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15-医心方-第107页

方∶ 生地黄(三两,切) 葱白(二两,切) 香豉(二两) 童子小便(二升) 甘草(二 两,炙)
上,地黄等于小便中浸一宿,平晨煎两沸,绞去滓,澄去淀,取一升二合,分温二服。
忌食 又云∶疗瘦病方∶ 灵天盖(一大两,死人顶骨) 麝香(半脐) 桃仁(一大抄,去皮) 生朱砂(一两 半,光明者)
上五味,各别捣筛讫,然后总和合调,每晨空腹以小儿小便半升,和散方寸一匕服。忌 生血 《广利方》理骨节热积渐黄瘦方∶ 鳖甲(六分,炙) 知母(四支) 大黄(六分) 葱白(五茎) 豉(十二分) 桑 根白皮(八分)
切,以童子小便一大升三合煎取八合,去滓,食后良久分温三服,服相去如人行七八里。
频 又方∶大黄四分,切,以童子小便五合煎取四合,去滓,空腹分温两服,服相去如人行 四五 <目录>卷第十三<篇名>治肺痿方第十五(四)
内容:《病源论》云∶肺主气,为五脏上盖。气主皮毛,故易伤于风邪。风邪伤于腑脏,而血 气虚 气,
能咳 《广利方》疗肺痿唾脓血腥臭,连连嗽不止,渐将羸瘦,形容枯 方∶ 紫菀头(二十一枚,髻子充) 桔梗(十二分,微炙) 天门冬(八分) 茯苓(十二 分) 生百合 切,以水二大升煮取九合,食后良久分温三服,服如人行五六里,进一服,要利,加芒 硝八 《玄感传尸方》主肺痿咳嗽,上气不得卧,多粘唾等泻肺汤方∶ 葶苈子(三两,微火熬令紫色,捣如泥之) 大枣(二十枚,破) 桑根白皮(三两,
切)
凡三味,以水三升煮枣及桑皮,取一升,去滓,纳葶苈子泥如弹丸许,搅令消散,更煮 三分 生冷 又云∶肺痿、骨蒸、 气,若吐血、声破,或多唾、或口干兼渴不能食,单服小便方∶ 单服自身及他人小便百日即瘥。日四服,一服一升。
《集验方》治肺痿咳吐涎沫不止,咽燥而不渴方∶ 生姜(五两) 人参(三两) 甘草(四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凡四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今按∶《千金方》∶甘草三两,大枣十枚。)
<目录>卷第十四<篇名>治卒死方第一内容:《病源论》云∶卒死者,由三虚而遇贼风所为也。三虚,谓乘年之衰,一也;逢月之空,
二也;失时之和,三也。人有此三虚,而谓为贼风所伤,使阴气偏竭于内,阳气阻隔于外,
二 有 《葛氏方》治卒死,或先有病痛,或居常倒仆奄忽而绝,皆是中恶。治之方∶ 令二人以衣壅口,吹其两耳,极则易人,亦可以竹筒吹之,并侧身远之,莫临死人上。
又方∶以葱叶针其耳,耳中、口中、鼻中血出者莫怪,无血难治,有血是治候也。
又方∶以绵渍好苦酒中,须臾出,置死人鼻中,手按令汁入鼻中,并持其手足莫令惊。
又方∶以人小便灌其面数回,即能语,此扁鹊法也。
又方∶末皂荚如大豆,吹其两鼻孔中,迁则气通。
又方∶捣女青屑以重一钱匕,开口纳喉中,以水若酒送之,立活。
又方∶灸脐中百壮。
又方∶灸其颐下宛宛中名承浆十壮。
又方∶灸心下一寸。
《集验方》治卒死方∶ 取牛马矢汁饮之,无新者,水和干者取汁。
又方∶取灶突中墨如弹丸,浆水和饮之,须臾三四服之。
又方∶取梁上尘如大豆粒,着竹筒中吹鼻中,与俱一时吹之。
又方∶灸膻中穴。
又方∶取竹筒吹其两耳,不过三。
《新录方》治卒死方∶ 韭根捣取汁,服六七合。
又方∶桃白皮,切,一升,水二升,煮取八合,一服之十里,久不瘥,更服之。
《僧深方》治卒死中恶雷氏千金丸方∶ 大黄(五分) 巴豆(六十枚) 桂心(二分) 朴硝(三分) 干姜(二分)
凡五物,冶下筛,和白蜜冶三千杵,服如大豆二丸,老小以意量之。
《枕中方》治卒忤恶鬼魍魉欲死者,书额上作“鬼”字即愈。
《龙门方》疗卒死方∶ 取绳围死者辟腕,男左女右,以绳当大椎伸绳向下,当绳头灸脊上五十壮。
又方∶粪汁灌鼻。
又方∶以葱黄心刺鼻中入七八寸,男左女右,立验。
又方∶捣韭汁灌鼻即活。
又方∶桂屑着舌下即活。
<目录>卷第十四<篇名>治中恶方第二内容:《病源论》云∶中恶者,是人精神衰弱,为鬼邪之气卒中之也。其状卒然心腹刺痛,闷 乱欲 《广济方》云∶卒中恶心腹刺痛去恶气方∶ 麝香(一分,研) 生犀角(二分) 青木香(二分)
为散,空腹以熟水服方寸匕,立愈。
《范汪方》治卒死,及心痛腹满,魇忤中恶三物备急丸方∶ 巴豆(一分,去心皮) 大黄(二分) 干姜(二分)
凡三物,共捣巴豆,冶合丸,以蜜丸如大豆,有急取二三丸,以水和服之。口噤者绞开 令药 又方∶取杯水,以刀三七刺中,饮之良。
《集略方》备急散,治卒中恶,心痛腹满,欲吐短气方∶ 大黄(二两,金色者) 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