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43-证治准绳·女科-第167页

六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一日令尽。若大虚加饴糖六两,汤成内 于火上暖令饴消。若去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合八味。汤成,
内阿胶服之。
\x济生增损四物汤\x 治产后阴阳不和,乍寒乍热,恶露停滞,亦令寒热,但看小腹急 痛为异。
当归(酒浸) 白芍药 川芎 人参(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干姜(一两)
上 咀,每服四钱,姜三片,水煎,无时热服。
《千金》治产后余疾,腹中绞痛,瘦乏不下食。
当归 黄 芍药(各六分) 干地黄 白术(各八分) 桂心 甘草(各四分) 大枣(十四枚)
上 咀,水二升,煮取八合,空心服,忌生葱。
丹溪云∶《局方》五积散治产后余血作痛,
以苍术为君,麻黄为臣,浓朴、枳实为使,虽有当归、芍药之补血,仅及苍术三分之一,不 思产后之妇,有何寒邪,血气未充,似难发汗,借曰药性温和,可以推陈致新,岂可用 麻黄之悍,附以苍术、枳、朴之散乎?虚而又虚,祸不旋踵矣。
\x附〔肠中痒〕\x 治妇人产后肠中痒不可忍,以针线袋安所卧褥下,勿令人知。又方,取箭 及 ,
安所卧席下,勿令妇知。
<目录>卷之五\产后门<篇名>胁胀痛属性:\x〔大〕\x产后两胁胀满气痛,由膀胱宿有停水,因产后恶露下不尽,水壅,痞与气相 搏,积在膀胱,故令胁肋胀满,气与水相激,故令痛也。
\x〔薛〕\x前证若肝经血瘀,用玄胡索散。若肝经气滞,用四君、青皮、柴胡。若肝经 血虚,用四物、参、术、柴胡。气血俱虚,用八珍、柴胡。若肾水不足,不能生肝,用六 味丸。若肺金势盛,克制肝木,用泻白散。仍参前各论主之。一产妇因怒,两胁胀痛,吐 血甚多,发热恶寒,胸腹胀痛。余以为气血俱虚,用八珍加柴胡、丹皮、炮姜而血顿止,
又用十全大补汤而寒热渐退。此证苟非用姜、桂辛温,助脾肺以行药势,不惟无以施其功,
而反助其胀耳。
《经效》疗产后血气,胁肋胀痛。
当归(十二分) 芍药 苦梗 槟榔 枳壳(各八分) 桂心 青木香 柴胡(各六分)
上 咀,以水二升,煎取八合,去滓,空心分温二服。
疗产后恶露不下,血气壅痞,胁胀痛,不下食。
苏木 紫葛(各十二分) 芍药 当归(各八分) 桂心 蒲黄(各六分) 生地黄汁(三合)
上 咀,以水二升,煎取七合,下蒲黄,分两服。
\x当归散\x 治产后腹痛,胁肋胀满。
当归 干姜(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八分,入盐醋少许,食前热服。(《选奇方》用酒煎。)
《经效》理血气烦闷,胁胁胀满及痛。
芍药(八分) 蒲黄 延胡索(各四分) 当归(六分) 荷叶蒂(炙,三枚)
上水二升,煎取七合,后入蒲黄,空心分作两服。
《广济》疗产后腹痛气胀,胁下闷,不下食,兼微利。
茯苓 人参 当归 甘草(各六分) 生姜 陈皮(各四分) 浓朴(八分)
上 咀,以水二升,煎取八合,去滓分温服。
\x抵圣汤\x 治产后腹胁闷满或呕吐者。
赤芍药 半夏 泽兰叶 陈皮 人参 甘草(等分)
上 咀,每四钱,姜五片,煎温服。
<目录>卷之五\产后门<篇名>腰痛属性:\x〔大〕\x肾主腰脚,产后腰痛者,为女人肾位系于胞,产则劳伤肾气,损动胞络,虚 未平复,而风冷客之,冷气乘腰,故令腰痛也。若寒冷邪气,连滞背脊,则痛久未已,后 忽有娠,必致损动,盖胞络属肾,肾主腰故也。
\x〔薛〕\x前证真气虚,邪乘之者,用当归黄 汤,或十全大补为主,佐以寄生汤。如 不应,用十全大补加附子。一产妇腰痛腹胀,善噫,诸药皆呕。余以为脾虚血弱,用 白术一味炒黄,每剂一两,米泔煎,时饮匙许,四剂后渐安,百余剂而愈。
疗产后风冷,腰痛不可转侧,四肢沉重,行步艰难。
独活 川芎 芍药(炒黄) 桂心 续断 生姜 桑寄生(各六分) 当归 防风(各八分)
上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空心分二服。
\x千金大豆酒\x 疗产后中风,腰背强痛,中 风烦热苦渴,头身皆重,此因风冷及伤寒所致。
用大豆(五升,炒令烟出) 以酒一升投之,密盖令温,去豆服一升,日夜数服,卧取微 汗,避风。(亦有加羌活服者,亦佳。)
生料五积散加桃仁煎,亦妙。
《保命》治血癖,腹乃刺刺,腰痛。
用四物汤细末三两,加酒煮玄胡索末二两,每服三钱,酒下。
《广济》疗产后虚冷,血气流入腰腿,痛不可转。
败酱 当归(各八分) 川芎 桂心 芍药(各六分)
上 咀,水二升,煮取八合,分温二服。忌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