(各一钱) 车前子 黄芩 枳壳(各五分)
水煎。午后临睡服。(治痛不外乎顺气,治风必先于凉血,气顺则血活而脉络通,血凉则火清而风息,
痛则不治而自治。如重感风寒,使内之湿火郁而不散者,加羌活、桂枝各五分,去黄芩、车前,服芎苏散。如外 复感暑湿,加苍术一钱五分,白术、泽泻、黄柏各一钱,去川芎、黄芩、枳壳,服胜湿丹。血脉凝闭不通而痛甚 者,加红花一钱五分,桃仁一钱,桂枝五分,去黄芩、车前,服祛风越婢酒及活络丹。病久血枯者,加牛膝一钱 五分,制首乌二钱,服活络丹,或加味史国公药酒。病久气虚者,加白术三钱,人参一钱五分,减当归一钱五 分,去黄芩、枳壳,服祛风越婢酒,兼加味虎潜丸。如劳倦内伤及房劳体虚之人,加人参三钱,知母一钱五分,
牛膝一钱,去羌活、黄芩,服滋阴百补丸,及滋阴百补酒,或加味史国公药酒。如寒湿风湿之痰,其脉濡软而 微滑者,加白术一钱五分,半夏二钱,陈皮、苍术各一钱,去当归、黄芩、车前,服祛风越婢酒,或加味史国 公药酒,及四妙散、活络丹、 丸。血虚血热风热内盛者,服凉血省风药酒,若大便秘结淋利者,服搜风顺 气丸。)
\x痛风药酒方\x(钱青抡)。(昔窦中书方中年患此,四肢不举者五载,累医罔效,偶遇李让有此秘方,修 合服之,半月身轻自清,病遂除,因求此方。《江西淮王传》)
鳖甲(七轮者醋炙) 甘菊花(净) 防风 杜仲 人参 甘枸杞 粉丹皮 石菖蒲(去芦 根) 秦艽 虎骨(酒炙) 川羌活 油松节 牛蒡子(各一两) 白术 黄 远志(去心,甘草 汁煮) 山萸肉 桔梗 苍耳子 僵蚕 白茯苓 牛膝 川萆 石蟹 天花粉 熟 地明天麻 白芍 白附子 独活 天南星(姜汁泡) 荆芥 广陈皮 白芷 茅苍术(
米泔浸炒) 川芎 川当归(各五钱)
用无灰酒二斗浸之,春夏二七,秋冬三七,封固无泄气。每日空心三次,各饮 一杯。药渣焙干研细,好酒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好酒送下。
骨节风疼。(《赤水玄珠》)
大川乌(三枚,生用) 全蝎(二十一个,生用) 生黑豆(二十一粒) 地龙(去泥土、酒洗净,五钱)
上为末。入麝香一分,糯米饭和丸绿豆大,每服七丸,夜卧酒下微出冷汗,一二服便瘥。
\x五汁膏\x(抄本。)
白萝卜 姜 葱 韭(各五斤,捣汁) 菜子(半斤,取汁)
五汁煎成膏,滴水成珠,外加麻油、东丹、锻石收炼,如汁多加多,汁少加少,做 膏药贴,不拘久近,立时见效。
左经丸(《赤水玄珠》)治手足不随,筋骨诸痛,遍身风疮。
大草乌(去皮、脐) 木鳖子(去壳) 白胶香 五灵脂(各三两五钱) 斑蝥(五枚,去头、足、翅,醋炒)
上磨细。用生黑豆去皮为末一升,醋和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温酒磨下,治 筋骨痛未经针刺者,三五服见效。(此方曾医一人,软瘫风不能行,不十日见效,大为奇妙。)
风气痛肌肤不能近衣被者。(《纲目》)
生姜,葱(各半斤,捣汁熬稠。)
加水胶三条切断,投下熔化搅匀,敷痛处,用桑皮纸大针戳眼,扯碎粘贴,其痛即止。
又方 老姜 凤仙叶 川椒末 香油 共捣擦痛处,或凤仙子煎汤洗,亦效。
又方 鱼胶(四两) 姜汁(一碗)
同熬膏摊布上贴痛处,即止。
痛风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