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部<篇名>附骨疽门主方属性:\x雷火神针\x 治风寒湿毒袭于经络为患,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筋骨疼痛,起 坐艰难,不得安卧者,用此针之。
蕲艾(三钱) 丁香(五分) 麝香(二分)
药与蕲艾揉和,先将夹纸筒如指拇大,用艾药叠实收用,临用以萧山纸七层,平 放患上,将针点着一头,对患向纸捺实,待不痛方起针,病甚者再复一次,七日后火疮大发,自取功效矣。
\x追风逐湿膏\x 治风寒暑湿相伤,以致骨节疼痛,筋挛不能步履,或麻木湿痹等证,并效。
草 川乌 天南星 羌活 萆麻子(打碎) 半夏 海风藤 草乌 真桂枝 麻黄(各三两) 茅苍术 独活 当归 白芷 大黄(各一两) 北细辛(一两)
以上药咀片,用葱汁、姜汁各二碗拌药,先浸一宿,次日用香油半斤,同药入 锅内慢火煎至葱姜二汁将干不爆时,再下香油十斤,方与药相煎渣枯为度。细绢滤 清,每油一斤,下飞过炒黄丹十两为准配用;再将前油入锅内煎滚,以油滴水成珠 不散,方下黄丹,徐徐搅入其膏;已成再下研净松香末一斤四两,再同熬化,取下 锅来,以盆顿稳;再下乳香、木香、胡椒、轻粉各二两,白芥子末四两,渐入搅和极 匀,倾入钵内收贮。旋用热汤顿化,绫缎摊贴,七日后诸病可痊,百发百中。
附骨痈将成,用此法即散。其法急掘地坑,以火 红,沃以童便,赤体坐其 上,以被席围抱下截,使热气熏蒸,腠理开,气血畅,毒瓦斯解而自愈。
洗寒湿腿痛。
真川椒(一钱) 蕲艾(四两) 透骨草(一两)
煎汤洗。
附骨疽。
古铜钱(刮末,三分) 黄蜡(三钱) 油核桃肉(六个)
捣碎和匀,软豆腐衣包好。用酒空心送下。
贴骨痈疽并寒湿气疼痛。
川乌(河水换煮七次) 草乌(河水换煮七次) 甘草 羊角尖(炙研) 番木鳖(用麻黄五钱煎汤泡 一宿,去毛,切片,土拌炒脆) 土木鳖(去壳,净肉切片,香油炒脆,各一两)
共为细末,用赤沙糖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钱,无灰酒送下。
鹤膝筋骨肿痛。
熟附子(一两) 全蝎 黑豆(各四十九粒) 八角川乌(一个) 蚯蚓(劈开绷新瓦上晒干,一两)
研细末,糕糊为丸。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目录>卷二十五\腿膝部<篇名>多骨疽门主论属性:陈远公曰∶有大腿边旁长强穴间忽疼痛高肿,变成痈疽,久则肉中生骨,以铁 箝取出,已而又生,人以为多骨痈也,谁知是湿热毒所化乎!夫多骨痈之生,因人 多食瓜果,湿热所成者也,早治,一二剂便可解散,无如因循失治,以至湿壅添热,
热盛而化骨,日久迁延,卧床不能起也。说者谓初起时未尝有骨,可以内散,既生骨 后,必须烂骨,外取未可全恃,解散谁知不然,盖多骨证无形所化,非肉中真生骨 也,似骨而非骨耳。真骨难化,似骨又何难化之有,治法利湿清热,而主之补气血 之药,骨自消矣。五神汤∶茯苓一两,金银花三两,牛膝五钱,紫花地丁一两,车 前子一两。水煎服。二剂轻,三剂骨消,四剂疮口平,五剂痊愈。此以车前、茯苓利 水,地丁清热,牛膝、银花补中散毒,安得不奏功哉。(《冰鉴》)
王肯堂曰∶多骨疽,又名曰剩骨,又 名朽骨。生足胫上,生疽既溃甚久而不愈,腐烂出骨者是。盖因毒瓦斯壅盛,结成此骨,
非正骨也。此疽因未溃之前,补剂太过,故结毒而不散也。(《准绳》)
岐天师曰∶多骨疽,乃生于大腿之中,多生一骨者是,乃湿热而生者也,治之得 法,则易易耳。否则变生可畏,治以化骨至神丹即愈。苟或失治,即长一骨,横插 于皮间作痛,必须取出此骨始愈,以铁铗钳出之,外以生肌膏贴之。此方妙在用白 芍,盖白芍能平肝木,又能活筋。多骨疽者非骨也,筋变为骨,似骨而非骨也。白 芍不特平肝木之火,兼能散肝木之邪,邪去则筋舒,筋舒则似骨非骨者尽化,又加 金银花,原能去毒,此二味之所以相济也。(《秘录》)
雷真君曰∶大凡毒生环跳之穴,即多骨疽也。
张仲景曰∶多骨之生也,虽生于湿热,而成之不由湿热也。必平时喜饮凉水,好 食果品而成之,初起宜消毒散敷之。
陈实功曰∶多骨疽者,由疮溃后久不收口,乃气血不能营运至此,骨无荣养所 致,细骨由毒瓦斯结聚化成,大骨由受胎时精血交错而结,日后必成此疽也。但肾主 骨,宜服肾气丸、十全大补汤,先补脾肾,次用艾附饼灸之,令温暖腐毒,朽骨自然 脱尽,生肌敛口而愈。(《正宗》)
汪省之曰∶多骨疽,患一二年不愈,常落出骨一片,或细骨或有蛀蚀眼,或三五 个月,落骨一片,此骨非营气不从而生,乃母受孕复感精气而成。(《理例》)
《心法》曰∶多骨疽毋论老小,皆有生者,多在腮 、牙床、眼胞、颏下、手足、
腿膊等处。有因肾虚之人,生疮久硬不消,口不收敛,外被寒邪袭入,与脓毒凝结于 中,借人之气血化成多骨者。又有初生落草,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