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40-备急千金要方-第140页

不病乎?曰∶其外 经腑病,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也。
夏三月,主心小肠赤脉KT 病也,其源从少阴太阳之气相搏而停,则营卫不通,皮肉 痛起。太阳动发少阴,淫邪之气因而作,则脏腑随时受夏疫病也。其病相若腑虚则阴邪气所 伤,身战脉掉捉所不禁。若脏实则为阳毒所侵,肉热口开舌破咽塞声嘶,故曰赤脉KT 病 (方 见《伤寒》卷中)。
扁鹊云∶灸肾肝心三俞主治丹(一作痹)毒病,当根据源为治,表治阴阳,调和脏腑,疾 不生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篇名>心虚实第二属性:(脉四条 方十一首 灸法一首)
心实热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手少阴经也,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名 曰心实热也。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篇名>石膏汤属性:治心热实或欲吐,吐而不出,烦闷,喘急,头痛方。
石膏(一斤) 淡竹叶 香豉(各一升) 小麦(三升) 地骨皮(五两) 茯苓(三 两) 栀子 仁(三十枚)
上七味 咀,先以水一斗五升煮小麦、竹叶、取八升澄清,下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 三服。(《外台》名泻心汤)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篇名>泻心汤属性:治老小下痢水谷不消,肠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不安方。
人参 黄芩 甘草(各一两) 干姜(一两半) 黄连(二两) 半夏(三两) 大枣 (十二枚)
上七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并治霍乱。若寒加附子一枚,渴加栝 蒌根二两,呕加橘皮一两,痛加当归一两。客热以生姜代干姜。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篇名>大黄黄连泻心汤属性: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方。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亦治霍乱。
心小肠俱实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实者,手少阴与巨阳经俱实也,病苦头痛身热,大便难,心 腹烦满不得卧,以胃气不转水谷实也,名曰心小肠俱实。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篇名>竹沥汤属性:治心实热,惊梦喜笑恐畏悸惧不安方。
淡竹沥(一升) 生地黄汁(一升) 石膏(八两) 芍药 白术 栀子仁 人参(各 三两)
赤石脂 紫菀 知母 茯神(各二两)
上十一味 咀,以水九升煮十味至二升七合,去滓,下竹沥更煎,取三升。若须利入 芒硝二两,去芍药,分三服。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篇名>茯神煮散属性:治心实热,口干烦渴,眠卧不安方。
茯神 麦门冬(各三十六铢) 通草 升麻(各三十铢) 紫菀 桂心(各十八铢) 知 母(
一两) 赤石脂(四十二铢) 大枣(二十枚) 淡竹茹(鸡子大一枚)
上十味治,下筛为粗散,以绵裹方寸匕,井花水二升半,煮取九合,时动裹子,为一服 。日再。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篇名>安心煮散属性:治心热满烦闷惊恐方。
白芍药 远志 宿姜(各二两) 茯苓 知母 赤石脂 麦门冬 紫菀 石膏(各四十 二 铢人参(二十四铢) 桂心 麻黄 黄芩(各三十铢) 葳蕤(三十六铢) 甘草(十铢)
上十五味治,下筛为粗散,先以水五升,淡竹叶一升,煮取三升,去滓,煮散一方寸匕 ,牢以绢裹煮时动之,煎取八合,为一服。日再。
治不能食,胸中满膈上逆气闷热方∶ 灸心俞二七壮,小儿减半。
心 虚 寒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虚者,手少阴经也。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恍惚 ,名曰心虚寒也。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篇名>茯苓补心汤属性:治心气不足,善悲愁恚怒,衄血,面黄烦闷,五心热,或独语不觉,咽喉痛,舌本强,
冷涎出(一作汗出,)
茯苓(四两) 桂心 甘草(各二两) 紫石英 人参(各一两) 麦门冬(三两) 大 枣(二 十枚) 赤小豆(一十四枚)
上八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篇名>半夏补心汤属性:治心虚寒,心中胀满悲忧,或梦山丘平泽者方。
半夏(六两) 宿姜(五两) 茯苓 桂心 枳实 橘皮(各三两) 白术(四两) 防 风远 志(各二两)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目录>卷十三心脏方\心虚实第二<篇名>牛髓丸属性:通治百病虚瘠羸乏等方。
牛髓 羊髓 枣膏 白蜜 酥(各一升) 麦门冬 川芎 桂心 当归 茯苓(一作茯 神)
一两) 白 术(四十 上十九味,切捣十四味筛,别研枣膏和散,次纳诸髓蜜和搅令相得,纳铜钵中于釜汤 中煎取堪作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三十丸,稍加至四十丸。日再。
心小肠俱虚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少阴与巨阳经俱虚也。病苦洞泄,若寒少气,四肢 厥,肠 ,名曰心小肠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