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3-妇人规-第5页


若微火阴虚而经多早者,治宜滋阴清火,用保阴煎之类主之。
\x保阴煎\x(见《新方八阵·寒阵》)治男妇带、浊、遗、淋,色赤带血,脉滑多热,便血不止,及血崩、血 淋,或经期太早。凡一切阴虚内热动血等证。
生地 熟地 芍药(各二钱) 山药 川续断 黄芩 黄柏(各一钱半) 生甘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小水多热,或兼怒火动血者,加焦栀子一二钱;如夜热身热,加地骨皮一 钱五分;如肺热多汗者,加麦冬、枣仁;如血热甚者,加黄连一钱五分;如血虚血滞,筋骨肿痛者,加当归二 三钱;如气滞而痛,去熟地加陈皮、青皮、丹皮、香附之属;如血脱血滑及便血久不止者,加地榆一二钱或乌 梅一二个,或百药煎一二钱,文蛤亦可;如少年或血气正盛者,不必用熟地、山药;如肢节筋骨疼痛或肿者,
加秦艽、丹皮各一二钱。
所谓经早者,当以每月大概论;所谓血热者,当以 通身藏象论。勿以素多不调而偶见先期者为早;勿以脉证无火而单以经早者为热。若脉证无火而经早不及 期者,乃其心脾气虚,不能固摄而然。宜大营煎、大补元煎或五福饮加杜仲、五味子之类主之。此辈极多,
若作火治,必误之矣。若一月二三至,或半月或旬日而至者,此血气败乱之证。当因其寒热而调治之,不 得以经早者并论。
\x大营煎\x(见《新方八阵·补阵》)治真阴精血亏损及妇人经迟血少,腰膝筋骨疼痛,或气血虚寒,心腹 疼痛等证。
当归(二三钱或五钱) 熟地(三五七钱) 枸杞(二钱) 炙甘草(一二钱) 杜仲(二钱)
牛膝(一钱半) 肉桂(一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寒滞在经,气血不能流通,筋骨疼痛之甚者,必加制附子一二钱方效;如 带浊腹痛者,加故纸一钱炒用;如气虚者,加人参、白术;中气虚寒呕恶者,加炒焦干姜一二钱。
\x大补元煎\x(见《新方八阵·补阵》)治男妇气血大坏,精神失守,危剧等证。此回天赞化,救本培元第 一要方。
人参(补气补阳,以此为主,少则用一、二钱,多则用一、二两。) 山药(炒二钱) 熟地(补精补阴,
以此为主,少则用二、三钱,多则用二、三两。) 杜仲(二钱) 当归(二、三钱,若泄泻者去之)
山茱萸(一钱,如畏酸吞酸者去之) 枸杞(二、三钱) 炙甘草(一、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元阳不足多寒者,于本方加附子、肉桂、炮姜之类,随宜用之;如气分偏 虚者,加黄 、白术,如胃口多滞者不必用,如血滞者,加川芎去山茱萸;如滑泄者,加五味、故纸之属。
\x五福饮\x(见《新方八阵·补阵》)凡五脏气血亏损者,此能兼治之,足称王道之最。
人参(随宜心) 熟地(随宜肾) 当归(二、三钱,肝) 白术(炒一钱半,肺) 炙甘草(一钱,脾)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或加生姜三五片;凡治气血俱虚等证,以此为主,或宜温者,加姜、附,宜 散者,加升麻、柴、葛,左右逢源,无不可也。
<目录>上卷\经脉类<篇名>血热论外方属性:\x《良方》续断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妊娠下血、尿血。
当归 生地黄(各一两) 续断 赤芍药(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用葱白煎汤调下。
\x四物二连汤\x(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x二黄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胎漏下血,或内热虚热,或头痛头晕,或烦躁作渴,或胁肋胀痛等证。
生地 熟地 上为末,每服三钱,煎白术、枳壳汤下。
\x一母丸\x(见《妇人规古方》)一名知母丸。治妊娠血热,顿仆,胎动不安或欲堕产。
知母(炒为末)
上捣枣肉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人参汤嚼送。或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汤下或嚼咽之。
\x《良方》当归散\x (见“经论外备用方)
\x延年益嗣丹\x(见《妇人规古方》),滋补元气,益精黑发(按∶此方即还元丹也,但制法分量不同,宜参 酌用之)
人参 天门冬(酒浸去心) 麦门冬(同上。各三两) 熟地黄(酒蒸捣) 生地黄(各二两) 白茯苓(酒浸晒 干) 地骨皮(酒浸各五两) 何首乌(鲜者半斤)
上将何首乌去皮、切片,如干者,用米泔水浸软,拈切,外用砂锅入黑羊肉一斤,黑豆三合,量着水,
上用甑箅,箅上放首乌,煮而蒸之,以肉烂为度。锅盖须密,勿令泄气。取起,晒干为末,炼蜜丸梧子 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x奇效四物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肝经虚热,血沸腾而崩久不止。
当归(酒拌) 熟地 白芍 川芎 阿胶(炒) 艾叶(炒) 黄芩 上每服四钱,水煎。
\x子芩散\x(见《妇人规古方》)一名黄芩散。治壮热、崩中下血,是阳乘阴分,故经血泛溢,宜清其北方。
条黄芩(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