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15-医心方-第231页

少阳令热,以熨目,满二七止。
又云∶常以黄昏指目四 ,名曰存神光满。
又云∶拘魂门、制魄户,名曰握固。令人魂魄安。魂门魄户者,两手大母指本内近爪甲 也。
此固精、明目、留年、还白之法。若能终日握之,邪气百毒不得入。(握固法∶屈大母 指着四小指内抱之。积习不止,眠中亦不复开。一说云令人不厌魅。)
又云∶常以向晨摩目毕喙齿三十六下,以舌熟KT 二七过,嗽漏口中津液,满口咽之。
三过止,亦可二七喙齿,一喙一咽,满三止。
又云∶旦起东向坐,以两手相摩令热,以手摩额上至顶上,满二九止,名曰存泥丸。
又云∶清旦初起,以两手叉两耳,极上下之,二七之,令人耳不聋。
又云∶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下,止邪气,令面有光。
又云∶令人摩手令热,当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热头痛疾皆除。
《服气导引抄》云∶卧起先以手巾若浓帛拭项中、四面及耳后,皆使员匝温温然也。顺 发摩头,若理栉之,无在也。(谓卧初起先宜向壬行此法,竟乃为KT 手及诸事。)
《千金方》云∶自按摩法∶日三遍,一月后百病并除,行及走马,此是婆罗门法。一两 手相捉向戾如洗手法。一两手浅相叉,翻覆向胸;一两手相捉,共按髀(左右同。)一两手 相重按髀,徐徐戾身。一如挽五石弓力左右同。一作拳向前筑(左右同。)一如拓石法(左 右同。)一以拳却顿,此是开胸(左右同。)一太坐殿身,偏 如排山。一两手抱头,宛转髀 上,此是抽胁。
一两手 地,缩身曲脊向上三举。一以手反捶背上(左右同。)一大坐曳脚,三用当相 手反制向后(左右同。)一两手拒地回顾,此是虎视(左右同。)一立地反拗三举。一两手急 相叉,以脚蹋手中(左右同。)一起立以脚前后踏(左右同。)一太坐曳脚,用当相手拘所曳 脚,着膝上,以手按之(左右同。)
凡一十八势,但老人日别能依此法三遍者,如常补益延年续命,百病皆除,能食,眼明 轻健,不复疲。
又云∶每日恒以手双向上招下傍下傍,招前招后,下又反手为之。
又云∶人无问有事无事,恒须日别一度遣人踏背及四肢颈项。若令熟踏,即风气时气不 得着人,此大要妙,不可具论之。
《唐临香港脚论》云∶每旦展脚坐。手攀脚七度,令手着指渐至脚心,极踏手用力攀脚,
每日如此,香港脚亦不能伤人。
《苏敬香港脚论》云∶夏时腠理开,不宜卧眠。眠觉令人 按,勿使邪气,稽留,数劳动 开节常令通畅,此并养生之要,提拒风邪之法也。
<目录>卷第二十七<篇名>行止第六内容:《千金方》云∶凡人有四正∶行正、坐正、立正、言正。饥须止,饱须行。
又云∶凡行立坐,勿背日月。
又云∶寒跏趺坐,暖舒脚眠,峻坐以两足作八字,去冷,治五痔病。
又云∶或行及乘马不用回顾,回顾则神去人。
《养生志》云∶旦起勿交臂膝上坐,凶。
<目录>卷第二十七<篇名>卧起第七内容:《养生要集》云∶内解曰∶卧当正偃正四肢,自安无侧无伏无劬无倾,常思五脏内外昭 明。欲卧,无以人定时加亥,是时天地人万物皆卧为一死与鬼路通,人皆死吾独生矣。欲卧,
常以夜半时加子,是时天地人万物皆卧 ,为一生生气出还,不与人同卧息,常随四时八节。
春夏蚤起,与鸡俱兴;秋冬晏起,必得日光。无逆之,逆之则伤。
《千金方》云∶春欲兴卧早起,夏及秋欲偃息侵夜乃卧早起,冬欲早卧而晏起,皆益人。
虽云早起,莫在鸡鸣前。虽言晏起,莫在日出后。
又云∶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此为常法。
又云∶暮卧常习闭口,口开即失气,又邪恶从入。
又云∶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
又云∶睡不厌KT ,觉不厌舒。(凡人舒睡则有鬼物魇邪得便,故逐觉时乃可舒耳。)
又云∶丈丈夫头勿北首卧,卧勿当梁脊下卧讫勿留灯烛,令魂魄及六神不安,多愁怨。
又云∶行作鹅王步,眠作师子眠。(右胁着地屈膝。)
又云∶凡眠,先卧心,得卧身。
又云∶人卧一夜,作五覆恒遂更转。
又云∶人卧讫,勿张口,久成消渴,及失血色。
又云∶不得尽眠,令人失气。
又云∶夜卧勿覆其头,得长寿。
又云∶夜卧当耳,勿有孔吹耳聋。
《枕中方》云∶勿以冬甲子夜眠卧。
《千金方》云∶凡人厌,勿燃明唤之定厌死不疑暗唤之吉,亦不得近而急唤。
又云∶人眠,勿以脚悬蹋高处,久成肾水及损房,足冷。
又云∶夏不用屋上露面卧,令面皮肤喜成癣。(一云面风。)
又云∶人头边勿安火炉,日别承火气,头重目精赤及鼻干。
<目录>卷第二十七<篇名>言语第八内容:《养生要集》云∶《中经》曰∶人语笑欲令少,不欲令声高,声高由于论义理,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