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者,疑麥字誤為黍也。雖《金匱真言論》作黍,然本論作麥,當從本篇之文也。
其味甘鹹,
甘入於鹹,味甘美也。
其色鈐玄,
黃加黑也。
其畜亂牛,
水從土畜。
其蟲鱗保,
鱗從保。
其主埃鬱昏翳,
土之勝也。
其聲羽宮,
羽從官。
其病痿厥堅下,
水土參并,故如是。
從土化也。
不勝於土,故從他化。
少羽與少官同。
水土各半化也。○新校正云:詳少羽之運六年內,除辛丑、辛未與正官同外,辛卯、辛酉、辛巳、辛亥四歲為同少官,故不言判官也。
上宮與正宮同。
上見太陰,則與平土運生化同。辛丑、辛未歲上見之。○新校正云:詳此不言上角上商者,蓋水於金木無相剋伐故也。
其病癮閥,
瘡,小便不通。閩,大便乾澀不利也。
邪傷腎也,
邪勝則歸腎。
埃昏驟雨,則振拉摧拔,
埃昏驟雨,土之虐也。振拉摧拔,木之復也。
告於一。
一,北方也。諸謂方者,國郡州縣境之方也。○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災一官。
其主毛顯狐貉,變化不藏。
毛顯,謂毛蟲、麋麂獐鹿綸兔虎狼顯見,傷於黃實,兼害保蟲之長也。變化,謂為魅狐狸當之。不藏,謂害束盛,鼠揣兔狸貉當之,所謂毛顯不藏也。端,他端切。
故乘危而行,不速而至,暴虐無德,災反及之,微者復微,甚者復甚,氣之常也。
通官五行氣少,而有勝復之大凡也。乘彼孤危,恃乎強盛,不召而往,專肆威刑,怨禍自招,又誰咎也,假令木弱,金氣來乘,暴虐倉卒,是無德也。木被金害,火叉偉之,金受火繙,則災及也。夫如是者,刑甚則復甚,刑微則復微,氣動之常,固其宜也,五行之理,咸迭然乎。○新校正云:按五運不及之詳,具《氣交變大論》中。
發生之紀、是謂啟敕,
物乘木氣以發生,而啟敕其容質也。是謂壬申、壬寅、壬子、壬午、壬辰、壬戌之六歲化也。敕,古陳字。
土疏泄,蒼氣達,
生氣上發,故土體疏泄。木之專政,枚蒼氣上達。達,通也,出也,行也。
陽和布化,陰氣乃隨,
少陽先生,發於萬物之表。厥陰次隨,營運於萬象之中也。
生氣淳化,萬物以榮。
歲木有餘,金不來勝,生令布化,故物以舒榮。
其化生,其氣美,
木化宣行,則物容端美。
其政散,
布散生榮,無所不至。
其令條舒,
條,直也,理也。舒,啟也。端直舒啟,萬物隨之,發生之化,無非順理者也。
其動掉眩巔疾,
掉,搖動也。眩,旋轉也。巔,上首也。疾,病氣也。○新校正云:詳王不解其動之義,按後敦阜之紀,其動濡積并蓄王注云動謂變動。又堅成之紀,其動暴折瘍症王注云動以生病。蓋謂氣既變動,因動以生病也,則木火土金水之動義皆同也。又按王注《豚要精微論》云:巔疾,上巔疾也。又注《奇病論》云:巔,謂上巔,則頭首也。此注云:巔,上首也#14。疾,病氣也。氣字為衍也。
其德嗚靡啟拆#15,
風氣所生。○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其化嗎紊啟拆。
其變振拉摧拔。
振,謂振怒。拉,謂中折。摧,謂仆落。技,謂出本。○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同。
其穀麻稻,
木化齊金。
其畜雞犬,
齊鵝孕也。
其果李桃,
李齊桃實也。
其色青黃白,
青加於黃白,自正也。
其味酸甘辛,
酸入於甘辛,齊化也。
其象春,
如春之氣,布散陽和。
其經足厥陰少陽,
厥陰,肝豚。少陽,膽豚。
其藏肝脾,
肝勝脾。
其蟲毛介,
木餘,故毛齊介育。
其物中堅外堅,
中堅有核之物,齊等於皮殼之類也。
其病怒,
木餘故。
太角與上商同。
太過之木氣與金化齊等。○新校正云:按太過五運,獨太角言與上商同,餘四運并不言者,疑此文為衍。
上徵則其氣逆,其病吐利。
上見少陰、少陽,則其氣逆行。壬子、壬午歲上見少陰。壬寅、壬申歲上見少陽。木餘遇火,故氣不順。○新校正云:按《五運行大論》云:氣相得而病者,以下臨上,不當位也。不云上羽者,水臨木為相得故也。
不務其德則收氣復,秋氣勁切,甚則肅殺,清氣大至,草木凋零,邪乃傷肝。
恃已太過,凌犯於土,土氣屯極,金為復偉。金行殺令,故邪傷肝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