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
以水渍没,纳盐及枣煮熟,取汁稍稍饮之,当胎所腹上当汗出如牛鼻状,虽有所见,
胎虽不安者,十余日辄一作此,令胎长大,甚平安。
\x〔附〕枳实槟榔丸\x 安养胎气,调和经候, 瘕癖块有似孕妇,可以久服,血气通和。
枳实(生用) 槟榔 黄连 黄柏 黄芩 当归 木香 阿胶(灰炒、研。各半两)
上为细末。水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用温米饮送下。
<目录>卷之四\胎前门<篇名>日月未足欲产过期不产属性:\x〔大全〕\x妇人怀胎有七月、八月而产者,有至九月、十月而产者,有经一年、二年乃 至四年而后产者,各根据后法治。
\x〔娄〕\x先期欲产者,凉血安胎。过期不产者,补血行滞。
\x〔薛〕\x一妊妇八个月,胎欲坠似产,卧久少安,日晡益甚。此气血虚弱,朝用补中 益气汤加茯苓、半夏随愈,更以八珍汤调理而安。
\x集验知母丸\x 治日月未足而痛如欲产者,兼治产难及子烦。
知母(不以多少)
为细末,炼蜜丸如鸡头大。温酒嚼下,日三服。一方丸如梧子大,粥饮下二十丸。
\x槐子丸\x 治妊娠月数未足,而似欲产腹痛者。
槐子 蒲黄(各等分)
上为细末,蜜丸如梧子大。温酒下二十丸,以痛止为度。
又方 取蒲黄如枣核大,筛过,以井花水调服。
又方 梁上尘,灶突煤同为末,空心温酒服方寸匕。
\x〔千〕\x治日月未足欲产。捣菖蒲根汁一二升灌喉中。
\x〔罗〕\x治过期不产方 四物汤加香附、桃仁、枳壳、缩砂、紫苏,水煎服,即生。
<目录>卷之四\胎前门<篇名>鬼胎属性:\x〔大全〕\x 夫人脏腑调和,则血气充实,风邪鬼魅,不能干之。若荣卫虚损,则精神 衰弱,妖魅鬼精,得人于脏,状如怀娠,故曰鬼胎也。
\x【薛】\x 前证因七情脾肺亏损,气血虚弱,行失常道,冲任乖违而致之者,乃元气不足,
病气有余也。若见经候不调,就行调补,庶免此证。治法以补元气为主,而佐以雄黄丸 之类行散之。若脾经郁结气逆者,用加味归脾汤调补之。若脾虚血不足者,用六君、芎、
归培养之。肝火血耗者,用加味逍遥散滋抑之。肝脾郁怒者,用加味归脾、逍遥二药兼 服。肾肝虚弱者,用六味地黄丸。一妇人经闭八月,肚腹渐大,面色或青或黄,用胎 证之药不应。余诊视之曰∶面青脉涩,寒热往来,肝经血病也。面黄腹大,少食体倦,脾 经血病也。此郁怒伤脾肝之证,非胎也。不信,仍用治胎散之类不验。余用加味归脾、逍 遥二药各二十余剂,诸证稍愈。彼欲速效,别服通经丸一服,下血昏愦,自汗恶寒,手足 俱冷,呕吐不食。余用人参、炮姜二剂渐愈,又用十全大补五十余剂而安。
\x雄黄丸\x 治妊娠是鬼胎,致腹中黑血散下腹痛。
雄黄(细研) 鬼臼(去毛) 莽草 丹砂(细研) 巴豆(去皮、心、油) 獭肝(炙,
令黄,各半两) 蜥蜴(一枚,炙黄) 蜈蚣(一条,炙黄)
上为细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酒下二丸,日两服。后当利,如不利加至三丸。初 下清水,次下虫如马尾状无数,病极者下蛇、虫,或如蛤蟆卵、鸡子,或如白膏,或如豆 汁,其病即除。
治妇人鬼胎及血气不可忍方。
斑蝥(去头、足、翅,炒) 延胡索(炒,各三钱)
上为细末,再研如面。温酒调服半钱,胎下为度。
治妇人虚羸,有鬼胎 块,经候不通。
以芫花根(三两) 锉炒令黄色,为细末,桃仁煎汤调下一钱,当下恶物。
《补遗》治妇人鬼胎如抱一瓮。
吴茱萸 川芎 秦艽 柴胡 僵蚕 巴戟 巴豆(不去油) 芫花(醋煮,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七丸,蜜酒下,即出恶物而愈。
上方俱犯毒药,不可轻用,姑以古方存之耳。
<目录>卷之四\胎前门<篇名>临产坐草法属性:\x〔脉诀〕\x欲产之妇脉离经,沉细而滑也同名。夜半觉痛应分诞,来日日午定知生。
(《脉经》曰∶离经其脉浮,腹痛引腰脊为欲生也,但离经者,不产也。又云∶其脉离经,
夜半觉,日中则生也。经者,常也,谓离其常处为离经。假如孕妇昨日见左沉实,为男之 脉,今日或脉浮,是离其寻常之脉,而异于昨日,又且腹痛,知是将诞也。通真子引 《难经》一呼三至曰离经为解。李 范又引《难经》一呼一至曰离经,以解沉细而滑,皆 非也。《难经》言损至二至虽同名离经,其脉与理则不同。且《脉经》明言离经其脉浮 也,不曾引援《难经》之文合《脉诀》。因其言脉浮,又添沉细而滑,同名离经,盖以 前所诊男女脉,或云浮大为女,若只脉浮为离经,若平常见浮大为女之脉,安辨离经,
故又增沉细而滑,以见离为浮大之常经,为常滑也。《圣惠方》云∶夜半子时觉腹痛,
来日午时必定生产。谓子午相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