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36-本草述钩元-第12页

膏。日点三五次。咽喉肿痛。追风散。用黄丹朴硝牙皂 砂仁壳 各五钱。为细 末。每以鹅毛蘸药少许。敷舌上下及肿处。后以温水灌漱。外痔肿痛。黄丹滑石。等分为末。
新汲水调 〔论〕夫就铅霜而言。铅汞固为一气之交感矣。(即取水银粉毒。用黑铅作壶。煮土茯 苓酒服之。是交感之一证。)就铅丹而言。铅合硫硝炒制。是何一水一火。其交感又如是耶。
(硫恋于铅。硫又能死铅。铅得硫则化。即治溲闭一案可验。详见硫黄条。然解硫毒者。还 用黑铅煎汤解之。)盖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在人身水火同宫。故硫与铅交感而交化。至阳 者恋乎阴而得所归。至阴者合于阳而行其化。阳得所归则火降。阴行其化则水升。水火之气 和。而气血亦和。此铅丹所以能除热下气。治吐逆反胃及惊痫癫狂烦渴诸疾。而外敷疮疡更 效也。又按铅丹主治有数证。可以参其微义。如齿衄属肾虚者。服凉药反甚。宜盐汤下安肾 丸。间进黑锡丹。此因火乘水虚而上。或兼痰气壅塞。必用铅硫结砂子者为主剂。而和以温 补肾气。方能奏功。至神效方治痔疾下血不止。固以 皮为痔证专剂矣。其用白矾者。是收 阴于亢阳之中。以散阳邪而救真阴也。用绿矾火 者。俾之理脾阴。和脾气。转为血脏地也。
入伏龙肝者。更欲用阳以化阴。俾湿化行而血乃化。且又不属燥剂。而铅丹则固相助为理者 也。又治八般头风。用草乌尖细辛。必入铅丹少许以和血。正为风脏即血脏也。消瘅证心中 热渴欲饮者。用乌金散。止铅丹细墨二味合治也。久痢脐腹撮痛者。治以圣饼子。乃铅丹合 于定粉陀僧硫黄轻粉。同为相感相交之气味以化其积滞也。内治数证。举此可以类推。
吐逆由于胃虚。及因寒发吐者。皆不宜服。(仲淳)
〔修治〕 货者多以盐硝砂石杂之。凡入药用水漂去硝盐。飞去砂石。澄干。微火炒紫 色。地上去火毒用。
〔总论铅霜铅丹灵砂〕 黑锡之用。杂水银作片。醋薰成霜者。名铅白霜。合硫硝制为 末者。名曰铅丹。而汞合硫以 升者。为灵砂。又汞合于硝矾 升者。为轻粉。铅霜铅丹灵 砂。似其主治不远。但铅霜惟取坎离之纯阴。其所交感而出为精华者。以故上焦热可使清降。
上焦热所生痰可使镇坠。是病于阳之偏胜。乃其对待。至铅丹取铅同宫之阳以化阴。石硫是 也。更藉硝石之苦温而上胜者。同硫气以升阳。使至阴随阳以升。而清坠上焦之亢阳。所谓 藉升以为降也。是病于阴不升而阳不降者。此其中的之治。若灵砂则治上盛下虚者。阳极于 上。阴竭于下。阴阳将离而欲绝。最为危笃。故取阳中之阴下行者。阴中之阳上行者。两相 感而两相结。以交水火而媾阴阳。所谓斡旋于俄顷。徐为养阴驭阳之计者也。
<目录>卷四\五金部<篇名>铅粉内容:化铅为之变黑而白。古人名铅为黑锡。故名粉锡。又名胡粉官粉光粉水粉定粉瓦粉白 粉。金陵杭州韶州辰州皆造之。其色带青。造法。每铅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作筒。安 木甑内。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盐泥固济。纸封甑缝。风炉安火四面。养一七。便扫入 水缸内。依旧封养。次次如此。铅尽为度。不尽者炒作黄丹。每粉一斤。入豆粉二两。蛤粉 四两。水内搅匀。澄去清水。用细灰按成沟。纸隔数层。置粉于上。将干。截成瓦定形。待 干收起。(濒湖) 桂林所作铅粉最有名。谓之桂粉。以黑铅着糟瓮中罨化之。(虞衡志) 嵩 阳产铅。居民多造胡粉。其法铅块悬酒缸内。封固四十九日。开之则化为粉矣。化不白者。
炒为黄丹。黄丹渣为密陀僧。三物收利甚溥。(余冬录)
味甘辛。气寒凉。入气分。主积聚不消。疗症瘕。去鳖瘕。治久积痢。坠痰消胀。杀虫。
疗恶疮痈肿 烂。疮中出水。汤火干湿癣疮。及股内阴下湿痒且臭。诸狐臭。(或干掺或猪 脂牛脂调敷之)更治小儿疳气。无辜疳痢。(痢而腹胀曰无辜疳)及疳疮耳后月蚀。内服外 敷咸宜。其体用虽与铅及黄丹同。而无硝盐火烧之性。内有豆粉蛤粉杂之。止能入气分。不 能入血分。此为稍异。服之大便色黑者。还其本质。所谓色坏还为铅也。亦可入膏药。代黄 丹用。(濒湖)久痢成疳者。胡粉和水及鸡子白服。以粪黑为度。为其杀虫而止痢也。(藏器)
无辜疳下痢赤白。胡粉熟蒸。熬令色黑。米饮服半钱。小儿腹胀。或腹皮青色。不速治必死。
胡粉盐熬色变。以摩腹上。小儿丹毒。胡粉唾和。从外至内敷之良。久痢赤白。脐腹撮痛。
圣饼子。用定粉密陀僧硫黄各三钱。黄丹二钱。轻粉少许。为末。入白面四钱匕。滴水丸如 指头大。捻成饼。阴干。食前温浆水磨下。大便黑色为效。休息痢羸瘦。黄连去须为末。定 粉研。各半两。大枣二十枚。去核舂如泥。铺纸上。入二味药裹之。烧令通赤。取出候冷。
细研。每服使精羊肉半斤。切片。掺散药三钱于上。湿纸裹。烧熟。放冷食之效。腹中鳖症。
胡粉黍米淋汁。温服大效。妇人心痛急者。官粉为末。葱汁和丸小豆大。每服七丸。黄酒下 即止。火烧疮。胡粉和羊髓涂上封之。干湿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