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曦之紀,是謂蕃茂。
物過太陽,則蕃而茂,是謂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之歲也。○新校正云:按或云注中太陽當作太微。詳木土金水之太過注,俱不言角官商羽等運,而水太過注云陰氣大行,此火太過,是物遇太陽也,安得謂之太徵乎。
陰氣內化,陽氣外榮,
陰陽之氣,得其序也。
炎暑施化,物得以昌,
長氣多故爾。
其化長,其氣高,
長化行,則物容大。高氣達,則物色明o
其政動,
革易其象不常也。
其令嗚顯,
火之用而有聲,火之繙而有焰,象無所隱,則其信也。顯,露也。
其動炎灼妄擾,
妄,謬也。擾,撓也。
其德暄暑鬱蒸,
熱化所生,長於物也。○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其化暄囂鬱燠。又作暄曜。
其變炎烈沸騰,
勝復之有,極於是也。
其穀麥豆,
火齊水化也。
其畜羊負,
齊,孕育也。○新校正云:按本論上文馬為火之畜。今言羊者,疑馬字誤為羊。《金匱真言論》及《藏氣法時論》俱作羊。然本論作馬,當從本論之文也。
其果杏栗,
等實也。
其色赤白玄,
赤色加白黑,自正也。
其味苦辛鹹,
辛物兼苦與鹹,化齊成也。
其象夏,
如夏氣之熱也。
其經手少陰太陽,
少陰,心脈。太陽,小腸脈。
手厥陰少陽,
厥陰,心包脈。少陽,三焦脈。
其藏心肺,
心勝肺。
其蟲羽鱗,
火餘,故鱗羽齊化。
其物脈濡,
脈,火物。濡,水物。水火齊化。○新校正云:詳脈,即絡也。文雖殊,而義同。
其病笑瘧,瘡瘍血流,狂妄目赤。
火盛故。
上羽與正徵同。其收齊,其病,
上見太陽,則天氣且制,故太過之火,反與平火運生化同也。戊辰、戊戌歲上見之。若平火運同,則五常之氣無相凌犯,故金收之氣生化同等。
上徵而收氣後也。
上見少陰、少陽,則其生化自政,金氣不能與之齊化。戊子、戊午歲上見少陰,戊寅、戊申歲上見少陽。火盛故收氣後化。○新校正云:按《氣交變大論》云:歲火太過上臨少陰、少陽,火墦燼,水泉涸,物焦槁。
暴烈其政,藏氣乃復,時見凝慘,甚則雨水霜雹切寒,邪傷心也。
不務其德,輕侮政之也。○新校正云:按《氣交變大論》云:雨冰霜寒。與此互文也。
敦阜之紀,是謂廣化。
土餘,故化氣廣被於物也。是謂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之歲也。
厚德清靜,順長以盈,
土性順用,無與物爭,故德厚而不躁,順火之長育,使萬物化氣盈滿也。
至陰內實,物化充成,
至陰,土精氣也。夫萬物所以化成者,皆以至陰之靈氣,生化於中也。
煙埃朦鬱,見於厚土,
厚土,山也。姻埃,土氣也。
大雨時行,濕氣乃用,燥政乃辟,
濕氣用則燥政辟,自然之理爾。
其化圓,其氣豐,
化氣豐圓,以其清靜故也。
其政靜,
靜而能久,故政常存。
其令周備,
氣緩故周備。
其動濡積并蓄,
動,謂變動。
其德柔潤重悼。
靜而柔潤,故厚德常存。○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其化柔潤重澤。
其變震驚飄驟崩潰,
震驚,雷霆之作也。飄驟,暴風雨至也。大雨暴注,則山崩土漬,隨水流沒。
其穀稷麻,
土木齊化。
其畜牛犬,
齊,孕育也。
其果棗李,
土齊木化。
其色鈴玄蒼,
黃色加黑蒼,自正也。
其味甘鹹酸,
甘入於鹹酸,齊化也。
其象長夏,
六月之氣生化同。
其經足太陰、陽明,
太陰,脾豚。陽明,胃脈。
其藏脾腎,
脾勝腎。
其蟲保毛,
土餘故毛保齊化。
其物肌核,
肌,土。核,木化也。
其病腹滿,四支不舉,
土性靜,故病如是。○新校正云:詳此不云上羽、上徵者,徵羽不能虧盈於土,故無他候也。
大風迅至,邪傷脾也。
木盛怒,故土脾傷。
堅成之紀,是謂收引。
引,斂也。陽氣收,陰氣用,故萬物收斂。謂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之歲也。
天氣潔,地氣明,
秋氣高潔,金氣同。
陽氣隨,陰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