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235页


《金匮》曰∶妇人咽中有如炙脔,半夏浓朴汤主之。炙脔,干肉也,咽中贴贴,如 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此病不因肠胃,故不碍饮食二便,不因表邪,故无 骨痛寒热。乃为积寒所伤,不与血和,血中之气溢而浮于咽中,得水湿之气凝结难 移,男子亦间有之。药用半夏浓朴汤,乃 二陈汤去陈皮、甘草,加浓朴、紫苏、生姜也。专治妇人七情之气郁滞不散,结成 痰涎,或如梅核在咽,咯咽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畅,或痰饮中滞,呕逆恶心,
并可取效。盖半夏降逆,浓朴散结,生姜、茯苓宣至高之滞而下其湿,苏叶味辛气香,
色紫性温,能入阴和血,则气与血和,不复上浮也。
<目录>卷十七\咽喉部<篇名>梅核气门主方属性:\x噙化丸\x 梅核气服之神效。
胆矾 硼砂 明矾 牙皂 雄黄(各等分)
上为细末。红枣煮烂取肉为丸,如芡实大。空心噙化一丸,温黄酒一杯过口,内 服苏子降气汤。
验方 玫瑰花去净心蒂,浸火酒饮,愈陈愈妙。
\x噙化丸\x 痰结核在咽喉中不能出入。
栝蒌仁 杏仁 海石 桔梗 连翘(各一两) 朴硝(四钱)
为末。姜汁和蜜丸如樱桃大,噙服之。
<目录>卷十七\咽喉部<篇名>小儿声哑门主方属性:小儿声哑不能言语,当急治以此方,如迟至十二三岁,知识少开则难治矣。
远志 石菖蒲 酸枣仁(炒) 小柴胡(各一钱) 萆麻子(连壳,每一岁用一粒)
上为细末。用猪肝一个,竹刀剖作数层,将药掺入肝内,纸包煨熟,量儿大小,
白滚水服。日服三五次,至七日自能言语。
小儿失音不语(经验方)。蛤蟆胆点舌尖上,立效。
<目录>卷十七\咽喉部<篇名>音哑门主论属性:风火侵肺,误服寒凉生冷,音雌者轻。
虚痨肺损音哑难治。
窦汉卿曰∶病患瘥后气短及声不出者,皆肺气不行。宜降气汤多加前胡,临服加 姜汁以佐之。(《全书》)
又曰∶病后声哑不言,此肺经受刑,百无一生。
冯鲁瞻曰∶喑谓有言而无声,故经曰不能言。不能,非绝然不说之谓。凡音出 于喉咙,发于舌本,因胎肥大,阻肾上行之经,肾脉入肺循喉咙系舌本,喉者肺之 部,肺主声音,其人切切私语,心虽有言而人不能听,故曰喑。肺肾子母之脏,故 云不必治。若大全解作不语,则为心病,以心主发声也,与子喑了不相干。若张子和 有降心火之说,马玄台有补心肾之言,如果肾之脉络绝,则其病不治,岂有产后自 复之理乎!故经云“胞之络脉绝”,此“绝”字当作“阻”字解也。
又曰∶经云“妇人重身,九月而喑”者,胞之络脉绝也,无治当十月复。谓人之受 孕,一月肝经养胎,二月胆经养胎,三月心经养胎,四月小肠经养胎,五月脾经养 胎,六月胃经养胎,七月肺经养胎,八月大肠经养胎,九月肾经养胎,十月膀胱经 养胎,先阴经而后阳经,始于木终于水,以五行之相生言也。然以理推之,十二经之 脉,昼夜流行无间,无日无时而不共养胎气也,必无分经养胎之理。今曰九月而喑,
时至九月,儿体已长,胞宫之络系于肾经者,阻绝不通,故间有之。盖肾经之脉,上 系舌本,脉道阻绝,则不能言,故十月分娩后而自能言,不必加治,治之当补心肾。
又曰∶伤寒失音之源不一。有因痰壅气闭;有因失血惊恐;有因邪热冲心,心 气耗损;有因火烁阴伤,不能宣布。然咽喉音声如故,而舌不能转运者,为舌喑。如 舌能转运言语,而咽喉音声则无者,为喉喑。舌喑多因于心肾,喉喑多因于肺胃。
丹溪云∶干咳嗽极难治。此系火郁之甚,乃痰郁火邪在肺,上以苦桔梗开之,下 用补阴降火药,不已即成痨,宜重补养。盖肺为华盖,五脏六腑火自内起,熏蒸焚灼,
水涸金伤,若至久嗽声哑,是肺管破也不治。在初起者是寒包热,辛以散之。
《衍义》云∶有妇人患热久嗽,身如炙肌瘦,将成肺痨。以枇杷叶、木通、款冬 花、紫菀、杏仁、桑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如常制蜜丸樱桃大,食后夜卧含化一丸,未 终剂而愈。又有久嗽不已,饥则胸中大痛,须视上唇有白点如粞者,此虫啮其肺也。以 百部膏一味加乌梅、槟榔与服,下其虫则愈,肺虫其形如蚕,令人咳嗽声嘶也。
有嗽而声哑者,盖金实不鸣,痰火郁于中也,金破亦不鸣,肺气伤于内也,实 则清之,破则补之,皆治肺之道也。又须知少阴之络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肺为 之标,本虚则标弱,故声乱咽嘶舌萎,声不能前,以救本为主。亦有喉燥失音者,古 方用猪脂二斤,熬油去渣,入白蜜一斤,再炼成膏,一匙一匙挑服润之。有大声喊叫,
喉破失音者,不可作火治,而用凉药,须大补八珍加甘桔、倍参 ,作伤损治。然 足少阴脉挟舌本,而足太阴脉络舌旁,手少阴脉系舌本,若三脉虚则痰涎乘虚闭塞 其脉道,而舌不能转运言语也。若三经血少不能营舌,亦令人喑,故久病失血后,及 误汗下后,心家气血衰,不能鼓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