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42-胎产秘书-第15页


至产劳伤肾气,损动胞络,或产未平复而风寒乘之,二者皆致腰痛,宜养荣壮肾汤或加味大造丸。若小腹作痛未 曾服生化汤,问恶露如何。若可按揉而稍止者,属虚,并宜加味生化汤治之。
\x祛痛散\x 当归(二钱) 人参 白术(各一钱) 黄 川膝 独活(各八分) 肉桂(五分) 韭白(一撮)
生姜(一片)
水煎。
\x养荣壮肾汤\x 当归(二钱) 防风(四分) 独活 桂心 川芎 杜仲 寄生 川断(各八分) 生姜(三片)
水煎。
\x加味生化汤\x 川芎(一钱) 当归(三钱) 桃仁(十粒) 炮姜 炙草(各四分) 肉桂(五分) 元胡(五分)
后二味痛止减去。若脐下无血块,而仍痛不止者,加熟地三钱。
<目录>下卷<篇名>产后乳疽乳痈属性:产后乳生痈疽,初发时寒热往来如疟,不可作疟治,亦不可全用败毒消疽等味,当大补气血,佐以金银花等 味以散邪毒。若脓未成,痛不可忍,宜栝蒌乳没散。已成脓,宜败毒大补汤,外用马蹄香捣烂敷之。若脓已出而 虚弱日甚者,宜服十全大补汤。
\x栝蒌乳香散\x 栝蒌(一个,连皮子捣烂) 当归 银花(各三钱) 白芷(一钱) 青皮(五分) 乳香(五分) 没药 (五分) 甘草(四分) 公英(五钱)
水煎,加酒温服。
\x排脓大补汤\x 人参 白术 生地 银花(各二钱) 当归(三钱) 茯苓(一钱) 连翘(五分) 黄 (一钱) 青皮 (三分) 乌梅(一枚) 元枣(一枚)
此方可加白芷八分,以能排脓内托也。
\x加减十全大补汤\x 人参 白术 当归 生地 黄 (各二钱) 茯苓 川芎(各八分) 甘草(五分) 远志(一钱) 净银花(三 钱)
水煎。泻,加莲子十四粒,肉果一枚。渴,加麦冬、五味。久不收口,加参末,膏药贴之。
按∶乳疽、乳痈,总以十全大补汤为主,或加银花、公英,复以远志肉煎烧酒,时时服之自效。十全大补汤 即四君、四物加桂 也。
<目录>下卷<篇名>产后流注属性:产后恶露,流注于肾腰关节之处,或漫肿,或结块作痛,久则肿起,肢体倦怠,急用葱熨法以散外肿,内服 参归生化汤以散血滞。至已溃、未溃,其法参之乳痈症中。
\x葱熨法\x 用生葱一握,捣作饼,贴患处,加浓布三四层,以火斗熨之立效。此方可治痈疽初起。
\x参归生化汤\x 黄 川芎(各一钱五分) 当归(三钱) 人参(二钱) 肉桂(八分) 甘草(五分) 马蹄香(二钱)
\x附 乳疽方\x 采鲜蒲公英一握,连根捣汁,酒冲服,以渣贴患处即愈。
按∶医流注法,以五香散,米汤和成饼,再用大蒜糊薄铺初起之处,上以五香饼放好,用艾灸在饼上。其 痛者,灸至不痛发痒方止。痒者,灸至痛方止。如不痛不痒,灸至皮肉融活为度。多灸为贵,毒自散矣。
\x五香散\x 丁香 木香 沉香 肉桂 麝香(等分)
射一半为末,再加白芷、苏叶、姜黄、血竭,同和饼,灸。阴毒、肿痛、风毒亦可。
<目录>下卷<篇名>阴门肿痛属性:临产用力过伤,以致阴门两旁肿痛,手足不能舒展者,用四季葱入乳香末,捣成饼,贴肿痛处,良久即愈。
<目录>下卷<篇名>阴门突出属性:临产用力逼送,阴门突出者,四物汤加龙骨少许,连进二服。外用如圣膏贴顶,少收,即拭去。
<目录>下卷<篇名>产后阴门发痒属性:按∶阴门发痒者,乃产后脾胃不调,气血不和,宗气下陷,湿热下逼,阴中因而生虫。其痒者,乃虫食阴户 也。治宜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减用之。外用薰洗贴法。
\x加减补益汤\x 黄 (一钱五分) 人参(一钱五分) 归身(一钱) 炙草(五分) 焦术(一钱) 陈皮(五分) 升麻 (三分) 川椒(二十粒) 乌梅(二个) 吴萸(三分) 川连(三分均炒)
姜枣引,煎服。
\x外治法\x 用蛇床子(一两) 川椒(三钱) 葱白(五个) 苦参(五钱) 艾(三钱)
煎汤,向阴中先薰后洗。如薰洗数次不愈,用猪肝切大片,香 油搽过,放新瓦片上炙,将熟气香时,乘热即贴阴门痒处,冷热三次。猪精肉亦可用,先洗后贴,猪精肉亦用香 油搽炙。又用嫩鸡一只,剖开,煮熟,用滚米醋烹,贴痒处。
<目录>下卷<篇名>产后阴门生疮属性:按∶阴门生疮,亦下陷湿热所致,服加味补益败毒散。
\x加味补益败毒散\x 生 (二钱) 人参(二钱) 焦术(一钱) 炙草(八分) 陈皮(一钱) 归身(二钱) 升麻(五分)
荆芥(一钱) 净银(二钱) 肉桂(五分) 防风(一钱) 乳香(去油,一钱)
煎服。
\x外治法\x 生甘 银花 元参 土茯苓 苍术 白芷 茶 桑叶 苦参 葱白 蒜梗(等分)
煎,薰洗。加槐枝、川椒更好。
\x掺药方\x 三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