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36-本草述钩元-第96页

。(子由)
禀地中之阳气。而兼感乎上天春夏之气。亦阳草也。(仲淳)午月五日。采紫花益母草捣汁。
分贮瓷器内。各少许。晒干剔取。和蜂蜜封固。加人参琥珀乳香没药血竭沉香丹砂五灵脂。
主催生及胞衣不下神效。兼治产后血晕。瘀血薄心。恶露不行腹痛。少腹儿枕痛。又能调经。
治血闭经阻。经行作痛。单用和童便服。能下死胎。及治热入血室。发热烦躁。类伤寒。同 四物阿胶续断杜仲为丸。安胎止痛。得生地白芍麦冬枇杷叶青蒿子五味子阿胶。治血热经行 先期。及胎漏下血。同生甘菊苍耳草金银花紫地丁各一握。贝母大力子白芷白芨白蔹僵蚕生 地连翘生甘草各三钱。熬夏枯草汁和药。浓煎顿饮。消一切疔肿发背。及无名肿毒。济阴丹。
治女子胎前产后诸证。取茺蔚开红紫花者。连根收采阴干。用叶及花子。忌铁器。石臼研为 细末。炼蜜丸弹子大。随证用汤使嚼服。其根烧存性为末。酒服。功与黑神散同。其药不限 丸数。以愈为度。又可捣汁滤净。熬膏服之。胎前脐腹痛。或作声者。米饮下。胎前产后脐 腹刺痛。胎动不安。下血不止。当归汤下。产后用童便化下一丸。能安魂定魄。调顺血气。
诸病不生。又能破血痛。养脉息。调经络。并温酒下。胎衣不下。及横生死胎。经日胀满。
心闷心痛。并用炒盐汤下。产后血晕。眼黑血热。口渴烦闷。如见鬼神。狂言不省人事。童 便和酒化下。产后血结成块。脐腹奔痛。寒热冷汗。面垢颜赤。五心烦热。并用童便酒下。
或薄荷自然汁下。产后恶露不尽。结滞刺痛。上冲心胸满闷。童便酒下。产后血崩漏下。糯 米汤下。产后泻血水。枣汤下。产后痢疾。米汤下。产后赤白带下。胶艾汤下。产后中风。
牙关紧急。半身不遂。失音不语。童便酒下。产后气喘咳嗽。胸膈不利。恶心吐酸。面目浮 肿。两胁疼痛。举动失力。温酒下。产后月内。咳嗽自汗发热。久则变为骨蒸。童便酒下。
产后鼻衄舌黑口干。童便酒下。产后两太阳穴痛。呵欠心忪。气短羸瘦。不思饮食。血风身 热。手足顽麻。百节疼痛。并米饮化下。产后大小便不通。烦躁口苦者。薄荷汤下。月水不 调。温酒下。久无子息。温酒下。
〔论〕茺蔚春生夏荣。其茎节节生穗。夏至后茎叶皆枯。是则生成在春。蕃秀在夏。迨 阳盛阴生。便已归根复命矣。所谓备肝木之体用。而茺盛密蔚。初不受降收之气者。古人命 名可思也。第子则甘中兼辛。以补而行。(辛甘固无降也)茎叶甘辛而兼苦。苦以泄之。则 行之功胜于苦。本经于子。首主明目。(专精于肝)益精。(气盛则精盈)除水气。(气盛则 液化血)于茎叶根仅主瘾疹作浴汤。则子之补胜于行。茎叶根之行胜于补。确然明矣。茺蔚 与夏枯草同枯于夏。而夏枯草之枯也早。一则以阳气之极而枯。一则不受阴气而枯。况气味 之辛甘温与苦寒有异乎。盖茺蔚裕出地之阳。故能生血而致其阳于阴。夏枯草达阴中之阳。
故能化气而致其阴于阳也。
辛甘为阳。性善行走。血崩禁用。瞳子散大。禁用。惟热血欲贯瞳仁者。同凉血药用则 不忌。(仲淳)
〔修治〕 子微炒香。或蒸熟晒燥。舂簸去壳。取仁用。花实茎叶。皆忌铁器。以其入 肝而畏金也。
<目录>卷九\隰草部<篇名>夏枯草内容:生平泽。三四月茎端作穗。长一二寸。穗中开淡紫花。结子亦作穗。五月便枯。宜四月 收采。寇氏误为茺蔚。不知茺蔚有臭味。而夏枯绝无。且夏枯先枯而无子。茺蔚后枯而有子。
明是两物。(丹溪)
\x茎叶\x 味苦辛气寒。入足厥阴少阳经。土瓜(即王瓜)为之使。主治寒热瘰 鼠 。破症散瘿 结气。疗头疮喉肿。脚肿湿痹。补肝明目。有补养厥阴血脉之功。其退寒热。惟虚者可使。
(丹溪)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极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尤效。夫夜与寒皆阴。此草禀纯 阳之气而遇阴以化。补养厥阴血脉。故如神取效也。(全善)冬至生。夏至枯。具三阳之正 体。寒水之正化。故从内达外。自下彻上。以去寒热气结。及合湿成痹也。得连翘贝母元参 薄荷忍冬藤栝蒌根紫背天葵蓖麻仁甘草。治一切瘰 有效。得蒲公英。治一切乳痈乳岩。单 取数两。水煮浓汁。入生甘菊紫地丁忍冬藤连翘白芨白蔹甘草生地白芷半枝莲。消一切痈疽 肿毒。止痛有神。肝虚目睛疼。冷泪不止。血脉痛。羞明怕日。夏枯草五钱。香附一两为末。
每服一钱。茶调下。时疫喉肿盛行。捣烂渍水。去渣。少加酒服。已病者速愈。未病者不染 。诚退肿要药也。血崩不止。夏枯草为末。每服方寸匕。米饮调下。产后血晕。心气欲绝者 。夏枯草捣绞汁。服一大盏妙。瘰 马刀。不问溃与未溃。或日久。或成漏。用夏枯草六两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虚甚者。煎汁熬膏服。并涂患处。兼以十全汤加香附贝母远 志尤善。此味生血。乃治瘰 之圣药也。
〔论〕夏枯草以冬至后发生。夏至后枯瘁。其气寒。其味苦辛。谓为阳是也。谓为纯阳 则犹未尽也。卢子由云。具三阳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