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15-女科百问-第28页

崩中。若小腹满痛。肝经已坏。为难治。当急服固经丸。
艾叶 赤石脂( ) 补骨脂(炒) 木贼(各半两) 附子(一只炮去皮脐) 上为末。陈米糊和。丸桐子大。食前温酒下三十丸。米饮亦得。
熟干地黄散。治崩中下血不止。心神烦闷。头目昏重。
熟地(一两半) 甘草 蒲黄(各半两) 蟹爪(微炒二合) 白茯苓 伏龙肝(七钱半) 桂心 白芍 当归(微炒各三钱) 阿胶(炒黄一两) 熟布(烧灰三两一本昆布)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盏半。入竹茹一分。煎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目录>卷下<篇名>第九十三问产后腹胀闷满呕吐不定属性:答曰。败血散于脾胃。脾受之。不能运化精微而致胀满。胃受之。不得受纳水谷不化而生呕 逆。医者不识。若以寻常服止吐药疗之。病与药不相干。转更伤动正气。疾愈难治。
匠胜汤(三因方名抵胜汤) 赤芍 半夏(泡) 泽兰叶 人参 陈皮(各一钱) 甘草(一钱) 生姜(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盏半。煎七分。去滓热服。食前。
八顺理中丸。治新产血气俱伤。五脏暴虚。肢体羸乏。少气多汗。才产直百 日。每日常服 。壮气补虚。止呕吐。
甘草 人参 白茯苓 神曲(炒各半两) 干姜(炮一两) 砂仁(二两) 麦 (二两) 白术( 四两) 上为末蜜丸。每服三十丸。食前姜汤下。或加半夏曲一两。入盐点服。
<目录>卷下<篇名>第九十四问产后口鼻黑气起及鼻衄属性:答曰。阳明者。经脉之海。起于鼻。交额中。入上齿。还出侠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产 后气消血散。营卫不理。散乱入于诸经。却还不得。故令口鼻黑气起。及变鼻衄。此缘产后 虚热。变生此疾。其疾不可治。名曰胃绝肺败。详此一证。保庆府无方。可急服琥珀黑散。
视其病患鼻黑退。衄止者。活。(方见第八十二问中) <目录>卷下<篇名>第九十五问产后喉中气急喘属性:答曰。营者血也。卫者气也。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随上下。谓之营卫。因产所下过多。
营血暴竭。卫气无主。独聚于肺中。故令喘也。此名孤阳绝阴。难治。若产后恶露不快。败 血停凝。上熏于肺。亦令喘急。如此但服夺命丹。血去。喘急自止。(夺命丹方见八十一问) 旋复花汤。治产后伤风。或风寒暑湿。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如服夺命丹喘不定。可服此药 。
前胡 麻黄 杏仁 五味子 茯苓 甘草 赤芍 旋复花 半夏曲 人参 玄及(各等分) 上为饮子。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温服。食前。
<目录>卷下<篇名>第九十六问产后中风属性:答曰。产后五七日内。强力下床。或月内。伤于房室。或忧怒。扰荡冲和。或灼炙。伤动脏 腑。初眼涩口噤。肌肉 搐。以渐腰脊筋急强直者不治。此乃人作。非偶尔中风所得。本集 无方。三因方评之颇详。
八风汤。治迷惑如醉。狂言惊悸。恍惚见鬼。
天雄 当归 人参(各五两) 附子 防风 天门冬 蜀椒 独活(各四两) 乌头 秦艽 细 辛白术 干姜(各三钱) 山茱萸 五味子 桔梗 香白芷 柴胡 莽草(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日三服。以身中觉如针刺者。药行也。
独活散。治产后中风 口噤。肩项强直。四肢拘急。
独活 桂心 甘草(炙) 当归(炒一本作川芎) 麻黄 附子(炮) 细辛(半两) 防风(八味) 每服四钱。水酒各半盏。煎七分。拗开口灌之。
<目录>卷下<篇名>第九十七问产后心痛属性:答曰。心者血之主也。有伏宿寒气。因产大虚。寒搏于血。血凝不得消散。其气逆冲击于心 之经脉。故心痛。但以大岩蜜汤治之。寒去则血脉温而经络通。心痛自止。若误以为所伤疗 之。则虚极寒益甚矣。心络寒甚。传之正经。则变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不可轻 用药如此。
大岩蜜汤 熟地 当归 独活 吴茱萸(洗) 官桂 芍药 干姜 甘草(各二两) 细辛 小草(远志苗 也(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三盏。煎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
四神散。治产后留血不消。积聚作块。急切疼痛。及心腹酸痛下痢。
当归 干姜(炮) 川芎 赤芍 上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不拘时。
<目录>卷下<篇名>第九十八问产后热闷气上转为香港脚属性:答曰。产卧血虚生热。复因春秋取凉过多。地之蒸湿。因足履之所着而为香港脚。其状热闷掣 。惊悸心烦。呕吐气上。皆其候也。但服小续命汤。三两剂必愈。若医者误用逐败血药攻 之。则血去而疾增益剧。
小续命汤(此药不论胎前产后。或入风邪虚极。遍身疼痛。或疾喘不定者宜 服之。加麝香半 夏入 。每服水二盏。候煎熟倾药汁后。另以麝入于内。再煎一二沸。食前服。一二服神效。) 人参 黄芩 官桂 麻黄 防己(各一两) 生姜(五两) 芎 芍药 甘草 白术(各一两) 附子(一只去皮) 防风(一两半) 上为 咀。每服三钱。水二盏。煎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