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36-本草述钩元-第137页

。如丹之状。谓之丹毒。或发手足。或发腹 如手大。皆风热恶毒所为。)腰脚痹。破症瘕结血。疗产后血风及瘀血。并乳痈。捣叶 子吹奶。(诸本草)丹肿欲发。初觉四体骨肉疼痛。渐见头痛。额角有丹如弹而痛。超时 肿 凡 三 如小豆汁。今日去。明日满。用芸苔捣。熟布袋盛。于热灰中煨热。更互熨之。不过三二度 瘥。无叶。用干者。
\x子\x 气味同茎叶。主治行滞血。破冷气。消肿散结。疗产难。(细研十五粒。酒下。)及产后 心 食 桂心 气块 贴之 〔论〕芸苔之用。类以为行滞血。散结气耳。讵知自种于冬月。经历霜雪。至春抽苔。
其辛 脏 首主游风丹肿。及产后血风。并切于心腹诸疾者。因风脏原是血脏。鼓阳化阴。惟在于此。
故风化行而血乃得化。血不化即还致风淫。相因以为功。亦相因以变眚也。兹味功能。不得 以其微而忽之矣。
孟诜云。先患腰脚者。食之加剧。又损阳气。多食发疮及口齿病。又能生腹中诸虫。
<目录>卷十六\五果部<篇名>杏仁内容:五月采之。双仁者有毒杀人。不可用。
气味甘苦温冷利。(性润。利下行。非真冷也。)有小毒。气薄味浓。浊而沉坠。降也。
入手 风 仁带 治肺 服。能 体与用者 谓心之火 及亦可。盖火援物以显用。即用以显体故也。(之颐)杏仁下喘。治气也。桃仁疗狂。治血 也。俱治大 可过泄。脉浮者属气。用杏仁陈皮。脉沉者属血。用桃仁陈皮。(肺与大肠为表里。贲门主 往来。魄门主收闭。为气之通道。故并用陈皮佐之。)同天冬煎。润心肺。肺燥喘热。大肠 秘。用杏仁去皮研细。每一升。入水一升半。捣稠汁。入生姜四两。甘草一寸。银石器中。
慢火熬成稀膏。入酥二两同收。每夜。沸汤点服一匙。久患肺气喘急。至咳甚者。杏仁去皮 尖二两。童便浸。一日一换。夏月三四换。满半月取出。焙干研细。每服一枣大。薄荷一叶。
蜜一鸡子大。水一钟。煎七分。食后温服。不过二剂。永瘥。忌腥物。风虚。头痛欲破者。
杏仁去皮尖。晒 此法神妙。可 黛一钱。作饼。
用杏仁三升去 研匀点之。目 头点之。
〔论〕经云。杏为心果。而其仁则治在气。又云。桃为肺果。而其仁则治在血。盖火之 用在 火之 气之 变化 心而致气 阳。气为 乎。试即 何以同 胡又同 破粗工散 散肺经风寒滞气殊效。若阴虚咳嗽。肺家有虚热热痰者。忌之。(仲淳)
〔修治〕以汤浸去皮尖。麸炒研用。亦有不去皮尖者。取其发散风寒肺病。
<目录>卷十六\五果部<篇名>桃内容:\x仁\x 双仁者。有毒不可食。
气味苦辛甘温。苦能泄滞。(重)辛能散结。甘温通行。气薄味浓。阳中之降。阴也。
入手足 血热燥 兼行皮肤凝滞之血 蛭大黄用)主之治蓄血 治产后瘀血。结块作 便结不通。同番降 仁之用。粗者知其破 作热急劳咳嗽。血结 腹及腰痛。桃仁一升 三度瘥。大便不快。里急 每嚼桃仁五七粒。疟疾寒热 三钱。丸梧子大。每服三丸 蒸作热。桃仁百二十枚。留 任意吃水。隔日一剂。百日 五升。同煮干。木臼捣烂。
〔论〕昔贤谓血滞所宜者。桃仁红花丹皮苏木血竭之属。夫红花苏木血竭色红。丹皮色 紫。
血之 惟桃仁色白而和血。上下中无不行。所云入手足厥阴者。因包络为化血之原。肝为纳血之脏 肝气下降。入心而生血。手厥阴受之以行其化。足厥阴又即受之以归于经也。抑司气之剂多 矣 血 气 旧 媾 为 性善破血。散而不收。泻而无补。用之不当。及当而或过。能使血下不止。慎之。(仲 淳)
〔修治〕行血。宜连皮尖生用。润燥活血。宜汤浸去皮尖。炒黄。或用麸麦同炒。或烧 存性 \x花\x 弗用千叶者。令人鼻衄不止。性走血。下降利大肠甚快。一妇滑泄数年。百治不效。或 言此伤阴有积也。桃花落时。以棘针刺取数十萼。(弗犯人手)面和作饼。煨熟食之。米饮 送 惊怒伤肝。痰夹败血。遂至发狂。食桃花利痰饮。散滞血则愈。产后大小便不通。用桃花葵 子滑石槟榔等分。为末。每空心葱白汤服二钱。痰饮宿水。收桃花阴干为末。温酒服一合取 利。觉虚。食少粥。不似转下药也。
〔修治〕拣净。收入绢袋。悬檐下阴干。
\x茎及白皮\x 水肿尿短。桃皮三斤。去外粗皮。秫米一斗。女曲二升。以水二斗。煮桃皮。
以半渍曲。半渍秫饭。如常酿成酒。每服一合。日三次。以体中有热为候。小便 忌生冷一切毒物。妇人经闭数年。面色萎黄。唇口青白。腹内成块。肚上筋起。腿胫或 桃根煎主之。用桃树根牛蒡根马鞭草根牛膝蓬 各一斤。锉。以水三斗。煎一斗 以慢火煎如饧状收之。每热酒调服一匙。
〔修治〕根之皮更良。取东行者。刮粗皮。取白皮用。
胶 血淋作痛。桃胶炒木通石膏各一钱。水煎。食远服。产后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
用桃胶焙干。沉香蒲黄炒各等分。为末。每服 〔修治〕于桃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