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 茯苓 远志 芍药 香附 黄芩 甘草 腹皮 枳壳 苏梗 柴胡 草果 砂仁(一钱)
水煎。
胎前疟疾(乌梅初起不可用)∶ 紫苏 陈皮 桔梗 黄芩 青皮 草果 苍术 浓朴 柴胡 归身 川芎 白术 枳壳 山楂 砂仁(一钱) 乌梅(一钱) 生姜(三片)
水煎。
催经之剂∶ 干姜 肉桂 枳壳 红花 木通 土牛膝 生地 陈皮 香附 三棱 莪术 白芷 桃仁 丹皮 水煎。
三个月妊娠散∶ 陈皮 桔梗 当归 苏梗 生地 山楂 腹皮 甘草 桂枝 芍药 青皮 如嗽有风,加防风、灯芯廿根,水煎。
二、三个月胎气奔上,寒热饱胀∶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白术 黄芩 枳壳 苏梗 香附 川芎 腹皮 归身 芍药 青皮 砂仁(一钱) 萝卜子(一钱) 姜(三片)
水煎。
胎前六、七个月,小腹绞痛,口吐清水,胎气不和∶ 陈皮 黄芩 归身 芍药 川芎 熟地 白芷 苏梗 吴萸 枳壳 甘草 半夏 山楂 香附 腹皮 水煎。
胎前七、八个月,胎气不和∶ 大归身 大川芎 枳壳 陈皮 芍药 黄芩 苏梗 熟地 加大腹皮,水煎服。
娠妇九个月,宜服维胎饮∶ \x维胎饮\x 陈皮 滑石 乌药 归身 川芎 芍药 熟地 枳壳 黄芩 腹皮 白术 甘草 桔梗 苏梗 益母 花粉 妊妇十个月满足,腹痛临盆,催生散∶ 陈皮 乌药 枳壳 干姜 肉桂 甘草 白芷 木通 归尾 益母 红花 三棱 莪术 香附 灵脂 百草霜 水煎服。
妊妇调理∶ 当归 川芎 芍药 熟地 陈皮 茯苓 甘草 黄芩 腹皮 枳壳 山楂 花粉 桔梗 砂仁(一钱,炒) 香附 大枣(二枚)
妊妇伤寒,大发热∶ 小柴胡 黄芩 枳壳 紫苏 陈皮 干葛 甘草 川芎 羌活 花粉 桔梗 腹皮 香附 砂仁(一钱) 姜(三片)
有痰加淡竹叶、前胡、姜汁;饱闷加枳实、草果。
<目录><篇名>论胎前诸症属性:妇人之病,胎产为先,阴阳交遘,精气寓焉。故冲任为系胞之原。又云∶命门乃藏精之所。
丹汞初扬,射入子宫,一茎两歧,婴儿兆始。一月如露,少阳胆养之,二月则厥阴肝养之,三 月则厥阴心包络养之,四月则少阴心养之,五月则阳明胃养之,六月则太阴脾养之,七月则阳 明大肠养之,八月则太阴肺养之,九月则太阳膀胱养之,十月则太阴肾养之。乃脏腑相传精血 而哺胎胚者也。以常论之,初孕多呕酸吐食,或嗜酸物,乃木气临胎之故也。夫人五脏,惟 肝气有余,且木性喜扬而恶抑,更受胎气之壅塞,而胸膈饱胀,恶食亦因性也。呕酸、嗜酸,
木味酸也,呕食、恶食,木克土也。渐致君相二火养胎,常见烦躁、发热等候,此因心主 血,血护胎原而不能灌溉血海也。脾胃养胎多见腹胀,或不嗜食而足胀者有之∶一交大肠、肺 月养之,脏躁多哭者有之。虽云∶怀胎者,冲任为主,而亦无不于肾。膀胱,寒水也,肾亦寒 水也。乃其养胎,肾气已泄,而婴儿脏腑皆备,故离经而娩焉。调摄之家,或预进药饵,使子 母皆宁,亦必按月日,察经络阴阳之宜而服之,次则下药可也。否则,恐药饵杂进,不得其 平。热则胎元有堕、有遗之概论,寒则孕妇有痛、有泄之隐忧。合则为病多端,姑言其概,
重则胎漏、胞碎,轻则恶食、头疼。子痫、子悬、子 皆为艰难之候,儿啼、儿晕、儿肿亦属 奇突之征。胎气不安,或劳或怒,带泻频来,应坠应虚。故安胎不若健脾,梁固而钟不坠;
肥胎不若养血,水深而鱼自安。致于漏胎,多缘血热,脉洪数者,亟宜清宜补,条芩、白术、
阿胶、续断,甚则升提之法亦可权宜,胞碎浆来,脉已离经而必堕,急宜紫时破血,使其自 下,如归尾、桃仁、红花、牛膝借势可也,硝、黄总可选用,勿致经坠,枯渴而不下,而 母必倾危。恶食者诊脉,胃脉之虚实。实则消导而兼理气和中,香砂、枳、术是其剂也∶虚 则温补,益脾清脾,归、芎、芍乃其宜乎?头痛者,脉浮,必主外感,脉数定主火升。浮则 轻剂疏散,桂枝、麻黄所在当禁;数则抑扬降火,承气、白虎不可误也。子痫者,孕妇如 痴而口吐涎沫,惟清热固胎而自已,冰射丹丸,概不可施,子悬状如抱瓮不能偃卧,惟破 气而相宜,子 不语,虽药饵非产后不能言。儿啼者,因母伸手板高,以致哺儿之乳出,
前辈已有案存。儿晕则母常昏晕,因母气不能荫胎,八珍、菖蒲方能胜任。虽儿肿悉属脾 虚,而兼乎小便不利,理脾行水,四物、地肤何疑,更有大方杂症,伤寒疟利之分,然必居 乎杂症,佐以安胎之品,如至病亟,或汗或下,勿以胎为拘,即 悍之剂亦可施之,则 《经》云“有故无殒”之意,愁常变,各从其病加减,常当神而明之。
\x催生方\x 当归(一钱) 枳壳(一钱二分) 葵子(一钱五分) 皮硝(一钱)
生芝麻(一撮) 葱白(二个)
煎服。胞破可服,未破不可用,恐终身不孕。胞衣不落,油菜子一撮研碎,水送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