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肾,白肿不治,伤之者死。
又曰∶凡喉证至五日即重。三日前证虽重,尚未成脓,药能清散。若至五六日,
患处多成脓,随便穿破后烂成窝,为难愈。如烂用口疳药多加龙骨、珍珠。
又曰∶凡喉非急证者,一二日未必发热,病尚轻缓;若至三日发热证必加重。须 问其大小便通利与否,如二便利,证候虽加,不过浮火上攻,服解毒消风消火之药 即愈;若二便不通利,必内有实火,非用降火解毒重剂及通利二便之药,火何从而 出?病何从而解?亦须问其头痛与否,如头痛即兼伤寒,难治。凡喉证必俟大便去 后,方可望痊;若大便秘结,未可轻许。
又曰∶凡喉证初起,大便秘结,宜大黄、玄明粉通之,则大便降而易痊。若至 五六日,久而不食,大便结,用之立毙。盖病久元气已虚,岂宜再用硝、黄?当有善法以处之。
又曰∶凡患喉证者,无痰不治。
又曰∶凡喉证先碎者,先吹长肉药,后吹碧丹。
又曰∶凡吹喉证,须吹药四五管,方得痰出,三次可以痊愈。其出痰初吹宜多 用金丹,必直对帝中,重吹之,急提出管,恐痰即呕出也。
又曰∶妇人喉证肿痛,有因经闭致火上攻而成者,宜内服通经药,月事通则愈。
又曰∶凡喉中无形红肿者,当用灯心。
又曰∶凡喉证凶者,面发肿,白亮无光彩,脉微沉无力,是神气外泄,无阳之 证,断不治。若面发红肿,脉来洪大有力,证虽极重,是有元气,火气盛,治之易痊。
又曰∶凡吹喉咙药,医家吹时,气须和平,用管周遍为妙。
又曰∶凡初起吹药,须令患者低头,流出涎痰。
又曰∶凡吹喉证,欲出痰涎,药中用皂荚末少许。
《伤寒论》曰∶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
又曰∶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目录>卷十七\咽喉部<篇名>咽痛门主方属性:窦氏添加一切咽喉、口舌等证神效方。
牛胆硝 生黄连 黑山栀 生黄 白硼砂(各三钱) 青黛(水飞去渣晒干) 青梅干(
存性) 人中白( ,各五钱) 鸡内金(即鸡肫内黄皮) 雄黄(各一钱) 枯矾(二钱)
各为细末和匀,加真麝香三分,真冰片六分,再研和入小罐内,用乌金纸塞紧 罐口,每用芦管超药吹入患上,一日夜吹十余次,徐徐流出痰涎渐愈。如有腐臭,急 用蚌水灌净,或用猪牙草、扁柏子和捣,加水去渣灌净,前药五钱加牛黄二分,铜青、
熊胆、珍珠各五分,儿茶八分研吹。近世喉科每每勒财,下药者多,凡有力之家,宜 修合施人,以积子孙。
附制牛胆硝法∶冬月入朴硝在黑牛胆内,挂在风处一百二十日,去皮收之。
附制青梅干法∶大青梅一斤去核,入白矾、食盐各五钱拌和,再加蝣蜒不拘多 少,层层间之,一日夜取梅晒干,收尽汁,再晒干, 灰存性,用时加入。夏月宜服 冷香薷,其灌口用雪里红捣汁灌之。
\x冰片散\x(窦太师。)
真冰片 鸡内金(烧存性) 生甘草 枯矾(各一钱) 黄连 玄明粉 黄柏(蜜炙) 雄黄 (各二钱) 鹿角霜(一两) 硼砂(五钱) 钞(三张 灰) 靛花(二钱)
各研细和匀,吹入口中。气臭加人中白 三分,铜青略 ,不宜太过,五分。
\x紫雪\x(窦太师。)
青矾(不拘多少,火 通红,取出放地上出火毒) 硼砂 元明粉 冰片 麝香 研极细,放舌下或喉间。
\x雄黄化毒丸\x(窦太师)
巴豆仁(三十五粒) 雄黄(水飞) 绿豆粉 甘草节 郁金(如无,用蝉肚姜黄代之,各一钱)
研末。醋糊为丸黍大,每服七丸,茶清下,吐出痰涎立醒。未吐再服七丸。如 人死者,心尚热,研末灌之。
\x牛黄清心丸\x(窦太师。)
胆南星(一两) 防风 川黄连 雄黄(各二钱) 五倍子 元参 天竺黄 桔梗 白 茯神 当归 乌犀角(镑) 荆芥(各一钱) 真冰片 珍珠 真麝香(各五分) 轻粉(三分)
上为细末和匀。甘草膏为丸如龙眼大,辰砂为衣,日中晒干,入瓷瓶内塞紧瓶口,
勿令出气,临服用薄荷汤磨服一丸。
\x冰硼散\x 毋论新久咽喉、口齿肿毒,
及久嗽痰火,咽哑作痛。
玄明粉 硼砂(各五钱) 朱砂(六分) 冰片(五分)
研极细。吹患上,甚者日吹五六次。
\x柳华散\x 治喉疮及口舌生疮,走马牙疳,咽喉肿痛。
蒲黄(炒) 黄柏(炒) 人中白( ) 青黛(各一两) 冰片(五分) 硼砂(五钱)
共为细末。吹喉极效。
漱药 山豆根 夏枯草 松罗茶(陈者) 嫩菊叶 苏薄荷(各等分) 煎汤频漱。
\x三黄解毒汤\x 黄连(二钱) 黄芩 黑山栀 黄柏(各一钱五分) 水煎服。
\x清胃汤\x 生地(二钱) 升麻 连翘 牡丹皮 黄连 水煎服。
\x引火汤\x(雷真君。)
熟地 元参(各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