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也。如逾一月二月,而淋漓不绝,非气虚不能摄血,即立斋所论肝脾二经有亏,《大全》云经血虚损 不足是矣。又主于脏腑挟宿冷所致。夫血得热则行,得冷则凝,岂恶露不绝,反为寒冷致病之理。立斋以为肝脾 郁热怒火,此诚善悉病机者也。但产后血脱,当用益气升提之法。如《千金方》治恶露不绝,经月半岁,用一味 升麻,酒煎服,正是此意。至下多亡阴,则有寒无热,姜、桂亦所宜用。临证审之。
<目录>卷五\产后证上<篇名>产后头痛属阳实阴虚属性:《大全》曰∶头者,诸阳之会也。产后五脏皆虚,胃气亏弱,饮食不充,谷气尚乏,令虚热;阳气不守,上 凑于头,阳实阴虚,则令头痛。又有产后败血头痛,不可不知。
薛立斋曰∶前证若中气虚,补中汤加蔓荆。若血虚,四物加参、术。气血俱虚,八珍汤。若风寒所伤,补 中汤倍加川芎。
<目录>卷五\产后证上<篇名>产后头痛属风寒用生化汤属性:单养贤曰∶产后头痛,身热恶寒,虽是感冒风寒,只宜服生化汤一二服,慎不可用柴胡、麻黄等药,以表虚。
其汗剂中川芎、干姜,其味辛温,亦能散邪退热。如头痛不解,加连须、葱白三枚。
慎斋按∶以上二条,序产后有头痛之证也。头痛有三阳三阴经之分,属风寒外感者居多。若产后头痛,虽 有风寒,而本之血虚者,其病源也。唯大剂芎、归养血,血行则风自灭。若立斋以补中汤倍川芎,此是治气 虚头痛为宜。至污血头痛,产后恒有,若用黑龙丹下蝗虫子,此又病机之不可测者矣。
<目录>卷五\产后证上<篇名>产后心痛属虚寒血凝不散属性:《产宝百问》曰∶心者血之主,产后虚寒,血凝不散,气逆上冲于心,以温热治之,寒去则血脉温而经脉 通,大岩蜜汤主之,四物去川芎,加独活、吴茱、干姜、细辛、桂心、甘草。
<目录>卷五\产后证上<篇名>产后心痛属阴亏火冲包络属性:《大全》曰∶产后心痛,为阴血亏损,随火上冲心络,名曰心包络痛,宜大岩蜜汤治之。若寒伤心经,名 曰真心痛,无药可救。
<目录>卷五\产后证上<篇名>产后心痛属寒气上攻属性:单养贤曰∶产后寒气上攻则心痛,下攻则腹痛,兼血块者,宜服生化汤加桂。未止,加吴茱、姜三片助血。
若独用诸热药攻寒,其痛难止,其血未免来多,以虚产母也。
<目录>卷五\产后证上<篇名>产后心痛属血虚属性:薛立斋曰∶前证若阳气虚寒,岩蜜汤温之。瘀血上冲,失笑散行之。血既散而痛仍作,八珍汤补之。大凡心 腹作痛,以手按之不痛,此血虚也,须用补养之剂。
慎斋按∶以上四条,序产后有心痛之证 也。心痛在产后,非血虚火逆,即寒凝伤血,《产宝》用岩蜜汤,治虚寒血凝,则得矣。若《大全》,火冲心 包络,而亦用岩蜜汤治之,岂热药从治之意,能无助邪为患。至有产后杀血心痛,亦属恶露不尽。如陈无择评 大岩蜜汤下云,产后心痛,虽非产蓐常疾,痛或有九,未必便是血痛。设是岩蜜汤,岂可用熟地泥血,安能去痛。
以此汤活血痛,不若失笑散更捷。予谓产后心痛,属血者多。但有寒热虚实不同。若云未必便是血痛,则非矣。
<目录>卷五\产后证上<篇名>产后腹痛属腹有干血属性:《金匮要略》曰∶产后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
<目录>卷五\产后证上<篇名>产后腹痛属余血壅滞属性:《大全》曰∶产后恶血,虽常通行,或因外感五邪,内伤七气,致令斩然而止,余血壅滞,所下不尽,故令 腹痛,当审因治之。
<目录>卷五\产后证上<篇名>产后腹痛属伤食裹血属性:王节斋曰∶假如产妇数朝内,或饮食如常,忽作腹痛,六脉沉伏,四肢厥冷,此恶露不尽,伤食裹血,而脉 不起也,不可误认为气血两虚,用大补剂,须用消导行血之药。
<目录>卷五\产后证上<篇名>产后腹痛属气弱阻寒属性:《金匮要略》曰∶产后腹中 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注曰∶ 痛者,缓缓痛也。概属客寒相阻,故以当 归通血分之滞,生姜行气分之寒。君以羊肉者,所谓形不足,补以味。羊肉补气, 疼属气弱,故宜之。
<目录>卷五\产后证上<篇名>产后腹痛属冷气乘虚入产门属性:寇宗 曰∶妇人产当寒月,寒气入产门,脐下胀满,手不得犯,此寒疝也。医将治以抵当汤,谓有瘀血也。
予教之曰∶非其治也,可服仲景羊肉汤。又产后六七日,忽然脐腹 痛,皆由呼吸之间,使冷气乘虚而入,宜服当归建中汤、四顺理中丸。
慎斋按∶产后有下血过多,冲任空虚,肝经血少而腹痛,脉弦者,以熟地、山茱为主,加白芍药、木瓜、
蒺藜一剂。有难产久坐,风入胞门,而腹痛欲绝,脉浮而弦,续断一两、防风五钱,服之立愈。一虚一实,不可不辨。
<目录>卷五\产后证上<篇名>产后腹痛分证用药法属性:《家居医录》曰∶产后腹痛,恶露既去而仍痛,四神散调补之,不应,八珍汤。若痛而恶心,或欲作呕,六 君子汤。若痛而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