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43-外科方外奇方-第9页

前药研末。入铅汞 于其中。再研极细末。凡痈疽发背。诸般疮毒。溃烂疼痛者。掺之神效。初起者。加黄桐一钱。作痒者。加白芷一钱。
九一丹 红升丹(一钱) 煨石膏(九钱) 研匀掺之。能生肌收口。然须浮肉去净。方可用此。
珍珠散 又名奇效八宝丹 珍珠母即大蚌壳。须露天之左顾者半 刮去背后黑衣。火上 研细。入后药研。炉甘石 (三两) 黄连(二钱煎汁 淬七次用) 血竭(三钱) 儿茶(一两) 煨石膏(三两) 赤石脂(三两 ) 陈年 丝吐渣(一两。 存性) 大梅片(临用时。每五钱用一分。
珍珠十宝散 炉甘石 黄连 当归(煎浓汁。 净九次。用净末(八两) 珍珠母(一钱 净) 琥珀(净末七分)
龙骨( 水飞净四分) 血竭(二分) 赤石脂( 水飞净四分) 辰砂(水飞净五分) 钟乳石(甘草汤制一伏时。
水飞净六分) 象皮(焙乳为末五分) 冰片(每药一钱。加入二分) 研细掺。生肌长肉。
生肌红玉丹 炒黄丹(二钱) 龙骨(二钱) 煨石膏(三钱) 共研细掺。
鲫鱼散 一尾。不落水去肠用之。羯羊粪倾满鱼腹为度。将炭火烘焦存性。凡背疽大溃。脏腑仅隔一膜。候脓少欲 收时。为细末。大有神效。兼治一切溃疡生肌收功。
又方 川连(二钱) 陀僧(五钱) 胭脂(二钱) 绿豆粉(二钱) 雄黄 轻粉(各一钱)
十宝丹 去油乳香粉(一钱五分) 去油没药(一钱五分) 血竭(一钱五分) 辰砂(一钱五分) 粉口儿茶(一 钱五分) 制甘石(二两) 赤石脂(二两) 小梅片(一分五厘) 煨石膏(二两) 共研极细末掺之。能生肌长肉。
收功神效。
<目录>卷二<篇名>去管部属性:上品锭子 红矾(一两五钱) 乳香 没药 辰砂(飞各三钱) 牛黄(五分五厘) 硼砂(一钱四分。生熟各半)
白信(一两。 净黑烟为度。) 治漏管大症。
中品锭子 白矾(一两八钱五分) 没药 乳香(各五钱五分) 辰砂(五钱) 牛黄(四分五厘) 硼砂(一钱。
生熟对品) 金信(一两五钱。 净黑烟为度) 治翻花瘿瘤等症。
下品锭子 治疔疮发背等症。再矾(三两二钱) 乳香(六钱) 没药(五钱) 辰砂(三钱飞) 牛黄(四分五 厘) 硼砂(一钱。生熟各半) 白信(三两。 净黑烟。半月取起可用) 上各根据法制用。面糊和匀。捻成锭子。看 痔漏大小深浅插入锭。如肉内黑色。勿上生肌散。只待黑肉落尽。方可上。若疮无头。太乙膏一个。加用后各药粘一粒 贴之。白矾(二两) 乳香(三钱二分) 没药(三钱七分) 辰砂(四分) 牛黄(五分) 姜黄(二钱五分。须酌 用) 白丁香(一钱五分) 巴豆(三钱二分去净油) 共为末。或吐沫调疮。一日三次。疮破插上前锭子。
三品一条枪 明矾(二两) 白信(一两五钱) 二味共研极细。入小罐内。炭火 红。青烟已净。旋起白烟片时。
待上下红彻。住火取罐。倾地上。宿一夜取出。约其末一两。配入 雄黄(二钱四分) 乳香(一钱二分) 共研极细。
浓糊调稠。搓成线香式。阴干。凡以上三品之症。遇有孔者。插入孔内。无孔者。先用针放孔窍。早晚插药二条。插至 三日后孔大。每插十余条。插至七日。患孔药条满足。住后所患四边。自尽裂开大缝。候至十四日前后。疔核瘰 。痔 漏诸管。自然落下。随用汤洗膏贴用药。
拔管方 紫 砂(四分) 蜣螂(五分) 红升丹(四分) 冰片(四分) 共研细末吹入。
消漏管方 大蜣螂(一个阴干) 冰片(三厘) 共研细。以纸捻蘸末入孔内。渐渐生肌肉。药自退出即愈。并治 多骨疽。多骨退出即愈。
去疮疽中多骨法 乌骨鸡脚胫骨(一对) 白砒研细实骨肉。盐泥固济。火 通红。去泥研末掺之。或以饭丸如粟 米大 纳入。
蜣龙丸 韭菜地上地龙(一斤。以酒洗去泥。瓦上炙干为末) 蜣螂虫(八个。炙干为末) 刺 皮连刺(五钱。
炙为末) 真象牙屑(一两。另为细末) 穿山甲(一两。麻油炒黄细末用) 上共和匀再研。炼蜜为丸如桐子大。凡 一切远年疮毒成管。脓水时流。不收口者。大人每服八分。小儿每服五分。开水送下。服药未完。其管自能逐节推出。
以剪去败管。药毕管自退尽。即可收功。忌口百日。
八将擒王丸 带子蜂房(三钱) 象牙屑(五钱) 僵蚕(三钱) 蝉蜕(三钱) 全蝎(一对) 木香(三钱) 乳 香(三钱) 没药(二钱) 上共为细末。以黄占八两滚化熬过。入药末搅匀。倾水中取出为丸如枣仁大。凡一切痈疽 发背疮痔成漏。每服一丸。空心滚酒送下。连服三日。待其药从满口透出。隔一日再服一丸。至第五日。再服一丸神效。
漏管内消丸 刺 皮(炙) 真象皮(各五钱) 甘草节(鳖血拌炒燥。一两) 小赤豆(晒。二两) 赤芍(炒。
一两) 松花(焙。一两) 炙甲片(二钱) 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