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28-外科理例-第9页

壮而已。若猛浪如灸腹背。炷大数多。斯为误矣 。按东垣灸元好问脑疽。以大艾炷如两核许。灸百壮。始觉痛而安。由是推之。则头上发毒 。灸之痛则炷宜小。数宜少。不痛者。炷大数多亦无妨也。
经曰。陷者灸之。如外微觉木硬不痛者。是邪气深陷也。急灸之。浅者不可灸。又曰。
浅者有数头肿痛。亦灸之无妨。
<目录>卷一<篇名>竹马灸四十九属性:丹溪曰。诸项灸法皆好。惟骑竹马灸法尤为切要。此消患于未形也。先令病患以肘凭几 臂腕。腰直。用篾一条自臂腕中曲纹尽处。男左女右。贴肉量起。直至中指尖尽处为则。不量 指甲。却用竹杠一条。令病患脱衣骑定。令身正直。前后二人扛起。令脚不着地。又令二人 扶定。勿令僵仆。却将所量臂腕。篦从竹扛坐处尾 骨尽处。直竖竹上贴脊背。量至篾尽为 则。用墨点。此只是取中。非灸穴也。另用薄篾。量病患中指节。相去两横为则。男左女右 。截为一则。就前所点记处两边。各量开尽处。即是灸穴。两穴各灸五壮或七壮。不可多灸 。不问痈在何处及乳痈。并用此法灸之。无不愈者。一云。疽发于左。灸左。发于右。灸右 。甚则左右皆灸。盖此二穴。心脉所过处。经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又云。心主血。心 气滞则血不行。故逆于肉理而生痈。灸此穴使心火调畅。血脉流通。即能奏效。起死回生。
<目录>卷一<篇名>论灸刺分经络五十属性:河间谓灸刺疮疡。须分经络部分。气血多少。俞穴远近。从背出者。当从太阳五穴选用 、(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通谷、(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束骨、(在足 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昆仑、(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中。)委中。(在胸中央约绞中动脉。
)从鬓出者。当从少阳五穴、选用窍阴、(在足小指之次指端。去爪甲如韭叶。)夹溪、(在足 小指次指岐骨间、本节前陷中。)临泣、(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中。)阳辅、(在足外踝 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如前三分。)阳陵泉。(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从髭出者。当从阳明五 穴选用厉兑、(在足大指次指。去爪甲如韭叶。)内庭、(在足大指次指外间陷中。)陷谷、(
在足大指间。本节后陷中。)冲阳、(在足跌上五寸骨间动脉去陷谷三寸。)解溪。(在冲阳后 一寸五分腕上陷中。)从脑出者。则以绝骨一穴。(在外踝上三寸动脉中。)
一说。痈疽初发。必先当头灸之。以开其户。次看所发分野属何经脉。即内用所属经脉 之药。引经以发其表。外用所属经脉之俞穴针灸。以泄其邪。内外交治。邪无容矣。
<目录>卷一<篇名>针法总论五十一属性:经曰。冬则闭脏。用药多而少针石。少针石者。非谓痈疽也。痈疽不得顷时回。回者远 (远顷时而不写。则烂筋骨穿脏腑矣。)又曰。痈疽之生。脓血之成。积微之所生也。故圣人 自治于未有形。愚者遭其已成也。已成脓者。唯砭石铍锋之所取也。
疮疡一科。用针为贵。用之之际。须视其溃之浅深。审其肉之浓薄。若皮薄针深。反伤 。益增其溃。肉浓针浅。脓毒不出。反益其痛。至于附骨疽、气毒、流注。及有经久不消。
内溃不痛。宜燔针开之。若治咽喉。当用三棱针。若丹瘤及痈疽。四畔赤 。疼痛如灼。宜 砭石砭之。去血以泄其毒。重者减。轻者消。
一妇患腹痈。脓胀闷瞀。卧针。脓出即苏。
一人囊痈脓熟肿胀。小便不利。几殆。急针。脓水大泄。气通而愈。
大抵用针迎而夺之。顺而取之。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成。治未成。正此意也 之患者。或畏针而不用。医者又徇患者之意而不针。遂或脓成而不得溃。或得溃而所伤已深 矣。卒之夭枉。十常八九。悲夫。
精要谓痈如椒眼十数头。或如蜂窠连房。脓血不出者。用针横直裂之。如无椒眼之类。
只消直入取脓。不必裂之。(一法)当椒眼上各各灸之。亦佳。不必裂也。
小儿疮疖。先当温衣覆盖。令其凝泣壅滞。血脉温和。则出血立已。不如此。血脉凝便 针。则邪毒不泄。反伤良肉。又益其疮势也。
精要曰。痈者皮薄肿高。多有椒眼十数粒。疽者皮肤顽硬。状如牛颈之皮。○痈成脓则 。针宜用马衔铁为之。形如薤叶样。两面皆利。可以横直裂开五六分许。攻去毒血。须先灸 而后裂。○疽成脓则宜烙。可用银篦。大二寸。长六寸。火上烧令赤。急于毒上熨烙。得脓 利为效。
又曰。一妇病痈在背之左。高硕而熟。未破。医云可烙。傍有老成者曰。凡背之上。五 穴之所系。膈膜之所近。烙不得法。必致伤人。医曰。但宜浅而不宜深。宜横而不宜直入。
(恐伤膈膜。)宜下而不宜上。(恐贮脓血。)
谓此诀尽无妨也。于是烧铁箸烙之。肉破脓出。自此而愈。当时直惊人非刽子手者。不 又曰。方其已熟未溃之时。用铁箸一烙。极是快意。方扇火欲着时。诚是惊人。予尝用 临时犹且颤悸。况未曾经历者乎。烙后脓水流通。百无所忌。名曰熟疮。其疮突者。针口宜 向下。然须是熟于用烙者。识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