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3-妇人规-第46页

酒浸) 半夏(制) 防风 秦艽 石 菖蒲(去毛) 北细辛 桔梗(各五钱) 附子(一枚重一两者,脐下作一窍,入朱砂一钱,面裹煨熟,
取出朱砂,留为衣) 牡蛎(大片者,以童便浸四十九日,每五日一换,取出用硫黄一两为末,酒和涂遍,
用纸皮糊实,米醋浸湿,外以盐 泥浓固之,候干,用炭五斤, 过为末,每料止用二两,余可收贮,再用。)
上为末,以酒煮糯米糊为丸,梧子大,以前朱砂为衣,每服三、五十丸,渐至七、八十丸,空心滚白汤或 盐汤、温酒下。
男子脏气平和而惟精血不足者,宜还少丹、全鹿丸、无比山药丸。若右肾阳气不足者,宜右归丸或毓麟珠 俱妙。若阳痿精衰虚寒,年迈艰嗣者,必宜赞育丹。若阳盛阴虚,左肾精气不足者,宜左归丸或延年益嗣丹。
若火盛水亏,多内热者,宜大补阴丸。此外,如河车种玉丸、乌鸡丸、黑锡丹之类皆可用之。
杨氏 \x还少丹\x(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脾肾虚寒,饮食少思,发热盗汗,遗精白浊,其气亏损,
肌体瘦弱等证。
熟地黄(二两) 山药 山茱萸 杜仲(姜汤炒) 枸杞(二两) 牛膝(酒浸) 远志(姜汁浸炒)
肉苁蓉(酒浸) 北五味 川续断 楮实子 舶茴香 菟丝子 巴戟肉(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酒下。
\x《秘方》全鹿丸\x(见《古方八阵·补阵》)此药能补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功效不能尽述。人制一料 服之,可以延年一纪。其法须四人共制一鹿,分而服之,逾年 又共制之,四人共制四年,则每人得一全鹿。若一人独制一料,恐久留变坏,药力不全矣。
中鹿一只,缚杀之,退去毛,将肚杂洗净,同鹿肉加酒煮熟,将肉横切,焙干为末,取皮同杂,仍入原汤 熬膏和药末、绞肉,加炼蜜和捣为丸,其骨须酥炙为末,同入之。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炙甘草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熟地黄 黄 (蜜炙) 天门冬 麦门冬 枸杞 杜仲(盐水炒) 牛膝(酒拌蒸) 山药(炒) 芡实(炒) 菟丝(制) 五味子 锁阳(酒拌蒸)
肉苁蓉 破故(酒炒) 巴戟肉 胡芦巴(酒拌蒸) 川续断 覆盆子(酒拌蒸) 楮实子(酒拌蒸) 秋石 陈皮(上各一斤) 川椒(去目炒) 小茴香(炒) 沉香 青盐(各半斤)
上先须精制诸药,为末,和匀一处,候鹿胶成就,和捣为丸,桐子大,焙干,用生黄绢作小袋,约盛一斤,
悬置透风处,用尽一袋,又取一袋。阴湿天须用火烘一二次为妙,每服八、九十丸,空心临卧姜汤、盐汤、白 汤任下,冬月温酒亦可。
\x《局方》无比山药丸\x(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诸虚损伤,肌肉消瘦,耳聋目暗。常服壮筋骨,益肾 水,令人不老。
山药(二两) 菟丝子(三两酒浸蒸) 五味(拣净六两) 肉苁蓉(四两切片酒浸焙) 杜仲(三两酒炒)
牛膝(一两酒浸蒸) 熟地 泽泻 山茱萸 茯苓 巴戟肉 赤石脂(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温酒或米饮下。
\x右归丸\x(见肾虚经乱)
\x赞育丹\x(见《新方八阵·因阵》)治阳痿精衰,虚寒无子等证妙方。
熟地(八两蒸捣) 白术(用冬术八两) 当归 枸杞(各六两) 杜仲(酒炒) 仙茅(酒蒸一日)
巴戟肉(甘草汤炒) 山茱萸 淫羊藿(羊脂拌炒) 肉苁蓉(酒洗去甲) 韭子(炒黄各四两) 蛇床子 (微炒) 附子(制) 肉桂(各二两)
上炼蜜丸服,或加人参、鹿茸亦妙。
\x左归丸\x(见肾虚经乱)
\x延年益嗣丹\x(见血热论外方)
丹溪 \x大补阴丸\x(见《古方八阵·寒阵》)降阴火,补肾水。
黄柏(盐酒炒) 知母(盐酒炒各四两) 熟地(酒洗蒸捣烂) 龟板(酥炙黄各六两)
上为细末,用猪脊髓蒸熟,和炼蜜同捣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姜、盐、酒送下。
\x河车种玉丸\x(见《妇人规古方》)
紫河车(一具) 只要母气壮盛,浓大新鲜者,但去胞内瘀血,不必挑去鲜红血脉,以米泔水洗净,用布 绞干,石臼内生杵如糊,用山药末四、五两收干,捻为薄饼八、九个,于砂锅内焙干,以香如肉脯为妙。
大熟地(酒洗烘干八两) 枸杞(烘干五两) 白茯苓(人乳拌晒三次) 归身(酒洗) 人参 菟丝(制)
阿胶(炒珠各四两) 丹皮(酒洗) 白薇(酒洗各二两) 沉香(一两) 桂心 山茱萸 香附米(用酒、醋、
水三物各半碗,浸三日,晒干略烘各三两) 大川芎(酒浸切片晒干二两)
上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百余丸,空心或酒或白汤、盐汤任下。如带浊多者,加赤白石脂各二两,须以 清米泔飞过用。服药后忌生萝卜、生藕、葱、蒜、绿豆粉之类。
\x乌鸡丸\x(见《妇人规古方》)治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