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患疟,多因瘀血停留,荣卫不和,故寒热往来也。宜用生化汤加柴胡、鳖 甲服之。若因痰饮食积者,宜二陈汤加山楂、浓朴。若果外感风寒,方可用藿香正气散治 之,其方即陈皮、半夏、茯苓、白术、苏叶、浓朴、甘草、大腹皮、桔梗、藿香、白芷也。
\x二陈汤\x(方见三卷)
<目录>卷五\产后门<篇名>蓐劳虚羸总括属性:产后失调气血弱,风寒外客内停瘀,饮食过伤兼劳怒,不足之中挟有余。寒热往来脐腹痛,懒食多眠 头晕迷,骨蒸盗汗痰嗽喘,面黄肌瘦力难支。蓐劳先须调脾胃,后调荣卫补其虚。
【注】产后气血两虚,起居不慎,风寒外袭,瘀血内停,更或饮食浓味过伤,忧劳忿 怒,乃不足之中挟有余之证。致生寒热往来,脐腹胀痛,懒进饮食,喜眠卧,起则头晕昏 迷,骨蒸潮热,盗汗自汗,痰喘咳嗽,面色萎黄,肌肉削瘦,气力难支,名为蓐劳,医 治甚难。凡欲疗斯疾者,必当先调理其脾胃,使饮食强健,能胜药力,然后调其荣卫,补 其虚损,始能痊愈。
<目录>卷五\产后门<篇名>蓐劳虚羸证治属性:\x三合散\x 扶脾益胃六君子,谷化精微气血强,能食渐觉精神爽;调卫和荣三合良,八珍去术小柴共,随证 加减效非常。病退虚羸补气血,八珍十补养荣方。
【注】产后蓐劳治法,当先扶脾益胃,宜六君子汤加减用之。使脾胃强壮,能食能消,
则后天水谷之气,化生精微,气血自然壮盛,精神自然渐爽。然后调其卫气,和其荣血,宜 三合散,即八珍汤去白术加小柴胡汤,乃人参、柴胡、黄芩、半夏、甘草也,随证加减 治之。如寒热往来,脐腹胀痛,则去人参、黄芩、生地,加延胡、桃仁;如懒食、喜睡、头 眩,则去柴胡,加黄 、缩砂、陈皮;如骨蒸、盗汗、自汗,则去川芎、柴胡,加鳖甲、
地骨皮、牡蛎;如痰喘、咳嗽,则去人参、柴胡,加麦冬、川贝母、百合;如面黄肌瘦,乏 力,则去柴胡、川芎,加黄 ,倍用人参,临证消息之。服后如诸证已痊,惟觉虚羸者,则 以八珍、十全、养荣等方培补之。
\x六君子汤 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 益气养荣汤\x(方俱见首卷)
<目录>卷五\产后门<篇名>血崩属性:\x加味十全大补汤 加味逍遥散\x 产后亡血更血崩,血脱气陷病非轻,十全大补胶升续,枣仁山萸姜炭寻;若因暴怒伤肝气,逍遥 栀地白茅根;瘀停少腹多胀痛,佛手失笑效如神。
【注】产后阴血已亡,更患崩证,则是血脱气陷,其病非轻,当峻补之。宜用十全大 补汤加阿胶、升麻、续断、枣仁、山萸、炮姜炭,以升补其脱陷可也。若因暴怒伤肝血 妄行者,宜逍遥散加黑栀、生地、白茅根以清之。若因内有停瘀者,必多小腹胀痛,当 用佛手散、失笑散,以补而逐之。
\x十全大补汤 逍遥散 佛手散 失笑散\x(方俱见首卷)
<目录>卷五\产后门<篇名>大便秘结属性:产后去血亡津液,胃燥肠枯大便难,饮食如常无所苦,不须妄下损真元,量其虚实通利导,血旺津回听自然。
【注】产后去血过伤其津液,多致胃燥肠枯,故令大便秘结。若饮食如常,无胀满之 苦者,不宜轻下,反伤元气。惟宜量其虚实,用诸导法,待血旺津回,大便自然顺利也。
<目录>卷五\产后门<篇名>小便淋闭属性:\x加味四物汤\x 产后淋闭腹胀痛,热邪挟血渗胞中,四物蒲瞿桃仁膝,滑石甘草木香通。
【注】产后热邪挟瘀血流渗胞中,多令小便淋闭,宜四物汤加蒲黄、瞿麦、桃仁、牛 膝、滑石、甘草梢、木香、木通治之。
\x四物汤\x(方见首卷)
<目录>卷五\产后门<篇名>小便频数不禁淋沥属性:\x黄 当归散 加味地黄汤\x 产后小便数且白,肾虚不固自遗尿;因产伤胞多淋沥。频数补中益气宜,胞伤黄 当归治,参 术 芍草当归。不禁六味加桂附,益智螵蛸补骨脂。
【注】产后气虚下陷,多令小便频数而色白。肾虚不固,小便自遗。因产时稳婆不慎,
伤其胞脬,多致小便淋沥。气虚频数者,宜补中益气汤升举之。伤胞淋沥者,宜黄 当 归散补之,其方即黄 、当归、人参、白术、白芍、甘草也,引用猪草胞同煮服。肾虚遗 尿不禁者,宜六味地黄汤加肉桂、附子,名桂附地黄汤,更加益智仁、桑螵蛸、补骨脂 治之。
\x补中益气汤 六味地黄汤\x(方俱见首卷)
<目录>卷五\产后门<篇名>大便出血属性:\x加味芩连四物汤\x 产后便血大肠热,四物芩连酒炒黑,地榆阿胶荆穗炒,蜜炙升麻棕榈灰;脾虚不摄归脾效;气虚 下陷补中宜。
【注】产后大便出血,有因大肠经热者,宜芩连四物汤,黄芩、黄连俱酒炒黑用,更 加地榆、阿胶、荆芥穗微炒,蜜制升麻,棕榈皮灰治之。若因脾虚不能摄血者,宜归脾 汤。中气下陷者,补中益气汤。
\x芩连四物汤 归脾汤 补中益气汤\x(方俱见首卷)
<目录>卷五\产后门<篇名>败血成痈属性:\x加味生化汤\x 荣气不从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