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19-女科经纶-第68页

相搏,血结胞门,为血分,难 治。若先病水,而后病经断,少阳脉牢,少阴脉细,男子小便不利,妇人经水不通,经通则为血,不利则为 水,名水分,易治。此因脾肺虚冷,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渗泄之令不行,生化之气不运。东垣云,水饮留 积,若土在雨中则为泥,得和气暖日,水湿去而万物自生长,用加减肾气丸、归脾汤、六君子加木香、炮姜、肉桂。
<目录>卷八\杂证门<篇名>血分水分证属性:陈良甫曰∶妇人经水不通,则水化为血,血不通则复化为水。故先因经水断绝,后四肢浮肿,小便不通,名 曰血分,是血化为水也,宜椒仁丸。若先因小便不通,后身面浮肿,致经水不通,名曰水分,是水化为血也,
宜葶苈丸。经脉不通而化为水,流走四肢悉肿满,亦名血分,其证与水证相类,实非水也,用人参丸。
张 璜按∶先浮肿而后经水不通,明系吐虚不能制水,经虚则血不能生,故经止。若水化为血等语,真堪捧腹。
<目录>卷八\杂证门<篇名>血分水分证属性:李氏曰∶经水断而后肿,名曰血分,乃瘀血化水,闭塞胞水,此水肿难治,但当调其经,则水自消,用小调 经散、葶苈丸加丹皮、牛膝、红花。若先浮肿而后经水不通,名曰水分,乃脾不能制,血与水并,肌肉为之虚 肿,红矾丸、肾气丸加泽泻、防己、葶苈、木通。
<目录>卷八\杂证门<篇名>血分水分证属性:薛立斋曰∶妇人血分水分证,或因饮食失节,或因六淫七情失宜,以致脾胃亏损,不能生发,气血乖违失 常,致形气不足,邪塞隧道,必用椒仁、葶苈二丸,以宣导其邪,佐以补元气之药,庶真气不复伤也。
慎斋按∶以上七条,序妇人有血分、水分之证也。妇人以血用事,而月信其最要也。故曰入门看妇人病,
先问经期,经期之先后、多寡、枯闭,即可以断妇病之浅深轻重。如血分之病,在经水先断,而后头面四肢肿 满,此血不营运,气壅不化。法当通经调血,血行而肿自消。若先四肢肿满,后经水断绝,此直是水肿病耳,
何必名以水分,与血分同出条例耶,此古人分证立名之多惑也。
<目录>卷八\杂证门<篇名>血分水分证属性:《证治要诀》曰∶有经事不通,血入四肢,化为水,遂成肿满,非独产后为然,名曰血分。误作水治,其 害不小,宜调经散。
<目录>卷八\杂证门<篇名>血分水分证属性:武叔卿曰∶气者水之母,血者气所化。非气无以生血,非血无以养气。若经水不通,则血病气亦病。岂有水 不通而能化血乎。血不通而化水者,乃是气壅不能化血而成水也。观桃仁丸,可见矣。
<目录>卷八\杂证门<篇名>血分水分证属性:《妇人良方》曰∶妇人血分,如夺命丹、黑神散,皆为要药。血分一证,大小产后多有之。唯胎前脚肿不 同,产后则皆败血所致,当于血上求之。
<目录>卷八\杂证门<篇名>血分水分证属性:《妇人良方》曰∶先因经水断绝,后至四肢浮肿,小便不通,血化为水,名曰血分。椒仁丸药虽峻利,所 用不多。若畏而不服,有养病害身之患。尝治虚弱人,亦未有误也。
《济阴》按∶血既化为水,则以利水为先,而行血温血,开结破气,又不可少。然非峻利气悍之物不可,
故又佐以大毒之药。
慎斋按∶以上四条,序治血分用药之大法也。夫血分属妇人经水不通而致,必是六淫外侵,七情内伤,
以致脾胃虚衰,不能运化精微。故血壅不流,气不能化,法当补脾健胃,扶养气血,佐以温经行血之剂可也。
椒仁丸,有斑蝥、砒信、甘遂、芫花、黑丑、 青,群队大毒之药以攻之,祸有不可胜言者。
《大全》乃曰∶治虚弱人未见有误,是何言欤。
<目录>卷八\杂证门<篇名>咽中证属性:《金匮要略》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浓朴汤主之。
徐忠可曰∶此条即所谓寒伤经络,凝坚在上也。炙脔,譬如干肉也。《千金》所谓咽中帖帖,如有炙肉,
吐之不出,吞之不下,状如有炙脔,数语甚明切。此病不因肠胃,故不碍饮食二便。不因表邪,故无骨痛寒热,
乃气为积寒所伤,不与血和,血中之气溢而浮于咽中,得水湿之气而凝结难移。妇人血分受寒,多积冷结气,
最易得此病,男子亦间有之。药用半夏浓朴汤,乃二陈汤去陈皮、甘草,加浓朴、紫苏、生姜也。半夏降逆,浓 朴兼散结,故主之。生姜、茯苓,宣至高之滞,而下其湿。苏叶味辛气香,色紫性温,能入阴和血,兼归气于 血,夏天暑伤心阴,能下暑郁。而炙脔者用之,则气与血和,不复上浮也。
论曰∶余治王小乙,咽中每噎塞,嗽不出,以半夏浓朴汤投之即愈。后每复发。细问之云,夜中灯下,
每见晕如团,五色,背脊内间酸。其人又壮盛,知夏初因受寒,阴气不足,而肝反郁热,甚则结寒微动,挟肾 气上冲,咽喉塞噎也。即于此方加大剂枸杞、菊花、丹皮、肉桂,晕乃渐除,咽中亦愈,故曰男子间有之,
信不诬也。
<目录>卷八\杂证门<篇名>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