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以收之;芍药八分,醋炒,补而升之。以 上三 症,皆元气不足之甚,娩后患此,必先服生化汤消血块,继服加参生化汤。三症交骨不开,
补以开之;子宫不收,补以收之;产门不闭,酸以敛之;胞衣不下,详卷六二十九症第三条 。
<目录>卷三\临产须知异症<篇名>难产调护(俱是临盆七日内诸事)
属性:产毕未可上床,令人扶住,从心下轻轻按揉至脐腹间,日五六次,此后虽睡,时时揉之 ,恶血不滞。
腹中又用小衣服烘热温之,虽暑月不可去单被,腹寒则血块不行,且作痛。
产儿下地,即服生化汤二帖,共三煎,去百病。
儿下若胎衣不下,要善护母下部,冬月用火于被中腹中,用热衣温之。又服生化汤、益 母丸诸下胎衣丸。
产母虚甚,须烧砖石秤锤入醋,使气至鼻,以防血晕。
儿下地,即服生化汤一帖。如肚饥甚,可服白粥一盏,不可太饱,过一时又服生化汤。
如未欲食,必连服生化汤二帖,共三煎,始吃饭,甚好。
才产不得过与酒,饮酒能散恶血入四肢,老年作痛。且脏气虚,不胜酒力,致神昏。
七日内切不可洗下部,七日外方可洗,就床坐洗,盈月后方可梳头洗澡,一百日内不可 劳力 过度。冬末春初,天色凝寒,宜密闭产室,四围置火,常令暖气和燠,而且下部衣服不可去 ,俾可免胎寒血结,以致难产停胞也。
\r催生符\p02-g3a1.bmp\r鬼 日向太阳,夜向太阴,祝毕烧灰,用滚水吞之,无不灵效。不可多传人,多传则不灵矣 <目录>卷三\临产须知异症<篇名>增补临产须知(万密斋先生女科)
属性:产妇以血为主,气为辅,血濡气行,子宫滑溜,生理顺易。子犹鱼也,胞浆犹水也,水 行 鱼行,水去鱼止,可知产难皆血少气滞之故。\x加减五苓散\x主之。(又名催生如圣散)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肉桂 车前 木通 枳壳 槟榔 甘草(各一钱) 滑石末(
二钱) 灯心(四十九寸)
长流水煎。如胞浆干涩者,加川芎、当归尾、生地、香附;如饮食少,中气不足者,加 人参。
<目录>卷三\临产须知异症<篇名>子死腹中辨属性:妊妇三、四日不产,胎死腹中,其母唇舌俱红者,母子无事。唇青舌红,母死子活。唇 红舌青,母活子死。唇舌俱青,夺命丹主之。
蛇蜕(全者一条,新瓦上存性) 金银箔(各七张) 大母丁香(五钱,另研) 男子乱发(
一钱 ,烧存性) 马鸣蜕(一钱,即破故纸,烧) 黑铅(二钱五分) 水银(七分,先将铅溶化,入 水银急炒,结成沙子,倾出另研) 千里马鼻(即旧草鞋鼻七个,烧灰)
于静室中修合,勿令妇人鸡犬见。各研为末和匀,用 猪心血为丸,桐子大。每服二丸 ,长流水送灌。
<目录>卷三\临产须知异症<篇名>盘肠生调治法(并医方)
属性:产妇临盆,肠先出盘露于外,子随后生,生后而肠不即收,由平日气虚不能敛束,血热 易于 流动,下元不固,关键不牢,致有此苦。救治之法,于子下衣来之后,令产妇仰卧,先将母 肠温水洗净惹带之物,然后托起,轻轻送入,推而上之,令产妇两足夹紧谷道,其肠自收上 也。或取草麻四十九粒,去壳捣拦,敷在顶心,待肠收尽,急去之。次也,又用冷水和醋,
令人喷面,一喷一收,以渐收之。又其次也,欲免其苦者,宜于次后无孕时服地黄丸,加五 味子一两,桂心一两,以固下元之关键。有孕后多服胡连丸。
\x胡连丸\x 白术(一两) 条芩(四两) 莲肉(二两,去心) 砂仁(一两,炒) 炙甘草(一两,研末)
山药(五两)
打糊为丸,米饮下。加人参以补其气,兼服三补丸以凉其血,黄柏、黄连、黄芩(炒)等 分,
蜜丸,白汤下。于八月之时,再服八物汤加诃子、瞿麦、粟壳,蜜炒,服十余帖,庶可免矣 。
<目录>卷三\临产须知异症<篇名>产子气绝不啼救法属性:临产之母护痛倾侧,两足不开,扭夹儿头,气不得伸,故儿闷绝,谓之寤生。救法自胎 衣来 ,勿断脐带,急用小锅烧水,以胎衣置汤中,频用温水洗带,须臾气暖入腹,儿气即回,啼 声出矣。若仓卒断其肠,不可救也。
<目录>卷三\临产须知异症<篇名>产后生化汤论服法属性:产后血气暴虚,欲补之,则恐恶露停滞,欲攻之,又恐元气有亏。惟行中带补,化旧生 新,
方始万全也。世之治产者,往往用四物汤。窍谓地黄性寒滞血,芍药酸寒无补,非治产之良 剂也。惟生化一汤,预时制下,候胎衣一破,速煎,俟儿下即服,相继服二、三帖,使下焦 血块速化,新血骤长,自无厥晕。且产妇服一帖,精神渐增,二帖阴血顿旺,并去宿瘀,所 以有生化之名也。
<目录>卷三\临产须知异症<篇名>凡产论病属性:凡病生于血气之衰、脾胃之虚,而产后气血、脾胃之虚衰尤甚焉。是以丹溪先生论产后 ,必 以大补气血为先,虽有他症,以末治之。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