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293页


窦汉卿曰∶对脐毒即冲疽,又名历肾,生于腰肾间也。若内肾疼变为渴者,万无一生。(《全书》)
<目录>卷二十二\脑背部<篇名>环跳疽门主论属性:《心法》曰∶环跳疽生胯骨节间之环跳穴,所以腰难曲伸,漫肿隐痛,此证皆由 风湿寒邪凝结而成,属足少阳胆经。初起宜服黄狗下颏散,更刺委中穴出黑血,其腿即能转动矣。
<目录>卷二十二\脑背部<篇名>环跳疽门主方属性:\x黄狗下颏散\x 黄狗下颏(连舌、皮毛劈下,入罐内,盐泥封固,铁盏盖口, 一炷香,觉烟青即止,务宜存性取出,黑 如炭为度,若带白色,其性已过,则无用矣。用时研细。取狗下颏,宜用屠家已杀之犬,若生取特杀一犬,恐伤 德反招不祥) 豌豆粉 白蔹(各等分)
三味和匀。每服五钱,温黄酒空心调服,出臭汗及熟睡为效,外将此药用香油调敷患处。
<目录>卷二十二\脑背部<篇名>阴毒门主论属性:陈实功曰∶阴毒者,乃纯阴无阳,被天时寒冷肃杀之气,侵入肌肤,流入骨髓,
以致气不能升,血不能行,凝滞经络,疼痛切骨。初起不红不肿不热,朝轻暮重;久 则作肿渐红,烂斑黑靥,臭水淋漓,秽气熏蒸,腐烂渐开,终久必死。(《正宗》)
<目录>卷二十二\脑背部<篇名>无名肿毒门主论属性:王肯堂曰∶无名肿毒者,不拘于头面手足胸腹等处, 赤肿硬,结核疼痛,又 名肿疡,又名虚疡,但肿无头无面者,俱是也。肿热势盛者,以棱针刺去恶血,切 不可以火针烙之。若暴发赤肿,切不可以针破之,只宜以洗肿方法淋洗。(《准绳》)
又曰∶紫游风 紫游虚疡。(均属无名肿毒。)
陈远公曰∶头面无端忽生小疮痒甚,第二日头重如山,第三日面目青紫,此至危 之证。苟不速治,数日内一身发青黑而死。若青不至心胸者,尚可救,因此人素服热 药,热极而变为毒也。人入房久战,虽气主之,而实火主之也。气旺而非火济之,则 不足鼓其兴趣,博久战之欢,补气之药,断不能舍参 而求异味。世人贪欢者多,而 吝惜者不少,用热药助火,非多加人参,不足以驾驭其猛烈之威,无如人参力难多备,
方士不得已迁就世人之心,乃少减参则功力薄,多加热药以壮火,于是金石火 之 药,纷然杂投,谓不如此不足以助命门之火也。夫命门之火,肾火也,非真阴之水 不养,不同于脾胃之火,可以外水解之也。且肾水既旺,则外势刚强,多御女戎,亦 复何伤,无奈淫心无尽,火炽则水干,火沸则水涸,水不足以制火,热毒结于肠胃,
况战久必大泄精,精泄过多,火自更旺,未免再战,或归咎前药太少更多服以助其势,
不知药益多而火益烈,战益频而水益燥乎!久之水涸火炎,阳易举而不能久战,即有 忍精勉强而斗,精不化而变为毒,结于阴之部位则成痈,结于阳之部位则成毒。头 上阳部位也,较阴部尤为可畏,非多用化毒之药,安能起死回生哉?回生至圣丹∶金 银花八两,元参、蒲公英各三两,川芎一两,生甘草五钱,天花粉三钱,水煎服,一 剂头轻,青紫色淡,又一剂全愈。(此方化毒而不耗气,败毒而不损精,所以奇也。此毒原系水亏之极,
而泻毒之味皆损于阴阳,惟银花攻补兼妙,故以之为君,必多用而力始大,加元参去火,甘草泻毒,公英清热,花 粉消痰,川芎散结,自然相助成功也。《石室秘录·奇病门》中,亦有此证治法,宜参看。《辨证冰鉴》)
又曰∶肿毒生于思虑不到之处,其势凶恶,有生死之关,皆以无名肿毒名之,不 必分上中下也。前条只言头上,而身之左右前后四肢尚未言也,治之得法,可以通 治也。大凡上中下生肿毒者,多起于淫欲无度,加之气恼忧郁,火乘其隙处,蕴藏 结毒,故一发而不可救,所以此证尽属阴证,而无阳证也。治法似用解阴毒之药矣,
然解阴毒之药,大半消烁真阴,本因虚而结毒,复解毒而亏阴,安有济乎!余得异 传,于补阴之中,以行散郁之法,佐以解毒之品,少助行经之味,是以多收其功,不 敢秘传,书之于册,以救万世之人也。黑虎汤∶元参一斤,柴胡三钱,生甘草一两,
煎汤十碗,生头面者加川芎二两,附子二两,再煎汁取三碗,分二日服完,未破者 即消,已破者生肌自愈,不必二剂。生身左右前后者,加当归二两,甘菊花一两,附 子三分,如前服。生手足四肢者,加白术二两,茯苓一两,附子五分,亦如前服,无 不收功。(按元参退浮游之火,得甘草之助,解其迅速之威,得柴胡之佐,能舒抑郁之气,又有引经之味,引 至毒处,大为祛除,用至一斤,力量更大,又是补中兼散,则解阴毒,不伤阴气,所以建功,人勿见药之重,不 敢轻试,负余殷殷济世之心也。若些小之证与非阴证,不必用此重剂,不可不知也。)
又曰∶有四肢间或头面上,忽然生疽,头黑皮紫,疼痛异常,此阳证之毒也,亦 能杀人。此证其势甚骤,不急散毒,则养成大横。世人每以生疽甚小,不似生痈之 大,往往不以为意。谁知变成大毒,疽与痈实有不同,痈溃于内而疽肿于外也。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