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27-外科正宗-第16页

共末 敷之铜铁也成灰 治发背已成,瘀肉不腐及不作脓者。又诸疮内有脓而外不穿溃者,俱用此膏。不腐烂者自腐,不穿溃者自 破。其功甚于乌金膏及碧霞锭子。
轻粉 萆麻仁(研,各三钱) 血衄(二钱) 芭豆(研,白仁,五钱) 朝脑(一钱) 金顶砒 (五分) 螺蛳肉(用肉晒干为末,二个)
上各为末,共碾一处,瓷罐收贮。临用时旋用麻油调搽顽硬肉上,以绵纸盖上或膏贴俱可,至顽者不过二 次即软,腐烂为脓,点诸疮顶亦破。
以上三十二方,凡大疮诸毒初起及已成时选用。
<目录>卷之一\痈疽门<篇名>杂忌须知第十四属性:脓熟不溃,疮不 热,食少便溏者,脾虚也,补托温中。脓清或多,疮口散大,不生肌者,里虚欲变症,
峻补之。腐肉虽脱,新肉生迟,如冻色者,肉冷肌寒,大温气血。溃后食少,心烦不睡,发热作渴,脾弱阴虚,
补中益气。身凉脉细,倦怠懒言,食不知味者,脾弱也,醒脾助胃。风寒袭于疮口,皮白绽而不收敛者,外照 而内温补。溃后面黄肌瘦,脓水清稀,疮色淡白者,当香燥助脾。脉大无力,细涩微沉,自汗身凉者,气血俱 虚,峻补之。出血或脓多,五心烦热,燥甚不眠者,亡阳也,急补之。疮口已合,经犯房劳,或值急暴复崩溃 者,仍助气血。
<目录>卷之一\痈疽门<篇名>杂忌须知第十四属性:\x十全大补汤\x 十全大补参 芍 肉桂川芦熟地黄 归术茯苓甘草炙 枣姜加上号全方 治溃疡发热,或恶寒、或作痛、或脓多、或清、或自汗、盗汗及遍身流注、瘰 、便毒诸疮。久不作脓,
或脓成不溃,溃而不敛,若气血不足之人,结肿未成脓者,宜加陈皮、香附、半夏、连翘,服之自消。
人参 黄 白芍 肉桂 川芎 熟地 当归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x八珍汤\x 八珍汤擅理阴阳 芎芍当归熟地黄 还要相兼四君子 何愁虚弱不荣昌 治溃疡诸症。调和荣卫,顺理阴阳,滋养气血,进美饮食,和表里,退虚热,为气血俱虚之大药也。
川芎 白芍 当归 熟地黄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x补中益气汤\x 补中益气汤甘草 黄 人参白术归 柴胡升陈三味少 还兼姜枣效堪推 治疡疮元气不足,四肢倦怠,口干发热,饮食无味,或饮食失节,或劳倦身热,脉洪大而无力;或头痛而 恶寒,或声高而喘,身热而烦,俱宜服此。
黄 (一钱五分) 甘草(炙) 人参 当归 白术(各一钱) 升麻 柴胡 陈皮(各三分) 麦门冬(六分) 五味子(炒,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一钟,空心热服。
\x人参养荣汤\x 人参养荣参术归 陈皮白芍桂心 甘草地黄并五味 茯苓远志枣姜宜 治溃疡发热恶寒,或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色痿黄,歙歙短气,饮食无味,不能收敛;或气血原不足,
不能收敛。若大疮愈后,多服之不变他症。
白芍(一钱五分) 人参 陈皮 黄 桂心 当归 白术 甘草(各一钱) 熟地黄 五味子 茯苓 (各八分) 远志(五分)
姜三片,枣二枚,水二茶钟,煎八分,食远服。
\x人参黄 汤\x 人参黄 汤罕稀 麦冬二术草陈皮 黄柏归身五味子 升麻神曲枣姜随 治溃疡虚热,不睡,少食,或秽气所触作痛者效。
黄 人参 白术 麦冬 归身 苍术 甘草 陈皮 升麻 神曲(各五分) 黄柏(酒拌炒,三分)
五味子(炒,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
\x内补黄 汤\x 内补黄 汤桂芍 归苓熟地草门冬 川芎远志人参等 枣姜加上起疲癃 治痈疽、发背、诸疮已破后虚弱无力,体倦懒言,精神短少,饮食无味,自汗口干,脉涩不睡并效。
黄 人参 茯苓 川芎 归身 白芍 熟地 肉桂 麦门冬 远志(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一钟,食远服。
\x托里清中汤\x 托里清中汤茯苓 冬参五味术梗陈 枣姜半夏同甘草 疮疡咳嗽最能清 治痈疽脾胃虚弱,咳嗽痰气不清,饮食少思者。
人参 白术 桔梗 陈皮 半夏 茯苓(各一钱) 麦门冬 五味子 甘草(各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
\x托里和中汤\x 托里和中汤半夏 白术参苓功不亚 陈皮甘草木香宜 煨姜效值千金价 治痈疽中气虚弱,饮食少思,肿不消,溃不敛者。
半夏 白术 人参 茯苓 陈皮 煨姜(各一钱) 木香 甘草(各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
\x托里建中汤\x 托里建中汤炮姜 参苓白术附子强 半夏还兼甘草炙 建中功效可回阳 治痈疽元气素虚,或因寒凉伤脾损胃,饮食少思,凡食无味或作呕、泄泻等症,急服以建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