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有何過也。唯境風吹浪。則淵即為波。波波無盡。然則八識受薰。持種而致受根器之界。生死去來之報。非八識誰為之乎。大悟之人。從初地至不動地。其有漏之習氣。看破已透。從作意時。便消釋俱盡。則念念入金剛之定。藏識之捨。異熟之空。由此眼中無色識。識中無色眼。眼識俱清淨。是名無生義。由此耳鼻身意。一一俱轉。打作一個。照前照後。大圓無垢之鏡。則眼政可以見。耳政可以聞。鼻政可以嗅。舌政可以甞。身政可以觸。意政可以分別。末那政可以任用。賴耶政可以攝受。以其為成所作智也。見何曾是眼。聞何曾是耳。嗅何曾是鼻。嘗何曾是舌。觸何曾是身。分別何曾是意。任用何曾是末那。攝受何曾是賴耶。以其為妙觀察智也。即見非見非不見。即聞非聞非不聞。即嗅非嗅非不嗅。即嘗非嘗非不嘗。即觸非觸非不觸。即分別非分別非不分別。即任用非任用非不任用。即攝受非攝受非不攝受。兩頭坐斷。是平等智也。即三智渾淪脫化。絕無心迹。收來總一無垢圓鏡而已。是悟四智于一心。了萬法于八識者之第一義也。
  性唯無覆五徧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原此識性。實無善惡。不過無記無覆者而已。所以緣非帶質獨影。而染淨諸法。俱不相應也。無奈能作意。引心趨境。則五徧行之中。無垢不藏。所以此識為總報主趣生體。而三界九地。俱由他業力生耳。如乾土不能相握。自成一聚。由水膠等。和彼乾土。方成無記之法。不能成器聚。由善惡業力。方成界地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解深密經云。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與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阿陀那唐言執持。以第八能持種子不壞。亦名執持也。小乘堅執六識。不信八識為因緣用。又不信八識為流轉還滅。作依持用耳。由此大乘論主。以十證頌辨之。十證頌曰。持種異熟心。趣生有受識。生死緣依食。滅定心染淨。無始時來。以此識與一切法為依止故。與現行法又為依止。此證持種心也。又云。有善惡心。累劫薰習。名為異熟心。招善惡業感。若無此識。彼異熱心不應有故。此釋異熟心也。有情流轉五趣四生。若無此識。彼趣生體不應有故。以前五識業所感者。不徧趣生。以無色界中。全無此故。意識業感。雖徧趣生。而不恒有。唯異熟心。及彼心所。是政趣生也。又契經云。有色根身。是有執受。若無此識。彼能執受不應有故。此能受心唯異熟心。轉識無如是義。此釋受也。契經云。壽煖識三。更互依持。得相續住。以轉識如聲風等。無恒持用。惟異熟有恒持用故。立為持壽煖識。此釋識也。契經云。諸有情類。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且生死時。身心惛昧。如睡無夢。極悶絕時。明了意識。必不現前。六種轉識。行相所緣。必不可知。是散去有心。名生死心。別有一類微細意識。行相所緣。俱不可斷。應知即是第八識。又將死時。由善惡業。下上身分。冷觸漸起。若無此識。彼事不成。轉識不能執受身故。此證第八識心為生死也。又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是二法。展轉相依。譬如束蘆。俱時而轉。彼諸轉識。無力恒時執持名色。恒與名色為緣。緣者此第八識。此釋緣也。契經云。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轉識不能執持身命。唯其熟識。是勝食性。此釋依食也。契經說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而壽煖猶在。根不變壞。識不離身。由斯理趣。住滅定者。決定有此流注八識。無想等位。類此可知。此釋滅定心也。契經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若無此識。染淨心不應有故。謂染淨法。因心而生。依心而住也。此識心淨染也。大意這一念不悟。便為染淨種子。種子或染或淨。差別不同。而念念常不斷。即名異熟。異熟必定趣生。落于界地所攝。即便有執受。不能離身相也。而所以致受必定。以地水火風。搏成息氣之呼吸。名持壽煖因。所以有生相死相也。當其投胎定緣名色。如覩日光而生天。見婬火而生人。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兩不離也。及其受根。決不能離食。是始終成就根緣者。俱八識為之首尾也。所以念念不能離此藏識。即住滅定。而心之在染淨者。根何能空。識何以除也。小乘悟不及此。豈能全證涅槃乎。
  浩浩三藏不可窮
  執種義為執藏。受薰義為所藏。持種義為能藏。頌云。諸法於識藏。識與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此因緣法之無窮者也。然佛法無多子。久遠難得。人直下會取。直下具足。萬古碧潭摸新月。回頭。還在舊樓間。
  淵深七浪境為風
  浪波元相依。境風所擊。則多波生。五六七皆依八識。為見分所迷。則染淨法。從此無盡。則一識迷。而識識之種子俱不淨矣。何異七浪為境風所擊也。一說八識現種如波。境等四緣如風。若四緣之風。恒擊第八現水。則常起八識現種之波矣。如第七識緣于藏識。即第七識為境緣之風。觸動八識現行之波浪也。若以前七識之現行。熏此藏識。即此現行為境界風。觸動藏識種子。生起現行之波浪也。波浪無盡。故云不可窮。若悟此八識之性。則為華藏界帝網珠矣。
  受薰持種根身器
  第八識為總報主。能持諸法漏無漏種。所以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