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3-妇人规-第30页


\x四物汤\x(见经不调)
\x五物煎\x(见血寒论外方)
\x滑胎煎\x(见滑胎)
\x五福饮\x(见血热经早)
\x当归汤\x(见胎气上逼)
\x八珍汤\x(见经不调)
大抵产难之证,多患于郁闷、安佚、富贵之家,治法虽云胎前清气,产后补血,然不可拘泥。若脾胃不 健,气血不充,必当预为调补,不然,临产必多患难。
产难经日不下,别无危证者,宜用脱花煎催之,极妥极妙。
\x脱花煎\x(见催生)
一医宿客店,治店妇临产数日不生,下体俱冷,无药,甚窘。令取椒、橙叶、茱萸,共煎汤一盆,令产妇 以小凳坐盆内,熏洗良久,小腹皆暖,气温血行,遂产。
一方以紫苏煎汤熏洗。大抵遇严寒时月,产久伤冷,气血必凝。此熏洗之法,亦要法也。外以淋汤,内 以羊肉汤必效。
一方令产妇以自己发梢含于口中,令其恶心作呕,即下。亦治胞衣不出。
<目录>下卷\产育类<篇名>胞衣不出属性:胞衣不出,有以气血疲弱,不能传送,而停搁不出者。其证但见无力而别无痛胀,治当补气助血,宜速用 决津煎,或滑胎煎、保生无忧散、局方黑神散之类主之。有以恶露流入胞中,胀滞不出者。盖儿既脱,胞带 必下坠,故胞在腹中形如仰叶,仰则盛聚血水,而胀碍难出。惟老成稳婆多有识者,但以手指顶其胞底,以使 血散,或以指摸上口,攀开一角,使恶露倾泻,则腹空自落矣。
\x决津煎\x(见经期腹痛)
\x滑胎煎\x(见滑胎)
\x保生无忧散\x(见滑胎)
\x《局方》黑神散\x(见《妇人规古方》)一名乌金散。《灵苑方》名肉桂散。治产后恶露不尽,胎衣不 下,血气攻心,腹痛不止,及治脾肾阴虚,血不守舍,吐衄等证。
黑豆(二两炒) 当归(去芦酒洗) 熟地 蒲黄 白芍 甘草(炙) 干姜(炮) 肉桂(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童便、酒各半,调服。《良方》黑神散有炮附子半两,无蒲黄。
又一法∶以本妇头发搅入喉中,使之作呕,则气升血散,胞软亦自落矣。凡胎胞不出者,多死,授以此 法,甚效。
若血渗胞中,停蓄既久,而为胀为痛,或喘或急,则非逐血破血不可也。宜速用夺命丹,或用失笑散,以 热酒调服,使血散胀消,其衣自下。若气血兼虚者,亦 惟决津煎为善。
\x夺命丹\x(见鬼胎)
\x失笑散\x(见经期腹痛)
一方∶用蓖麻子仁一两,研烂,贴母右足心,衣下速洗去,缓则肠亦出。若肠不收,即以此膏涂脑顶,则 肠自入。
一方∶用红花一两,酒煮浓汁服。
一方∶用产妇鞋底炙热熨小腹上下,即出。
一方∶用皂角烧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服。
<目录>下卷\产育类<篇名>胞衣论外方属性:\x牛膝散\x 胎衣不下腹胀(见经痛论外方)
<目录>下卷\产育类<篇名>气脱血晕属性:产时胎胞既下,气血俱去,忽尔眼黑头眩,神昏口噤,昏不知人。古人多云恶露乘虚上攻,故致血晕。不 知此证有二∶曰血晕、曰气脱也。若以气脱作血晕,而用辛香逐血化痰等剂,则立刻毙矣,不可不慎也。
一气脱证,产时血既大行,则血去气亦去,多致昏晕不省。微虚者,少顷即苏,大虚者,脱竭即死。但察 其面白、眼闭、口开、手冷、六脉细微之甚,是即气脱证也。速用人参一二两,急煎浓汤,徐徐灌之,但得下 咽,即可救活。若少迟延,则无及矣。余尝救此数人,无不随手而愈,此最要法也。又尝见有禁参而毙者,云 新产后不可用参,用参则补住恶血,必致为害,即劝之亦不肯用,直待毙而后悔者,亦数人矣。又有云∶产后 必过七日方可用参。此等愚昧讹传,不知始自何人?误人不浅,万万不可信也!
一血晕之证,本由气虚,所以一时昏晕。然血壅痰盛者,亦或有之。如果形气脉气俱有余,胸腹胀痛上 冲,此血逆证也,宜失笑散。若痰盛气粗,宜二陈汤。如无胀痛气粗之类,悉属气虚,宜大剂芎归汤、八珍汤 之类主之。
\x失笑散\x(见经期腹痛)
\x二陈汤\x(见安胎)
\x芎归汤\x(见杀血心痛)
\x八珍汤\x(见经不调)
一猝时昏晕,药有未及,宜烧秤锤令赤,用器盛至床前,以醋沃之,或以醋涂口鼻,令酸气入鼻,收神 即醒。或以破旧漆器,或以干漆,烧烟熏之,使鼻受其气,皆可。但此法虽轻而暴晕者所宜。若气虚之甚而晕 厥者,非用大补之剂,终无益也。
<目录>下卷\产育类<篇名>儿初生(初诞法,详小儿门)
属性:凡婴儿初生,当随手包裹,切不可为风寒所侵。盖儿在腹中,遮护最密,及其初脱胞胎,肌肤脆嫩,极易 感邪。若在夏令,自所无虑,但觉稍寒,即须慎之。尝见儿生未久,多有惊风、发热、抽搐等病,率由乎此。
小儿初生,天气微凉,即大忌洗沐,恐腠理不密,元气发泄,而外邪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