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123页

罐放水碗内,用瓦紧靠坑口,铺满四围,用炭盖齐地面,将有药阳城罐露地上,
围以炭火 之,不可使炭火有空处,计燃三炷香完去火,冷定开看,空阳城罐内约 有丹药一两,刮下研细,瓷瓶密贮。临 时,如有绿烟起处,急用罐子泥固之。降 药之神,不假刀砭,一伏时便见功效,胜于刀针之险多矣。
上降药法∶痈疽初起坚硬,未成脓者,用水调一二厘,涂于疮顶上,不可贴膏药,
少顷即起一泡,挑破出水,自消。已成而内脓急胀,按之随手而起者,此脓已熟矣,
用水调一二厘,点正顶上,以膏贴之,一伏时,大脓自泄,不假刀针。
如阴疽根脚走散,疮头平陷,即用降丹七八厘,或分许,水调扫于疮头坚硬处,
次日即转红活,便是吉兆。如疮毒内脓已成,久不穿溃者,只要出一小头,怕头出 大了,可用棉纸一块,量疮大小,剪一孔,以水润贴疮上,然后调降药点纸孔内,揭 去纸,以膏贴之,则所降之头,不致过大。若疮小药大,反令痛伤胃口, 及良肉,不可不知。
鼻塞耳挺,点之自落。点痣亦落。
初生小儿及妇女头面,皮肉娇嫩,不可多用,如用之不善,不无漫肿,反招怨尤。
杨梅疮,将初现之疮,用白降丹点三五个,毒俱拔出。
白降丹点在疮毒上,即追蚀毒瓦斯,有几分深必追至病根方止,所以点后疼痛非 常。若内脓已胀,皮壳不浓,点之便不十分痛楚,有用蟾酥化汁调白降丹用,其痛稍减。
凡痈疽,以红升丹提脓,兼用珍珠散收口,每见升提过甚,疮口四边起埂,亦 有疮口新肉高凸者,不如用陈白降丹(火气退尽)少许,同珍珠散用之,不但四边疮口平 坦,更且不留余毒,此又外科不知之妙诀也。
水炼降药法∶新炼出白降丹,研细,用元色缎五寸,将降药筛匀缎上,卷紧,以 麻线捆扎极紧,放瓦铫内,清水煮约一伏时,内换水三次,将缎卷取起,挂风处阴 干,然后打开,以鸡翎扫下,瓷瓶收贮。凡治痈疽用之,并无痛楚。
\x紫阳丹\x 提脓拔毒。
水银 银朱 生铅 百草霜 轻粉 杭粉 雄黄(各等分) 麝香(宜少用)
共研极细末。每用少许搽之,以膏贴之。如治下疽加儿茶。
\x提毒丹\x(一名七星丹,又名八仙丹。)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各二钱) 元参(瓦上焙脆) 前胡(瓦上焙脆) 血竭 麝香(各四分) 生 斑蝥(八钱,去净头、足、翅,阴阳瓦焙)
上各乳极细末。于端午正午时和匀,瓷瓶密贮。凡初起肿毒,每用二三厘,先看 疮势大小,即以膏药照疮大小,周遭用大蒜捣如泥,敷膏药上,中留一孔,入药于 内,次日即起小泡,挑去水泡即消。如已溃者,掺药于疮孔内,亦能拔毒生肌,神验。
一方乳香、没药各一钱二分,血竭六分,多冰片四分,余者分两俱同,端午虔 心焚香修合,每用一分,用大蒜捣如泥,敷毒四围,将疮头挑破,听疮口流水,外用 膏药,中剪一孔贴之,以备疮毒出其毒瓦斯,此神速痈疽疔疮圣药也。
\x阴阳至圣丹\x(岐天师)
人参 广三七 儿茶(水飞去砂) 川倍子(各一两) 血竭(透明者五钱) 藤黄 乳香(去油,
各三钱) 轻粉(一钱) 冰片(一钱) 川贝母(去心,二钱)
共研至无声为度。阳疮每用二钱,阴疮每用五钱,掺于疮上,其余疮毒不消二 次,阴疽不消三次,全愈。
\x冯氏援生膏\x 治诸般恶疮,及瘰 鼠 才起者,点破即愈。
雄黄(五钱)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 血竭(各一钱) 蟾酥 轻粉(各三钱) 麝香(五分)
上研细末。用真炭灰一斗三升,淋灰汤八九碗,用桑柴文武火煎作三碗,取一 碗,收留二碗,盛瓷器内,候温将药入灰汤内,用桑柳枝搅,再以好风化锻石一饭 碗,入药汤内搅匀,过宿候冷,盛瓷罐内。凡遇恶疮,贴在当头,一日一次,次日又 一次,疮头自然蚀破,血水流去即愈,如药干,将前收留灰汤润之。
\x海浮散\x(《十法》) 搽痈疽疮毒,腐去新生,乃回生保命之宝丹也。
乳香 没药(各等分)
安箬叶上,火炙去油,乳细搽上,以膏贴之,此药未尽则提脓外出,如毒已尽,
则收口,其神妙处,难以言喻。
\x乌金膏\x(《十法》) 去腐肉,不伤新肉,最为平善,先用降香煎汤洗疮。
巴豆(去壳,新瓦上炒黑色)
研烂,瓷瓶收贮,多寡看疮势大小,酌量用之。
\x灵宝如意丹\x 发背疔疽大毒。
人参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 辰砂 甘草 儿茶(各一钱) 琥珀 珍珠(各二分) 阿 胶白芷 冰片(各一分) 犀牛黄 当门子(各五分)
上乳细,瓷瓶密贮,勿泄药味。如用,先将疮用金银花甘草煎汤洗净,每日掺药 四五次,用膏盖之,脓水自然拔尽,忌口味,戒烦恼,慎劳碌。
发背对口溃烂不收口。
三仙丹(一料,方详前) 珍珠(一钱,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