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5-志存记录

165-台湾南部碑文集成---第43页


.龙潭桥志(乾隆六十年)
郡城之东十余里有潭焉,广二百余丈,长倍之,水逶迤自东南来,渟泓浩淼,实台地一巨观也。中产鲫鱼,里人名曰「鲫鱼潭」。厥后郡守蒋公偕镇道泛舟,觞咏其间,览其胜境,更为「龙潭」。
龙潭上流为东西往来必由之经。冬春之时,潭水少汐,可以厉揭;夏秋之际,涨满无涯,行旅病焉。里人爰鸠买其地,造为木桥,以济行人;而欢欣鼓舞者载道矣。无奈波澜横冲,水势汹涌,圮坏者屡矣。缙绅先生慕义修葺者不一其人,各勒石以为志。此其迹昭然无容赘述者也。迄今岁月邈矣,颓圮因之,浩浩汤汤。人病其涉,依然如故。嗟乎!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继,虽盛弗传,前人缔造之功伟矣!忍令其基坏迹灭,湮没无传乎?龙等爰遍造郡里慕义向方者,或捐银,或助工,协力同心,再为嗣筑。庶免行人之嗟叹,亦以联前人之盛迹于无穷已耳。是为序。
乡宾郭士杰、武生陈协和各捐银六十六元。武生郭有材捐银三十四元。陈文雨、郭天极、张焕章各捐银三十元。刘廷选、陈部叔、刘辉观、李群观、郭应盛各捐银二十元。李元训捐银十六元。吴宗合捐银十五元。戴安源捐银十二元。许隆元、林道生、林中鹤、林元山、郭尾观、李岱观、李质观、陈光显、郭用卿、刘联登、刘联祥、陈清益,各捐银十元。
程肇荣、徐掌观、黄舜观,各捐银八元。黄水生捐银七元。方源兴、欧荣隆、翁光来、翁朝珍、陈顺记、施标观、林富光、陈天助、李团生、魏再生,各捐银六元。赵讲生、徐大任、许符胤、王情叔、章柯伯、沈求叔、许营叔、许传叔、谢阵叔、郭兴生、郭春照、林姜生、颜廷佐、戴来献、方赞观、薛元亨、陈光全、徐士扬、颜贺观、李丕德、黄珍义、徐顺观、颜昆生、林生老、张长观、张环生、柯友生、黄耀光、薛老记、康文耀、林光实、李博生、严光柔、李赐观、潘两生、许乞市、陈光远、陈江生,各捐银四元。郭振芳、陈尊观、郭品观、林外观、董生观、王登相、许篮观、林良德、萧君宪、许怆观,各捐银三元。甘作霖、黄元魁、李延开、林漏老、黄光辉、陈莲山、徐士敕、徐元备、吴茂生、林连生、陈志仁、黄智老、李廉老、林扬观、陈元琛、陈昌荣、徐朝老、徐光成、陈光亲、林四海、林天成、李极老、刘早生、叶来观、徐光谟、锺宾老、杨番观、陈奇新、叶欲生、李榜生、陈同观、李颙老、陈颜观、施盼观、施寮观、施中正、郭三奇、林登祥、林振观、张轩舍、施安贵、施快治、郭番观、许石生、陈彰老、许泽观、张超观、蔡渊生、林益老、林釆观、陈从观、刘文辉、林君探、陈妈相、黄援生、张笑观、洪拱生、林番生、李忠志、郭欲治、林毛央、郑左生、侯光全、李斗生、林泽观、林厚观、吴光应、郭琴生、颜监生、郭元乡、郭参观、郭秦观、郭肯老、郭光咏、张斐思、廖重发、林堑老、林珍老、王温观、卢注观(似漏捐题银数)。
董事:武生陈从龙、郭有材、陈协和、监生郭学渊、薛元亨,协仝招工人;生员郭廷立、黄廷魁、李廷开、武生郭振芳、黄正名、沈求观、黄镇观、陈光叶、郭佛恩、蓝光观、叶光全、许营观、许茂生、黄援生、高三元、陈协皇、陈颜光、汪长观、李榜生、张光瑞、王登相、李真观、林猛观、郭添生、陈文贵、郭翁光、林天成、陈讲生、王再兴、林高明、黄文辉、郭三奇、方振欣、郭浴治、郭笑老、陈显光、王敦老。
共捐银九百六十二元。共费银一千零五十九元三钱二分。
乾隆六十年十二月吉日立。
按:碑原勒台南县仁德乡,后辗转流落于台南市南区逢甲路石铺,高二六○公分,宽八七公分,花冈岩。额题「皇清」,浮雕龙纹,并镌如题。碑云「郡守蒋公」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一七七八)知府蒋元枢也。
.大观音亭公置瓦店碑记(乾隆六十年)
郡城大观音亭庙宇重兴,诚见佛像巍然灵显;第因本庙原无斋粮,所有诸善信喜点庙中灯油,仅敷住僧斋膳,余费尚需。兹山等仰沐神恩善庇,惟是公置瓦店一座,在武馆街,全年店税银永交住僧收理,庆祝释迦佛祖寿诞;毋许交通典售。合应立石,永垂不朽。
首事陈漳山。
乾隆陆拾年腊月(缺)日,信士金恒奎、钟山号、程文源、林世欢、林中梅、陈朝煜、新宝瑞、陈漳山等同谨志。
按:碑龛台南市北区成功路大观音亭庙壁,高六七.八公分,宽四二.六公分,宁波石。原碑缺题。
.新修海靖寺碑记(嘉庆元年)
郡垣北门外有寺,名开元,亦名海会,由来久矣。予奉恩命,兼镇来台,尝至其地,见夫颓垣毁瓦,神像几失凭依,思有以新之,未果。今岁恭逢圣天子嗣大位,薄海内外,气象聿新,梯航一家,咸各宁靖。予乃谋修斯寺,商之廉访苇亭刘公、冶堂杨太守,议允协。遂捐俸为倡,人皆竞劝。惟择十有二人董其役,阅五月而工竣,糜金六千三百有奇,而寺于是一新矣。
诸绅士请予记。予惟寺之新也,规制式廓,视前有加,而名之所关者大,尤不可以无取。因念台为海疆重镇,而南人尊神,斯寺所以安神像也。今兹之修行,将仰荷神力,指引迷津:俾林无伏莽,海不扬波,愚顽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