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36-本草述钩元-第104页

妇气脉壅塞 行。及经络凝滞。奶房胀痛。留蓄作痈毒者。用葵子炒香缩砂仁等分为末。热酒服 验。 大小便不通。胀满欲死者。用葵子二升。水四升。煮一升。纳猪脂一鸡子。顿 生口噤。冬葵子炒黄为末。酒服二钱匕效。 胎死腹中葵子为末。酒服方寸匕。口 灌下即苏。胞衣不下。冬葵子一合牛膝一两。水二升。煎一升服。 痈肿无头。三日后。取 葵子二百粒 \x苗\x 气味同子。 宣脾利胃气。 苗叶干为末。水调服。治时行黄病。 烧灰服。治女 下。 凡久病大便涩滞者。食葵菜自通。(张从正)
\x根\x 气味苦寒。利窍滑胎。止消渴。散恶毒瓦斯。 消中尿多。日夜尿七八升。冬葵根五斤。
水五斗。煮三斗。每日平旦服二升。漏胎下血。血尽子死。葵根茎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三 卢不远云。葵具五色。有多种。惟冬茂者为冬葵。冬葵为脾之菜。肾之药。字从癸从冬。
皆 非不返顾其根也。观于通关格。复止消中多溺。可以想见矣。本经寒热羸瘦。与五癃并治者 。盖寒热欲通而不藏。致肌肉羸瘦。五癃欲藏而不通。致水道闭塞。葵性滑养窍。能使藏者 通。返顾卫根。能使通者藏。至病属久藏而发者。如淋滞死胎痘疹。如消渴丹石毒。如肠痈 胃疽疮肿无头。及肉锥怪证。皆有奇征。世人但知能发宿疾。不知其性正不许人有久藏患害 也。
\x蜀葵\x 一名戎葵。即吴葵。蜀戎吴皆其所自来。吴者胡之讹也。叶有歧叉。过小满后。茎高 五 虚 \x苗根茎\x 气味甘。微寒滑。 主治类同冬葵。 除客热。利肠胃。疗热毒下利。滑窍治淋。
易产。散脓血恶汁。 蜀葵(四时红色单叶者)取根阴干。治带下。排脓血恶物极验。
胃生痈。有败血。腥秽殊甚。脐腹冷痛。用怀忠丹排脓下血。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 枯矾白芍药各五钱。为末。黄蜡溶化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饮下二十丸。待脓血出尽。
十宣散补之。
\x花\x 味咸甘。气寒冷。阴中阳也。 治带下。目中溜火。和血润燥。通窍利大小便。 赤者 理血燥。治赤带。白者理气燥。治白带。皆取其寒滑润利之功。(洁古) 沙石淋。黄蜀葵 花 蛤 \x子\x 即本经葵子。用之颇验。今 恶。服之肠滑。且损脾胃。气味 二钱。滑石三钱。为末。顺流水 〔论〕 葵种不一。四时之葵。以冬葵为良。余惟蜀葵入药。然二葵功亦相仿也。世知 葵性 滑养 泣之人。未 〔辨治〕 冬葵蜀葵。其子皆轻虚。经年不 。微炒散着湿地。偏踏之。朝种暮生。(轻 虚可 <目录>卷九\隰草部<篇名>款冬花内容:出关中雍华溪涧间。丛生。似葵叶而大。罔顾冰雪。先春而花。去土一二寸。出萼 色青紫。通直而肥。开时色黄。花在根下也。 世多以枇杷花伪充之。故其效不着。
味辛有甘。气温。散而能降。于肺无迕。入手太阴经。 杏仁为之使。畏贝母。得紫菀 良。
润心 亦用之 款 肾之心 冬花得 治嗽要 百部天麦 于上焦 卧时嚼一丸。薄荷汤下。
子煎汤漱口。乃以薄饼敷 〔论〕款冬冒霜雪而花。花在根下。缪氏谓其阴中含阳。卢氏谓其水里阳生。二说精 确。
乎。
借 化 所 大 而 之 合 〔修治〕花未舒者良。去梗蒂。甘草水浸一时。晒干用。
<目录>卷九\隰草部<篇名>酸浆内容:所在有之。一名灯笼草。与龙葵(俗呼天茄子) 一类二种。但龙葵茎光无毛。夏秋开 小白花。五出。黄蕊。结子无壳而有蒂。盖数颗同枝。生青熟紫黑。其酸浆同时开黄白小花 。紫心白蕊。花如杯状。无瓣而有五尖。结一铃壳。凡五棱。一枝一颗。下悬如灯笼状。壳 中一子如龙葵子。生青熟赤。以此分别。
\x苗叶茎根\x 味苦。气寒。 除热利湿。主治烦满痰壅。热咳咽痛。腹内热结。大小便涩。
治黄病。
\x子\x 味酸平。气寒。 主治热烦。利水道。疗黄病。并痰癖热结。 与苗茎同功。尤以其轻 能治上焦。故主热咳咽痛。此草治热痰咳嗽。佛耳草治寒痰咳嗽。与片芩清金丸同用更效。

止。溺赤涩痛者。酸浆草嫩叶一握。净洗。捣绞汁一合。和酒一合。烧热。空心服之。立通。
<目录>卷九\隰草部<篇名>鼠曲草内容:一名佛耳草。一名鼠耳。原野甚多。二月生苗。茎叶柔软。叶长寸许。白茸如 三月开小黄花。成穗。四月结细子。如粟。(濒湖)
味甘酸。气平。性热。 款冬花为之使。 主治痹寒。除肺寒嗽及痰。大升肺气。调中 益气 〔总论〕 酸浆生于川泽。仲夏后吐华。结子深红。盖禀大火之令。而成于寒水之气化 者。
由 。而日华具有调中益气之说。经曰。气虚者寒也。是物宜之。
<目录>卷九\隰草部<篇名>决明子内容:此马蹄决明。又有草决明。即青葙子也。以其亦能明目。用之者遂冒为决明子。误 盖青葙茎直如蒿。苗叶花实。与鸡冠相类。子在穗中。黑扁而光。粒同苋实。决明子叶 蓿而阔大。秋深结角。如初生细豇豆子。在角中状如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