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明目,安魂魄,通血脉,止烦满,杀邪魅。
善治荣卫不交养,阴阳不升降,上盛下虚,头旋气促,心腹冷痛,翻胃吐逆,霍乱转筋,脏 腑滑泄,赤白下痢。久服通神,轻身不老,令人心灵。此丹按仙经服饵之法,会五行符合之 妙,体性轻清,不随烟焰飞走,男女老幼皆可服。
水银(一斤) 硫黄(四两)
上二味,用新铁铫炒成砂子,或有烟焰,即以醋洒,候研细,入水火鼎,醋调赤石脂封 口,
度。
人参 \x岁丹\x 以前灵砂养火十二月,乃名岁丹。补诸虚用之,其功十倍。
\x三建汤\x 治真气不足,元阳久虚,寒邪攻冲,肢节烦痛,腰背酸楚,自汗厥冷,大便滑泄,
白浊。及中风涎潮,不省人事,伤寒阴证,厥逆脉微,皆可服之。
天雄 附子 大川乌(各炮,去皮脐,净称一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二盏,姜十片煎,不拘时服。气不顺,加木香、沉香,加丁香、
胡椒 \x金液丹\x 固真气,暖丹田,坚筋骨,壮阳道,除久寒痼冷,补劳伤虚损。男子腰肾久冷,心 聚,胁下冷癖,腹中诸虫,失精遗溺,形羸力劣,脚膝疼弱,冷风顽痹,上气,衄血,
寒热,霍乱转筋,虚滑下痢。又治痔 ,湿 生疮,下血不止。及妇人血结寒热,阴 硫黄(净,拣去沙石,十两,研细飞过,用瓦合子盛,以水和赤石脂封口,以盐泥固济,晒 干。地内先埋一小罐子,盛水令满,安合子在上,用泥固济讫,慢火养七日七夜,候足,加 顶火一斤 ,候冷取出,研为细末)
上药末一两,用蒸饼一两汤浸,握去水脉,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多至百丸,温 米饮 便不 \x附子理中丸\x 治脾胃冷弱,心腹 痛,呕吐泄利,霍乱转筋,体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 雷鸣,呕哕不止,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并皆治之。
附子(炮,去皮脐) 人参 干姜(炮) 甘草 白术(各三两)
上为末,炼蜜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以水一盏化破,煎七分,空心,稍热服。
\x震灵丹\x 此丹不犯金石飞走有性之药,不僭不燥,夺造化冲和之功。大治男子真元衰惫,五 伤,脐腹冷疼,肢体疼痛,上盛下虚,头目晕眩,心神恍惚,血气衰微。及中风瘫缓,
不遂,筋骨拘挛,腰膝沉重,容枯肌瘦,目暗耳聋,口苦舌干,饮食无味,心肾不足,
梦遗,膀胱疝坠,小肠淋沥,夜多盗汗,久泻久痢,呕吐不食,八风五痹,一切沉寒痼 服之如神。及治妇人血气不足,崩漏虚损,带下久冷,胎脏无子,服之无不愈者。
禹余粮(火 醋淬,不计遍次,以手捻得碎为妙) 丁头代赭石(如禹余粮制同) 紫 石英 赤 入地 各二两)
上为末。以糯米为糊,丸如小鸡头大,晒干出光,每一粒。空心,温酒下,冷水亦可。
常服 忌猪 \x来复丹\x 此药配类二气,均调阴阳,夺天地冲和之气,乃水火既济之方,可冷可热,可缓可 善治荣卫不交养,心肾不升降,上实下虚,气闭痰厥,心腹冷痛,脏腑虚滑。不单问男 幼危急之证,但有胃气,无不获安。补损扶虚,救阴助阳,为效殊胜。
硝石(一两,同硫黄并为末,入定盘内,以微火温炒,用柳篦子不住手搅,令阴阳气相 入,
陈皮(
透明不夹 上用五灵脂、青皮、陈皮为末,次入玄精石末及前硝石、硫黄末拌匀,以好酒醋打糊丸,
豌 惊 人 常服,和阴阳,益精神,散腰肾阴湿,止腹胁冷疼,立见神效。应诸疾不辨阴阳证者,并宜 服之。灵异不可俱记。
\x养正丹\x 却邪辅正,助阳接真。治元气虚亏,阴邪交荡,正气乖常,上盛下虚,气不升降,
不足,头旋气短,心神怯弱,梦寐惊悸,遍体盗汗,腹痛腰疼。或虚烦狂言,口干上喘 胃吐食,霍乱转筋,咳逆不定。又治中风涎潮,不省人事,阳气欲脱,四肢厥冷。如伤 盛,自汗,唇青,脉沉,最宜服之。及妇人产后,血气身热,月候不均,带下腹痛,
疗。常服,济心火,强肾水,进饮食。
水银 黑锡(去沙,净称,与水银结砂子) 硫黄(研细) 朱砂(研细,各一两)
上用黑盏一只,火上熔黑铅成汁,次下水银,以柳枝子搅匀,次下朱砂,搅令不见星子,
放 糯 心 \x玉华白丹\x 清上实下,助养根元,扶衰救危,补益脏腑。治五劳七伤,夜多盗汗,肺痿虚损 久嗽上喘,霍乱转筋,六脉沉伏,唇口青黑,腹胁刺痛,大肠不固,小便滑数,梦中遗 泄 白石脂(净瓦阁起,火 红,研细水飞,半两) 钟乳粉(炼成者,一两) 阳起石(用 甘锅盛 洗,用 上各细研如粉,拌和作一处,令匀,研一二日,以糯米粉煮糊丸如鸡头大,入地坑出火 毒一 悦色 虚损 肠风 \x金锁正元丹\x 治真气不足,元脏虚弱,四肢倦怠,百节酸疼,头昏眩痛,目暗耳鸣,面色黄 脱落,头皮肿痒,精神昏困,手足多冷,心胸痞闷,绕脐切痛,膝胫酸疼,不能久 弱隐痛,步履艰难,腰背拘急,不得俯仰,腹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