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7-疠疡机要-第4页

虚火铄,不可计其日期,饮食数多,必 待腹 通而不止,或成中痞之症。若气血虚者,用八珍汤加麻子仁。肠胃虚者,用补中益气汤加麻 子仁。肾液不能滋润,用六味地黄丸加麻子仁。若浓味积壅,小便淋秘者,肝肾虚也,用六 味地黄丸,以滋肾水;用补中益气汤,以补脾胃。若发热晡热,用六君子汤、加味逍遥散,
养阴血,清风热。若兼筋骨痛,先用透经解挛汤、秦艽地黄汤,后用八珍散加牡丹皮、柴胡 主之。若误服风剂而伤阴血者,用易老祛风丸,若两股或阴囊或两足,必用四生散、地黄丸 为善。若误服草乌、川乌之类,或敷巴豆、砒石等味,肌肉腐溃,反成疠症,治者审之。
一面赤搔痒,或眉毛脱落,属肺经风热,用人参消风散、桦皮散;气虚用补中益气汤,
加天 用小柴胡汤加山栀、丹皮、钩藤钩,后用加味逍遥散。凡症属肝经,血燥生风,但宜滋肾水 生肝血,则火自息风自定痒自止矣。
一遍身疙瘩,或瘾疹搔痒,此风热伤血,用羌活当归散,气虚者佐以补中益气汤加山栀 、钩 ,此风热而秘涩,用清胃散加芍药。盖肾开窍于二阴,精血不足,则大便秘塞而不通矣,须 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以滋化源。
一小便不利,若不渴而不利者,热在下焦血分也,用滋肾丸。渴而不利者,热在上焦气 分也,用清肺散。肾经阴虚而不利者,用六味地黄丸。热结膀胱而不利者,用五淋散。
元气虚而不能输化者,用补中益气汤。脾肺之气燥而不能化生者,用黄芩清肺饮。若转 筋便闭气喘,不问男女孕妇,急用八味丸,缓则不救。
一白浊,足三阴经主之,属浓味湿热所致者,用加味清胃散。肝肾虚热者,用六味地黄 丸为 脾气虚者,六味丸佐以补中益气汤。湿痰下注者,益气汤佐以六味丸。
<目录>上卷<篇名>疠疡类症属性:(类症者与疠形状相似而所因不同也)
一两 如癣,搔痒久则脓水淋漓,或搔起白皮者,名肾脏风也,用四生散以祛风邪,用 六味 用羌活白芷散、加味逍遥散。气虚者,佐以补中益气汤加皂角刺、钩藤钩。血虚者,佐以八 物汤加柴胡、牡丹皮或加味逍遥散兼服。
一肢体或腿臂腕间患 ,而游走不定者,赤曰赤游风。白曰白游风,为血虚阴火内动 ,外 逍遥散、六味地黄丸。
一遍身或头面起疙瘩,或如霞片,或破而脓水淋漓,或痒痛寒热,乃肝火血虚也,用加 味逍 室也,用小柴胡汤加山栀、生地黄。血虚者,四物合小柴胡汤,病退,却用逍遥散,以健脾 胃生阴血。此症多有因怒气而发者,治当审之。
一妇人肢体瘾疹疙瘩,搔破成疮,脓水淋漓,热渴眩晕,日晡益甚者,用四物汤加柴胡 、山 。若自汗盗汗,月水不调,肚腹作痛,用八珍汤、六味丸。若食少体倦,心忪盗汗,经闭寒 热,用八珍汤,佐以加味逍遥散。若病久元气怯弱,用十全大补汤,佐以归脾汤。
一女子十三四或十六七,而天癸未至,或妇人月经不调,发赤 痒痛,此属肝火血热,
用小柴胡汤加山栀、生地黄、牡丹皮、防风。
一生虫者,乃相火制金不能平木而化耳,非风邪所生也。但滋肾水生肝血,或佐以灸承 浆之类,说见本症。
一敷砒霜,患处作痛,或腐溃,用湿泥频涂换之。若毒入腹,胸膈苦楚,或作吐泻,饮 冷米醋一二杯即止,多亦无妨,生绿豆末、芝麻油俱可。
一敷贴雄黄药,闷乱或吐泻,用防己煎汤解之。
一服辛热药,而眉发脱落者,乃肝经血伤而火动,非风也,用四物汤、六味丸,以滋肝 血、生肾水。
一服川乌、草乌等药,闷乱流涎,或昏愦呕吐,或出血吐血,用大豆、远志、防风、甘 草,任用一味,煎汤解之。大凡服风药过多,皆宜用之,未应,急用甘草、生姜汁解。
一敷贴巴豆之药,患处作痛,肌肉溃烂,以生黄连为末,水调敷之。若毒入肉,吐泻等 症,更以水调服一二钱,大小豆、菖蒲汁俱可。
一敷贴藜芦,毒入内,煎葱汤解之。
一服祛风克伐之药,呕吐少食,胸膈不利,或形气倦怠等症,用六君子汤以补阳气。若 烦躁作渴,饮食不思,或晡热内热,面赤发热,用四物汤加参、术,以生阴血,余从各门治之。
<目录>上卷<篇名>本症治验属性:一男子冬间口苦耳鸣,阴囊湿痒,来春面发紫块,微肿麻木,至冬遍身色紫,不知痛痒 ,至 先与再造散二服下毒秽,更以小柴胡合四物汤加白芷、防风、天麻、皂角刺,渐愈。又与换 肌散,但遍体微赤,此血虚有火,因家贫未得调理,秋间发热,至春面仍发块,用前散并养 血药,喜年少谨疾得愈。
一膏粱之人,鼻坏眉落,指脱体溃,热渴晡甚,用四物汤加酒炒黑黄柏、知母、五味、
麦门 便稀溏,此元气虚而时热胜也,用补中益气汤顿安。乃与换肌散及益气汤,兼服两月,更以 生脉散代茶饮,疮少退。时至仲秋,眩晕少食,自汗体重,大便溏数,此亦时湿之症,用清 燥汤调理而愈。又用补中益气汤少加酒炒黑黄柏、知母、皂角刺、天麻,两月余而瘥。又因 劳倦耳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