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203页

曰∶上 痈,状如紫葡萄,又名悬痈,属手太阴、手厥阴心包络。令人 寒热大作,舌不能伸缩,口不能开阖,惟欲仰面而卧,鼻中时出红涕,乃手足少阴 经及三焦积热所致。过时不治,饮食不下,神昏脉乱者死。(《准绳》)
陈实功曰∶上 红肿胀痛,成脓为痈,脓出自愈。其病虽凶,却是标病无妨。脓 胀痛者开之,损而痛者益之,其患自安。(《正宗》)
经曰∶不放脓,非法也。
冯鲁瞻曰∶上 痈即垂痈,宛如芦箨盛水之状。治宜刺之,令泄去青黄赤血,盐 汤洗拭,蜜调一字散少许敷之。再生再刺可也。(《锦囊》)
《医论选要》曰∶悬痈生于上 ,虽不关于咽喉,所以暴肿者,亦热气使然也。不急疗则杀人。
窦汉卿曰∶悬痈生于上 ,形如紫李,坠下抵舌,其人口不能言,舌不能伸,头 不能低,仰面而立,鼻中时出红涕。若不速治,毒入于脑即死。用铜箸排开口,竹 披针破痈头,用盐汤搅净,血出尽,用冰片散吹入患处,闭口以待,药化自然咽下,
连吹三五次。(《全书》)
奎光曰,悬痈生口内上 ,紫泡如豆大者是也。
<目录>卷十四\唇口部<篇名>上痈门主方属性:上 痈日久肿硬下垂不溃者。
食盐( ) 枯矾(各等分)
研细汤调,以箸头蘸点患上。
<目录>卷十四\唇口部<篇名>含腮疮门主论属性:申斗垣曰∶小儿初生时,腮内如米豆大一小疮,次日渐大,蚀破腮颊,故名含 腮疮。若不早治,破透难疗。宜二金散。(《启玄》)
<目录>卷十四\唇口部<篇名>含腮疮门主方属性:\x二金散\x(《启玄》)
鸡内金 郁金 各等分研细,先用盐汤洗净,吹之。
<目录>卷十四\唇口部<篇名>呵欠门主论属性:呵欠者,脾胃中气不足,精神劳倦所致也。经曰∶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振寒,
善伸数欠,欠者阳引而上,阴引而下,乃精与神不相根据,而阴与阳不相守也。
<目录>卷十五<篇名>舌部属性:凡一切舌疽疮痹,皆汇于此部中,以便检阅参治。
<目录>卷十五\舌部<篇名>察舌苔辨证法属性:舌为心苗,应南方火。邪在表,则未生苔;邪入里,津液搏结,则生苔而滑。苔 白者,丹田有热,胸中有寒,邪在半表半里也。热入渐深则燥而涩,热聚于胃矣,宜 承气、白虎。若热病口干舌黑,乃肾水刑于心火,热益深而病笃矣。(然有苔黑属寒者,必 舌无芒刺,口有津液也、即小便之赤白,口中之润燥,舌苔之滑涩,亦皆因乎津液之荣枯,未足凭以遽断寒热 也,故尤宜以脉之有力无力细辨之。总之,医家治病,须随机应变,活泼泼地,不可胶执一方,不可泥滞一 药,不必以药治病,惟以药治脉可也。古今气运不同,旧方新病,何能符合,只可读其书,广其义,考其方,
得其理,潜心默究,自得其神,即罗氏譬之拆旧料而改新房,务必工稳耳。)
白苔是热聚丹田,寒留胸膈,湿气薰蒸所致。治宜燥湿和中。
滑白色者,邪未入腑,半表半里也,宜和解之。热入渐深,则燥而涩矣。
黄苔者,胃腑有邪热也,宜下之。
舌上有黑苔生芒刺者,其因有二∶非水来克火为寒极,即火极似水为热极,以 脉迟数无力有力辨之。一宜大承气,一宜理中汤。然十有九死之证也。
舌上黑苔生芒刺,刮不去易生者死。
舌卷囊缩,爪甲青黑,不知人事,面青作搐者,肝绝也。
<目录>卷十五\舌部<篇名>舌出不入门主论属性:岐天师曰∶人舌吐出,不肯收进,乃阳火盛强之故。(《秘录》)
窦汉卿曰∶伤寒舌出寸余,连日不收。用梅花冰片五钱掺舌上,即收。(《全书》)
张仲景曰∶伤寒舌出者死。
<目录>卷十五\舌部<篇名>舌出不入门主方属性:舌退场门数寸,冰片为末敷。
人舌吐出,不能收进,乃阳火盛强之故。冰片点过,服。
黄连 人参 白芍药(各三钱) 柴胡 石菖蒲(各一钱)
水煎服,二剂愈。
又方 萆麻子为末,装纸条内烧烟熏之。鼻孔有涎流出,即愈。
<目录>卷十五\舌部<篇名>舌缩不出门主论属性:岐天师曰∶人舌缩入喉咙,不能语言者,乃寒气结于胸腹之故。(《秘录》)
澄曰∶舌乃心苗,气虚与心脾积热,俱能令人舌短,不仅寒凝胸腹,当详辨之。
<目录>卷十五\舌部<篇名>舌缩不出门主方属性:神方 治舌忽缩入喉咙,不能言语,乃寒气结于胸腹。
人参(三钱) 白术(五钱) 肉桂 干姜 熟附子(各一钱)
水煎服,其舌自舒矣。
气虚舌短,人参煎汤服。
心脾积热舌短,黄连、石膏,或只用一味,或兼用,煎汤服。
<目录>卷十五\舌部<篇名>弄舌舒舌门主论属性:经曰∶舌乃心苗。又曰∶心开窍于舌。心火亢盛,肾阴不能上制,所以舌往外舒,
肝火助焰,风主动摇,胃热相煽,舌难存储,舌如蛇舔左右上下,伸缩动摇,谓之 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