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7-幼幼新书宋刘昉-第38页

r>《圣惠》又方上用川椒一大两,搜面裹为三角HT 样,烧令黄熟,以绵盖儿口,掏去尖如箸头许大,使椒气入口即效。如未觉,即可作两、三枚,时用一角,气力即盛。
《圣惠》又方看儿上 有白点子,火急以指甲刮却,仍烧胡粉,纸烛子HT 之,瘥。
《圣惠》治初生儿口噤不开,舌不能吮乳方。
蜘蛛(一枚,去足及口,炙令焦,细研) 猪乳(一合)上以猪乳和上件散,为三服。徐徐灌之,神妙。
《圣惠》又方上用牛口HT 草,取绞汁,涂上瘥。
《圣惠》又方上用白牛尿,取涂口中瘥。
《圣惠》又方上用东行牛口沫,取涂儿口及额上,即便效。
《圣惠》又方上用葛蔓烧灰细研,以一字和乳汁,点口中即瘥。
张涣治小儿口噤立圣散方干蝎梢(七个,为末) 腻粉(末,一钱) 干蜘蛛(一个,去口足,先以新竹于火上炙,取竹油一蚬壳许,乃竹沥也。浸蜘蛛一宿,炙令焦,取末)上件并同研令极细,每服一字。用乳汁调,时时滴口中。
《万全方》治小儿着口噤。
上凡遇儿初饮乳后,以发缠指沾清水点拭了,看齿根上有黄筋两条,便以苇刀子割断,点猪乳便瘥。如儿口难开,但先点猪乳自开。
《秘要指迷》治小儿生下一月日内,牙关紧急,不能饮乳,口噤方。
上用木梳先于怀内令暖,却于耳门尖下腌一七次,其病即安。
《张氏家传》治新生儿口噤方。
蜈蚣(全,一枚) 蝎梢(七个) 硼砂 朱砂(各三铢) 梅花脑 麝香(各一铢)上件入乳钵研,婴儿口噤以乳母唾调,涂口唇四畔并牙关后,小儿以舌搅药即是安。如有一切急惊,生姜蜜水调一字服。
附:犯风噤方茅先生:小儿生下一百二十日内,有犯风噤候。口噤眼开,啼声渐小,吃奶不便,吐出白沫。此候为儿在胎未见日月先受此病,本因母受胎有疾,故受毒瓦斯。生来血气未调,又被风邪所击,故有如此候。所治者,先下夺命散与吐风涎;(方见急慢惊风门中。)后下醒脾散(有二方。一方见胃气不和门中,一方见慢脾风门中)夹匀气散与服;(方见胃气不和门中。)又下雄朱散(方见惊痫门中)夹朱砂膏(方见惊积门中)常服即愈。如见手捉拳,噤口不开,死之候。
卷第五
初生有鹅口第十二《巢氏病源》小儿鹅口候:小儿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疮如鹅之口里,谓之鹅口。此由在胎时受谷气盛,心脾热气熏发于口故也。
《千金》论曰:凡小儿初出腹,有鹅口者,其舌上有白屑如米,剧者鼻外(外,一作中)亦有之。此由儿在胞胎中,受谷气盛故也。或妊娠时嗜糯米使之。
茅先生论:小儿生下有喉痹、木舌、鹅口候。喉中忽壅一块肉瘤闭却喉,此为喉痹。及身大热,舌硬都不转得,为木舌。口更开殊不合,满口都黄如膏,此名鹅口。此三个候,皆因热甚生风,风盛壅热毒,至此为实积实热。得此候所治者,先用积实牛黄丸(方见实热门中)微与通;吐恶涎后,用匀气散;(方见胃气不和门中。)然用天竺黄散(方见实热门中)夹牛黄膏(方见膈热门中)与服即愈。如见喉内加空响似锯及眼视面青黑,不下奶食,死候。《葛氏肘后》治新生出腹鹅口方。
上以发缠箸,沾井华水拭之,三日一如此便脱去。不脱可煮粟茭汁令浓,以绵缠箸拭之。如春夏无粟茭,粟木皮亦得。
用井华水法(《千金》作粟茯,治法皆与葛氏同。)后徐王神效方 治小儿鹅口噤。
矾石 朱砂(末。各半分)右二物合研极细,敷舌上。药烈,唯薄薄敷之,日三。以冷水洗舌,以发拭白垢也(《外台秘要》方同。)《千金》治小儿鹅口,不能饮乳方。
上用鹅屎汁沥儿口中。(《圣惠》取白鹅粪,以水绞取汁。)《千金》又方上用黍米汁涂之。(《子母秘录》用黍米汁。)《千金》又方上用取小儿父母乱发,净洗缠桃枝,沾取井华水,东向向日以发拭口中。得口中白乳以置水中,七过沥洗,三朝作之。(《圣惠》云:以指缠乱发,蘸温水拣之,三日勿绝,效矣。)《简要济众》治小儿鹅口方。
上用马牙硝细研,于舌上掺之,日三、五度(《圣惠》云:调于舌下涂之。)《子母秘录》:小儿鹅口方。
上用桑白皮汁和胡粉敷之。
《子母秘录》:小儿鹅口不乳方。
上用鸡 黄皮烧末,乳和服。
《千金》治小儿鹅口方。
上用柘根净洗,细锉五升。无根,只以弓材亦佳。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更煎取五合。频频拭齿口即瘥。
张涣:婴儿初生七日内胎毒者,其舌上有白屑如米连舌上,下有膜如石榴子大,令儿语不发如鹅口状,名曰鹅口。
保命散方朱砂(研细,水飞,令干) 白矾(烧灰。各一分) 马牙硝(半两,细研)上同再研细,每服一字。取白鹅粪以水搅取汁,调涂舌上、颌颊内。未用药时,先以手指缠乱发揩拭舌上垢,然后使药敷之。
《孔氏家传》治小儿鹅口方。
上以桑汁,用新绵惹之。(日华子用桑东行根研汁。)
卷第五
初生有木舌第十三《圣惠》论:夫脾脉络于舌,舌者,心之候。若脏腑壅滞,心脾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