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40-备急千金要方-第223页

消渴第一<篇名>阿胶汤属性:治虚热,小便利而多服石散,人虚热,当风取冷患香港脚,喜发动兼渴消肾,
阿胶(二挺) 麻子(一升) 附子(一枚) 干姜(二两) 远志(四两)
上五味为末,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胶令烊,分三服。说云∶小便利多白,
日夜数十行至一石,频服五日良。
<目录>卷二十一消渴淋闭方\消渴第一<篇名>灸法属性:论曰∶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不得灸刺,灸刺则于疮上漏脓水不歇,遂至痈疽羸瘦而死 。亦忌有所误伤,但作针许大疮,所饮之水,皆于疮中变成脓水而出。若水出不止必死,慎 之慎之。初得患者,可如方灸刺之。
治消渴咽喉干,灸胃脘下输三穴各百壮,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寸。(一云灸胸堂五十壮。
又灸足太阳五十壮。)
治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
消渴口干烦闷,灸足厥阴百壮。
又灸阳池五十壮。
消渴咳逆,灸手厥阴,随年壮。
消渴小便数,灸两手小指头及两足小趾头,并灸项椎。
又灸当脊梁中央解间一处,与腰目上两处,凡三处。
又灸背上脾俞下四寸,当挟脊梁两处。凡诸灸,皆当随年壮。又灸肾俞二处。
又灸腰目,在肾俞下三寸,亦挟脊骨两旁各一寸半。左右以指按取关元一处。又两旁各 二寸二处。又阴市二处,在膝上,当伏兔上行三寸,临膝取之,或三二列灸,相去一寸,名 曰肾系者,(黄帝经云∶伏兔下一寸)。曲泉、阴谷、阴陵泉复溜,此诸穴断小便最佳,不损 阳气。又云∶止遗溺也。太溪、中封、然谷、太白、大都、趺阳、行间、大敦、隐白、涌泉,
凡此诸穴各一百壮,腹背两脚凡四十七处。其肾俞、腰目、关元、水道,此可灸三十壮,五 日一报,各得一百五十壮,佳。涌泉一处,可灸十壮,大敦、隐白、行间三处,可灸三壮,
余悉七壮,皆五日一报,满三灸可止也,若发,灸诸阴而不愈,宜灸诸阳,诸阳在脚表。并 灸肺俞募,按流注孔穴,壮数如灸阴家法。
小便数而少且难,用力辄失精者,令其人舒两手合掌,并两大命令齐急逼之,令两爪甲 相近,以一炷灸两爪甲本肉际。肉际方后自然有角令炷当角中,小侵入爪上,此两指共享一 炷也。亦灸脚大趾,与手同法,各三炷而已。经三日又灸之。
<目录>卷二十一消渴淋闭方<篇名>淋闭第二属性:(论一首 方四十九首 证一首 灸法十五首)
论曰∶热结中焦则为坚,下焦则为溺血,令人淋闭不通,此多是虚损人,服大散,下焦 客热所为。亦有自然下焦热者,但自少,可善候之。
凡气淋之为病,溺难涩常有余沥,石淋之为病。茎中痛溺不得卒出。膏淋之为病,尿似 膏自出。劳淋之为病,劳倦即发痛引气冲下。热淋之为病,热即发,甚则尿血,治之皆与气 淋同。凡人候鼻头色黄者,小便难也。
<目录>卷二十一消渴淋闭方\淋闭第二<篇名>地肤子汤属性:治下焦结热,小便赤黄不利,数起出少,茎痛或血出,温病后余热及霍乱后当风取热,
过度饮酒房劳,及行步冒热冷冻饮料逐热,热结下焦及散石热动关格,小腹坚,胞胀如斗,有此 诸淋,悉治之立验方。
地肤子(三两) 知母 黄芩 猪苓 瞿麦 枳实(一作松实) 升麻 通草 葵子 海 藻 (各 上十味为末,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大小便皆闭者加大黄三两。女人房劳,肾 中有热,小便难不利,小腹满痛,脉沉细者,加猪肾一具。(崔氏云∶若加肾,可用水一斗 五升先煮肾,取一斗汁,纳药煎之。《短剧方》不用枳实。)
治百种淋,寒淋、热淋、劳淋,小便涩,胞中满,腹急痛方∶ 通草 石苇 甘草 王不留行(各二两) 冬葵子 滑石 瞿麦 白术 芍药(各三两)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古今录验》有当归二两,治下筛,以 麦粥清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滑石 石苇 栝蒌根(各二两)
上三味治下筛,大麦饮服方寸匕,日三。
治诸种淋方∶ 葵根(八两) 茅根 石首鱼头石(各三两) 甘草(一两) 通草(二两) 贝子(五 合) 大 麻根(五两)
上七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分五服,日三夜二,亦主石淋。
又方 榆皮 车前子 冬瓜子(各一升) 鲤鱼齿 桃胶 通草 地脉(各二两) 瞿 麦 (四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又方 细白沙三升,熬令极热,以酒三升淋取汁,服一合。
治淋痛方∶ 滑石(四两) 贝子(七枚,烧碎) 茯苓 白术 通草 芍药(各二两)
上六味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十日瘥。
又方 葵子(五合) 茯苓 白术 当归(各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日三。
又方 取猪脂,酒服三合,日三。小儿服一合,腊月者。
治小便不利,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