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31-古今名医方论-第7页

,项强,睛 疼。
赵羽皇曰∶东南地土卑湿,凡患感冒,辄以伤寒二字混称。不知伤者正气伤于中,寒者 寒邪 深藏 元气不 阳,其 罔顾 温,
至亡 法。
胡天锡曰∶非其时而有其气,惟气血两虚之人受之。寒客营而风客卫,不可用竣剂,故 稍从 而入 毒散 连肺 之,
<目录>卷二<篇名>神术汤属性:主治三时外感寒邪,内伤生冷而发热及脾泄肠风。
白术(三钱) 防风(二钱) 甘草(一钱)
上三味,无汗用苍术,加葱白、生姜;有汗用白术、生姜。
柯韵伯曰∶此王海藏得意之方,仿仲景麻、桂二方之义,而制为轻剂也。然此是太阴之 剂,
《内 温者 为稳 火往 用方 <目录>卷二<篇名>三生饮属性:治卒中昏不知人,口眼 斜,半身不遂,并痰厥、气厥。
南星(一两,生用) 川乌(去皮生用,五钱) 附子(去皮生用,五钱) 木香(二 钱)
上每服五钱,姜、水煎。加人参一两。
柯韵伯曰∶风为阳邪。风中无寒,不甚伤人;惟风中挟寒,害始剧矣。寒轻而在表者,
宜发 制,
虚,
斋先生真 此谨熟阴 五钱,必 焉能挽 本方去乌、附,即星香散,治痰厥、气厥足矣。
<目录>卷二<篇名>仙方活命饮属性:(附薛立斋治疡通方)
治一切疮疡,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圣药也。
穿山甲 白芷 防风 皂角刺 乳香 没药 当归尾 赤芍 花粉 贝母 陈皮 甘草 金银花 上十三味,用酒一碗,煎数沸服。
罗东逸曰∶此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也。经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故痈疽之发,未 有不 佐之以 而疏其 母、花粉、金银花、甘草,一以豁痰解郁,一以散毒和血,其为溃坚止痛 卫尚强,中气不亏者设,若脾胃素弱,营卫不调,则有托里消毒散之法,
之立斋先生所论,此千古不易之治也。因谨附先生治疡用方之法于后,使 薛立斋曰∶治疡之法,若肿高 痛者,先用仙方活命饮解之,后用托里消毒散;漫肿微 痛者 阳 寒 虚 益 理 怯 岂有不宜补者哉?或疑参、 满中,间有用者,又加发散败毒,所补不偿所损,又或以有疾 不服补剂,因而致误,伤哉!
<目录>卷二\仙方活命饮<篇名>附托里消毒散属性:人参 黄 白术 茯苓 当归 川芎 芍药 金银花 白芷 甘草 连翘 水煎服。
参、 、术、苓、草以益气分;归、芎、芍以滋血分;银花、白芷、连翘以解毒。
托里散,即前方加熟地,去芎、甘、银花、白芷、连翘。
<目录>卷二\麻黄加术、桂枝加附汤<篇名>麻黄加术汤属性:治湿家自烦疼。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二两,炙) 杏仁(七十个) 白术(四两,炒)
上五味,以水九升,煮麻黄减二升,去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 取微 程扶生曰∶此汤为湿家表散法也。身疼为湿,身烦为热,加白术于麻黄汤中,一以助其 去湿 <目录>卷二\麻黄加术、桂枝加附汤<篇名>桂枝加附汤属性:主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桂枝(四两) 附子(三枚,炮)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六升水,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
程扶生曰∶湿与风相搏,流入关节,身疼极重,而无头痛、呕、渴等症。脉浮虚者风也,
涩 行 <目录>卷二\木防己汤四方(合论)
<篇名>木防己汤属性:木防己(三两) 石膏(用鸡子大十二枚)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目录>卷二\木防己汤四方(合论)
<篇名>木防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属性:木防己 桂枝(各二两) 人参(四两) 芒硝(三两) 茯苓(四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后纳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目录>卷二\木防己汤四方(合论)
<篇名>葶苈大枣泻肺汤属性:本方治肺痈 ,喘不得卧,并治支饮不得息。
葶苈(熬令黄色,捣如弹子大) 大枣(十二枚)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滓,纳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目录>卷二\木防己汤四方(合论)
<篇名>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属性:治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门有水气。
防己 椒目 葶苈(熬) 大黄(各一两)
上为末,蜜丸如桐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喻嘉言曰∶四方皆治支饮上入膈中,而有浅深次第之分。首二方先治其肺,中一方专治 其肺 心 实 为 部 留 补心肺不足;桂枝辛热,通血脉,开结气,宣导诸药。在气分,服之即愈;若饮在血分,深 连下焦,必愈而复发,故去石膏气分之药,加芒硝入阴分,开痰结,消血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