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所幸者,不喘不泄耳。其脉 如是,盖凉药所激也。用人参三钱,黄 二钱,甘草、当归各七分,白术、门冬各一钱,
干姜、陈皮、黄芩各五分煎服,五剂脉敛而病渐安。王佥宪宜人产后,因沐浴发热呕 恶,渴欲引冷水瓜果,谵语若狂,饮食不进,体素丰浓,不受补,医用清凉,热增剧。诊 得六脉浮大、洪数。汪曰∶产后暴损气血,孤阳外浮,内真寒而外假热,宜大补气血。与 八珍汤加炮姜八分,热减大半。病患自以素不宜参、 ,不肯再服,过一日复大热如火,
复与前剂,潜加参、 、炮姜,连进二三服,热退身凉而愈。
当归养血丸(产后腹痛。) 当归黄 汤(腰痛。) 当归补血汤 当归散(并见胎自堕半产条。)
大全人参汤(见上自汗。)
\x罗氏犀角饮子\x 治产后亡津液虚损,时自汗出,发热困倦,唇口干燥。
犀角 麦门冬 白术(各半两) 柴胡(一两) 枳壳(麸炒) 地骨皮 生地黄 甘草(炒)
当归 人参 茯苓 黄芩 黄 (各七钱)
上 咀,每服四钱,姜三片,浮麦七十粒,水煎服。
\x三之一汤\x 治产后虚劳发热,日久不安。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川芎 当归 芍药 熟地黄 甘草(各一钱半)
作一服,水二盅,姜三片,红枣一枚,煎一盅,无时服。
\x三分散\x 治产后日久,虚劳发热。
川芎 当归 芍药 熟地黄 白术 白茯苓 黄 (各一钱) 柴胡 人参(各一钱半)
黄芩 半夏 甘草(各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至一盅,食前服。
\x加味逍遥散\x 治产后发热,口干作渴,唇裂生疮。
当归 白芍药 干葛(各二钱) 生地黄 川芎 黄芩(各一钱半) 人参(九分)
麦门冬(九分) 柴胡(一钱) 乌梅(二个) 甘草(六分)
上锉散,分作二服,用水一盅,煎至染分,空心服。
\x〔娄〕\x产后发热,多属虚寒,惟干姜加入补药中神效,此丹溪法也。
\x人参当归汤\x 治产后去血过多,血虚则阴虚,阴虚则生内热,心胸烦满,呼吸短气,
头痛闷乱,晡时转甚,与大病后虚烦相类。(方见前产后虚烦。)
<目录>卷之五\产后门<篇名>往来寒热属性:\x〔郭〕\x产后乍寒乍热者何?答曰∶阴阳不和,败血不散,能令乍寒乍热。产后血气 虚损,阴阳不和,阴胜则乍寒,阳胜则乍热,阴阳相乘则或寒或热。若因产劳伤脏腑,血 弱不得宣越,故令败血不散,入于肺则热,入于脾则寒,医人若误作疟疾治之则谬矣。阴 阳不和,宜增损四物汤。败血不散,宜夺命丹。又问∶二者何以别之?时有刺痛者,败 血也,但寒热无他证者,阴阳不和也。增损四物汤不一,皆随病加减。
\x〔薛〕\x产后寒热因气血虚弱或脾胃亏损,乃不足之证。经云∶阴虚则发热,阳虚 则恶寒。若兼大便不通,尤属气血虚弱,切不可用发表降火。若寸口脉微,名阳气不足,
阴气上入于阳中则恶寒,用补中益气汤。尺部脉弱,名阴气不足,阳气下陷于阴中则发 热,用六味地黄丸。大抵阴不足,阳往从之,则阳内陷而发热。阳不足,阴往从之,则阴 上入而恶寒。此阴阳不归其分,以致寒热交争,故恶寒而发热也,当用八珍汤。若病后 四肢发热,或形气倦怠,此元气未复,湿热乘之故耳,宜补中益气汤。若肌热大渴引饮,
目赤面红,此血虚发热,用当归补血汤。若认为实则误矣。一产妇恶寒发热,用十全 大补加炮姜治之而愈。但饮食不甘,肢体倦怠,用补中益气而安。又饮食后犯怒,恶寒 发热,抽搐切牙,难候其脉,视其面色青中隐黄,欲按其腹,以手护之,此肝木侮脾土,
饮食停滞而作,用六君加木香,一剂而安。一产妇恶寒发热,余欲用八珍加炮姜治之,其 家知医,以为风寒,用小柴胡汤。余曰∶寒热不时,乃气血虚也。不信,仍服一剂,汗 出不止,谵语不绝,烦热作渴,肢体抽搐。余用十全大补汤二剂益甚,脉洪大,重按如无,
仍以前汤加附子四剂稍缓,数剂而安。
吴茭山治一妇人产后去血过多,食后着恼头疼身痛,寒热如疟,左手弦大,微有寒 邪,右手弦滑不匀,食饮痰火也。二者因虚而得,宜养正祛邪。遂以茯苓补心汤去地黄 加羌活、青皮、葱、枣,三服汗出身凉,其患渐瘥,然后以八物汤调理半月后全愈。
一妇产后恶露未尽,瘀血入络,又感寒邪,身热如疟,即以生料五积散五帖,恶露自下而 寒热除。又一妇产后恶露未尽,因起抹身,寒气客于经络,乍寒乍热,脉紧而弦,以葱 白散二帖安。一少妇初产四日,冷物伤脾胃,但觉身分不快,呕逆,饮食少思,心腹 满闷,时或腹胁刺痛,晨恶寒,晚潮热,夜则恍惚谵语,昼则抽搐,颇类风状,变异多 端,诸医莫测,或作虚风,或云血凝实热,用甘温而行血,以寒凉退实热,如此半月不效。
汪至,见医满座,亦踞缩,诊其脉弦而紧,遂令按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