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斷天下人舌頭。西臺只恁麼休去。又乃眼不見為淨。不免出一隻手狼藉去也。臨濟一擔。西臺一堆。一擔一堆。分付阿誰。從教撒向諸方去。笑殺當年老古錐。
臨安府法雨慧源禪師
僧問。如何是最初一句。曰。梁王不識。云。如何是末後一句。曰。達磨渡江。
紹興府淨眾梵言首座
示眾曰。說法有所得。斯則野干鳴。說法無所得。是名師子吼。古德恁麼道。大似掩耳偷鈴。何故。說有說無。盡是野干鳴。諸人要識師子吼麼。咄。
報本有蘭禪師法嗣
福州中際可遵禪師
郡之梁氏子。 上堂曰。八萬四千深法門。門門有路超乾坤。如何箇箇踏不著。只為蜈蚣太多脚。不唯多脚亦多口。釘觜鐵舌徒增醜。拈椎竪拂泥洗泥。揚眉瞬目籠中雞。要知佛祖不到處。門掩落華春鳥啼。 上堂。昨夜四更起來。呵呵大笑不歇。幸然好一覺睡。霜鍾撞作兩橛。 上堂。野外桃華爭爛熳。亭前栢樹葉婆娑。世人莫作尋常見。多少英雄不奈何。
邢州開元法明上座
依報本未久。深得法忍。後歸里。事落魄。多嗜酒呼盧。每大醉。唱柳詞數闋。日以為常。鄉民侮之。召齋則拒。召飲則從。如是者十餘年。咸指曰。醉和尚。一日。謂寺眾曰。吾明旦當行。汝等無他往。眾竊笑之。翌晨。攝衣就座。大呼曰。吾去矣。聽吾一偈。眾聞奔眎。明乃曰。平生醉裏顛蹶。醉裏却有分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言訖寂然。撼之已委蛻矣。眾盡禮以葬之。
雲居曉舜禪師法嗣
建康府蔣山佛慧法泉禪師(世號泉萬卷者)
上堂曰。古人恁麼。南禪不恁麼。古人不恁麼。南禪却恁麼。大眾還委悉麼。王婆衫子短。李四帽簷長。 聖節上堂。拈拄杖。擊法座一下。曰。以此功德祝延 聖壽。便下座。 上堂。智人欲識南禪路。門前有箇長松樹。脚下分明不較多。無奈行人恁麼去。莫恁去。急回顧。樓臺煙鏁鐘鳴處。 雪下。上堂召大眾曰。還有過得此色者麼。良久。曰。文殊笑。普賢嗔。眼裏無筋一世貧。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 上堂。快人一言。快馬一鞭。若更眼睛定動。未免紙裏麻纏。脚下是地。頭上是天。不信但看八九月。紛紛黃葉滿山川。 僧問。白雲本無心。為風出巖谷時如何。曰。晴作雨備。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曰。髮長僧貌醜。云。未審意旨如何。曰。閉戶怕天寒。 問。久雨不晴時如何。曰。白日無閑人。云。未曉玄言。乞師直指。曰。看看便是春。 問。南禪結夏。為甚麼却在蔣山解。曰。眾流逢海盡。云。恁麼則事同一家也。曰。夢裏到家鄉。 問。蓮華未出水時如何。曰。西瞿耶尼。云。出水後如何。曰。泗州大聖。 問。如何是衲僧行履處。曰。甲不開倉。 問。二祖立雪齊腰。意旨如何。曰。三年逢一閏。云。為甚麼付法傳衣。曰。村酒足人酤。
明州天童澹交禪師
上堂曰。也大奇。也大差。十箇指頭八箇罅。由來多少分明。不用鑽龜打瓦。便下座。僧問。臨雲閣聳。太白峰高。到這裏。如何進步。曰。但尋荒草際。莫問白雲深。云。未審如何話會。曰。寒山逢拾得。兩箇一時癡。云。向上宗乘又且如何舉唱。曰。前言不及後語。
廣因擇要禪師法嗣
福州妙峰如璨禪師
上堂曰。今朝是如來降生之節。天下緇流莫不以香湯灌沐。共報洪恩。為甚麼教中却道如來者無所從來。既是無所從來。不知降生底是誰。試請道看。若道得。其恩自報。若道不得。明年四月八。還是驀頭澆。
智海正覺本逸禪師法嗣
福州大中海印德隆禪師
上堂曰。法無異法。道無別道。時時逢見釋迦。處處撞著達磨。放步即交肩。開口即齩破。不齩破。大小大。 上堂。夫欲智拔。先須定動。拈拄杖。卓一下。曰。唵囌嚧[口*悉]唎娑婆訶。歸堂喫茶。上堂。觸境無滯底。為甚麼擡頭不起。田地穩密底。為甚麼下脚不得。譬如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門聻。樊噲踏開真主出。巨靈擡手錦鱗噴。參。 上堂。平旦寅。曉何人。處處彌陀佛。家家觀世音。月裏麒麟看北斗。向陽椑子一邊青。 僧問。夜半正明。天曉不露。如何是不露底事。曰。日落月未上。云。恁麼則五天唱不起。漢地和難齊。曰。方人以己。云。鐵狗吠開巖上月。泥牛觸破嶺頭雲。曰。元來猶在。云。可謂不落今時句。如在白雲中。曰。崔崔嵬嵬。霄漢半開。云。全因今日去也。曰。且喜闍梨瞥地。 問。寒來暑往。日居月諸。心地未明。乞師指示。曰。臂長衫袖短。脚瘦草鞋寬。云。莫便是和尚為人處也無。曰。日午游都市。天明往華山。
青原第十一世(洞山七世)
投子義青禪師法嗣
東京天寧芙蓉道楷禪師
沂之沂水人。族崔氏。自幼舉辟穀。隱伊陽山。後游京師。籍名術臺寺。試法華得度具戒。趨淮西謁投子於海會。乃問。佛祖言句如家常茶飯。離此之外。別有為人言句也無。曰。汝道寰中天子敕。還假堯舜禹湯也無。師欲進語。青以拂子摵師口曰。汝發意來。早有三十棒也。師即開悟。再拜便行。青曰。且來。闍梨。師不顧。青曰。汝到不疑之地耶。師以手掩耳。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