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臭。若股内阴下常湿且臭。或作疮。以定 粉一物掺之瘥。齿缝出血。胡粉半两。麝香半钱。为末。卧时揩牙。从高坠扑。瘀血抢心。
面青气短欲死。胡粉一钱。和水服即安。接骨续筋。止痛活血。定粉当归各一钱。硼砂钱半。
为末。每服一钱。苏木煎汤调下。仍频饮汤。
〔论〕 铅本阴寒重坠之性质。蒸罨为粉。由黑而白。是变化奇矣。第其法或安醋瓶于 内。或着糟 。或悬酒缸中。皆假其气以成变化。致重坠之质轻。阴寒之气和。且色黑化白。
是金在水中者出现金相。以为气分之用。故能消积聚。疗症瘕。盖积聚即阴气凝结之所致。
而症瘕又即积聚之久而成形者也。此味根至阴而有变化。以达夫阴气。故奏效如此。如小儿 疳病。类由于脾阴大伤。阴气伤则有积。积滞不能化。类下恶物而为疳痢。久则化而为虫。
故能治积聚症瘕者。即其能治小儿疳气。并炒焦能止疳痢而杀三虫者也。凡久痢赤白。脐腹 撮痛。及休息痢羸瘦者。为有久积未消之故。非从至阴而有变化之气如兹粉者。不能奏同气 相求之功。第阴气为病。即已不离血分矣。濒湖乃谓止入气分者。宜指血中之气而言。盖凡 有形而成积聚者。皆血之病也。若离血以言气。则人身岂有分离之气血哉。虽能消疳逐积。
杀虫止痢。然其性冷。走而不守。脾胃虚弱者不宜用。娠妇忌之。(仲淳)
<目录>卷四\五金部<篇名>密陀僧内容:一名炉底。是银铅脚。岭南闽中银铜冶处有之。其初采矿时。银铜相杂。先以铅同 煎炼。银随铅出。又采山木叶烧灰。开地作炉。填灰其中。置银铅于灰上。更加火 。铅渗 灰下。银住灰上。罢火候冷。出银。其灰池感铅银气。置之。积久成密陀僧。(颂) 取于 银冶者。亦甚难得。今人多取销银铺炉底用之。(濒湖) 按银铺有分金炉。市匠将银油及 倾银坏罐。共捶成末。搅铅子拌匀。置分金炉上。火 出铅后。用大锅一口。入灰满锅。将 所烧出铅置锅内灰上。用炭火 化。则银在灰上。铅坠灰底。即陀僧。与银冶之灰池 法。
得银上而铅下者无异。
味咸辛甘。气平。有小毒。治久痢五痔。(牡酒肠血气五种)疗惊痫。并咳嗽。呕逆吐 痰。反胃。消渴。疟疾。下痢。止血。杀虫。消肿毒。治诸疮。去面上瘢 。并膏药用之。
感铅银之气。其性重坠下沉。直走下焦。(濒湖)惊气入心络。喑不能言。用密陀僧末一匕。
茶调服即愈。昔有人伐薪。为野狼所逐。而得是疾。或授此方而愈。又一军校采藤。逢恶蛇。
病此。亦用之而愈。盖惊则气乱。陀僧之重以去怯而平肝也。(夷坚志) 其功力与铅丹同。
故膏药中用以代之。痰结胸中不散。密陀僧一两。醋水各一盏。煎干为末。每服二钱。以酒 水各一小盏。煎一盏。温服。少顷当吐出痰涎为妙。肠风痔 。铜青密陀僧各一钱。麝香少 许。为末。津和涂之。骨疽出骨。(一名多骨疮不时出细骨)乃母受胎未及一月。与父交合。
感其精气而然。以密陀僧末。桐油调匀摊贴之。即愈。血风 疮。密陀僧用香油磨化。油纸 摊膏。反复贴之。
〔论〕 濒湖谓密陀僧重坠。直走下焦。能效坠痰止吐消积等证之用。殊不知铅本至阴。
其下行者乃返其所自始也。阴之不得下行而返其所始者。由于阴不足也。如久痢是伤其阴气 也。如惊痫是阴不足不能为阳之守。以病于惊。不能达阳之用。以病于痫也。又如反胃亦是 阴不足而不能下归。以致阳上逆也。陀僧所治诸证。大都不越于斯义。
密陀僧惟治 。(面黑气也)敷面外。今人无复用以服食者。大都可外敷。不可内服。
此药难得真者。销银炉底乃硝铜之气所结。能烂一切物。故益不宜轻用。(仲淳)
〔修治〕 炉底坚重。碎之如金色者佳。外敷生用。内服火 黄色。细研。
<目录>卷四\五金部<篇名>铁内容:铁受太阳之气。始生之初。卤石产焉。百五十年而成磁石。二百年孕而成铁。(取磁石 碎之。内有铁片可验。)又二百年。不经采炼而成铜。铜复化为白金。白金化为黄金。是铁 与金银。同一根源也。(土宿本草) 铁禀太阳之气。而阴气不交。故燥而不洁。性与锡相 得 <目录>卷四\五金部<篇名>铁内容:此乃钢铁飞炼而成者。今人多取杂铁作屑飞之。其体重真钢者不尔也。(恭)
味咸。气平。主治镇心化痰。抑肝邪。特异。惊痫发热。铁粉水调少许服之。急惊涎潮。
壮热闷乱。铁粉二钱。朱砂一钱。为末。每服一字。薄荷汤调下。
<目录>卷四\五金部<篇名>铁内容:此作针家磨 细末也。须真钢砂乃堪用。人多以柔铁砂杂和之。(柔铁即热铁)飞为粉 。人莫能辨。亦堪染皂。气味主治。功同铁粉。消积聚肿满黄胆。平肝气。散瘿。入丹溪小 温中丸。治胀满。此属脾虚不能运化。不可下之。肿胀药制法。用滴醋煮半日。去铁针。取 醋和蒸饼为丸。每姜汤服三四十丸。以效为度。亦只借铁气耳。(永类方)水肿尿少。针砂 醋煮炒干猪苓生地龙各三钱。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