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叶(三分) 姜(三片) 研末米汤调送。
(〔吴按〕半夏碍胎。宜少用为妥。) 脾气虚弱者。六君子汤加枳壳。(一钱) 紫苏(六分) 姜(二片) 枣(五枚) <目录>卷一\主意<篇名>参苏饮属性:人参(二钱) 苏叶(五分) 煎服。
郁结伤脾者。归脾汤 <目录>卷一\主意<篇名>归脾汤属性:人参 黄 茯苓 炙草(各二钱) 木香(八分) 白术 枣仁 元眼肉(各二钱) 加柴胡、砂 煎服。郁怒肝脾伤者。四七汤 <目录>卷一\主意<篇名>四七汤属性:姜炒浓朴 茯苓 苏叶(各一钱) 姜夏(一钱五分) 加川芎 川归(各二钱) 姜(二片) 枣( 怒动肝火者。四七汤加柴胡(六分) 五味子(四分)同煎。
<目录>卷一<篇名>漏胎属性:妊娠月水时下。皆因冲任脉虚。不能约制经血。血漏尽则胎毙矣。亦有劳后喜怒不节。或饮 疾。为风冷所乘者。或气失度。而漏下者。
<目录>卷一<篇名>主意属性:漏胎血少气偏虚。不能卫护热伤之。脉数黄芩加白术。安胎圣药善扶持。弱脉血虚全四物。
升提分湿热。气虚应可用参 。
<目录>卷一<篇名>胎痛属性:夫胎痛皆娠妇不知禁忌。或因生冷。或触风寒。邪正相击。随气上下。冲于心则心痛。攻于 痛也。
<目录>卷一<篇名>主意属性:胎痛分明胎气伤。致令娠妇痛声长。脉来细紧寒食气。缩砂四七最为良。脉涩脉虚宜四 热痛黄连炒。诊脉须分阴与阳。
<目录>卷一<篇名>恶阻属性:由妇人禀气怯弱。或有风疾。或有痰饮。凡娠便是有痰。其妇颜色如故。脉息和顺。但觉肢 食恶闻气味。好食酸咸。甚者作寒热。呕吐痰水。轻者不必服药。重 者以半夏汤。茯苓丸可也。
<目录>卷一<篇名>主意属性:血夺胃中呕吐下。一云痰火自相搏。饮食下咽随口出。致令恶阻食难吞。半夏茯苓汤要药。
冷热间虚实。顺气和平胎自宁。
<目录>卷一\主意<篇名>半夏汤属性:姜半夏 茯苓(各二钱) 煨姜(六分) 白术 杏仁 陈皮 白芍(各钱半) 竹叶(二十片) <目录>卷一\主意<篇名>茯苓丸属性:赤茯苓(一两) 人参(五钱) 桂心(三钱) 干姜(八分) 半夏 陈皮 白术 甘葛(各四钱) (二钱) 为末。密丸。每日三服。每服三十丸。
<目录>卷一\主意<篇名>半夏伏苓汤属性:半夏 茯苓(各八分) 砂仁 陈皮 甘草(各四分) 加乌梅(一枚) 姜(二片) 枣 (五枚) <目录>卷一\主意<篇名>回春方属性:茯苓 半夏 浓朴 苍术(各一钱) 陈皮 砂仁(各五分) 炙甘草 干姜(各三分) 藿香( (三片) 煎服。
<目录>卷一<篇名>胎肿属性:凡娠妇有通身肿者。有脚肿者。俗呼为胎肿。又曰胎水。有脾虚不能制水。血散四肢而肿者。有胎挟水。水血相搏 者。有脾胃虚湿者。有乘风冷者。有痢疾后而肿者。有饮食太过者。有腹胀而肿者。治宜详察。
<目录>卷一<篇名>主意属性:肿胀皆因湿热多。山栀莱菔炒宜过。研末米稠调服下。管教虚肿尽消磨。
<目录>卷一<篇名>子烦属性:夫娠妇而子烦者。是肺脏虚而热乘于心。则心烦。停痰积饮在心胸之间。或冲于心则亦烦也 如有痰而烦者。口吐涎沫。恶闻食气。则烦躁也。
<目录>卷一<篇名>主意属性:娠妇心惊闷子烦。病因二火在其间。竹叶汤除虚燥病。门冬饮子似仙丹。
<目录>卷一\主意<篇名>犀角散属性:生犀角(六分) 地骨皮 麦冬 赤茯苓 甘草(各二钱) 研末水送。
<目录>卷一\主意<篇名>竹叶汤属性:白茯苓(二钱) 防风(一钱) 麦冬 黄芩(各一钱五分) 竹叶(二十片) 煎服门冬饮子 麦冬 人参 知母(各一钱) 五味子 栝蒌 葛根(各五分) 生地(八分) 茯神(七分) 甘草(三分) 竹叶(二十 片) 煎服。
<目录>卷一<篇名>子痫属性:孕妇忽然冒闷。不省人事。角弓反张。须臾则苏。状如中风。名曰子痫。亦谓之风症。又名子 加芩连降火。姜夏汤破逆。
<目录>卷一<篇名>主意属性:娠妇筋强语塞痰。或时发搐故名痫。脉浮弦滑羚羊角。煎服除风渐渐宽。
<目录>卷一\主意<篇名>羚羊角散属性:羚羊角 枣仁 独活 五加皮(各八分) 防风 川芎 川归 茯神 杏仁(各四分) 木香 (三片) 研末酒送。
<目录>卷一<篇名>子悬属性:胎气不和。怀胎逆上。胀满疼痛。谓之子悬。恐难产。
<目录>卷一<篇名>主意属性:胎气凑上胸膈间。满闷胀痛曰子悬。紫苏散子安胎气。顿教一服遂安然。
<目录>卷一\主意<篇名>紫苏散属性:苏叶 人参 橘红 归尾 川芎(各二钱) 粉草 白芍 大腹皮(各钱半酒洗净) 姜(五片) 胎前诸症。俱用此方加减。如腹痛加木香香附。嗽加枳壳桑白皮。热加条芩。呕加砂仁。泻 米汤调送。
<目录>卷一<篇名>子淋属性:妊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