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51-证治准绳幼科明王肯堂-第246页

之余气,故先作疾,名曰走马,非徐徐而作。所宜服药甘露饮、地黄膏、化毒丹、消毒饮,其外证以前件立效散,及麝酥膏敷之,切忌与食热毒之物。此疳不同常证,乃系无辜有作,医宜深究,保全为上,若用常方,难拟愈活。
独活饮子 治肾疳臭息候。
天麻 木香 独活 防风 麝香(少许,为细末研和入)
上各二钱重,为末。每服一钱匕,小者半钱,麦门冬熟水调下。
三黄散 治肾疳崩砂候。
牛黄 大黄 生地黄 木香 青黛上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匕,熟水调服。
人参散 治肾疳溃槽候肉豆蔻(炮) 胡黄连 人参 杏仁(炒) 甘草(炙)
上件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匕,小者只半钱,温熟水调服。
槟榔散 治肾疳宣露候。
木香 槟榔 人参 黄连 甘草(炙)
上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小者半钱,熟水调服。
黄 散 治肾疳腐根候。
黄 (蜜炙) 牛黄 人参 天麻 全蝎(炒) 杏仁(炒) 白茯苓 川当归 生地黄(洗) 熟干地黄(洗)
上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小者半钱匕,煎天门冬熟水调服(麦门冬亦得。)
地骨皮散 治肾疳龈 牙齿肉烂腐臭,鲜血常出。
生干地黄(半两) 真地骨皮 细辛(各一分) 五倍子(炒令焦,二钱重)
上件为细末。每用少许敷之,频有功效。吃不妨。
议曰:《本经》所载疳证有五,谓五脏所受,故得其名,今述肾疳一脏有五证候者,最为要急,不可同常。此疾共陈有五种候敷,迅疾可畏,乃知走马之号不诬,初发之时,儿孩口臭上干,胃口气息臭郁。渐进损筋,龈肉生疮,或肿或烂,其齿焦黑。又进从牙槽内发作疮 ,破溃脓烂。又进热逼筋脉,时时血出,其热注久,牙龈腐坏,槽宽齿脱。六七岁孩,落尽不复更生,岂可治疗,今以妙方,宜速与传变而理,不待疾作而后药也。
茅先生朱砂膏 治小儿惊积惊热。
朱砂(半两) 硼砂 马牙硝(各三钱) 真珠末(一钱) 玄明粉(二钱,并别研) 龙脑 麝香(各一字)
上件各为末,于一处拌和合用,好单角起,不久其药自成膏。如小儿诸般惊,用药一黄豆大,常用金银薄荷汤少许化开下。如遍身潮热,用甘草煎汤下。狂躁恶叫,用生地龙自然汁化下。一腊及一月日内小儿,不便下药,可用药使乳调,涂在奶上,令牙儿吃奶吮下。
〔茅先生〕牛黄膏 治小儿膈热及诸热,镇心解毒。
川郁金(半两,用皂角三寸、巴豆七粒、水一碗、铫内煮干,不用皂角、巴豆) 马牙硝 甘草(炙。各半两)
朱砂(一钱) 硼砂 寒水石(各一分) 龙脑 麝香(二味,随意入)
上件为末,炼蜜为膏,芡实大。每服一丸,麦门冬熟水化下。
天竺黄散 治小儿诸热。
天竺黄 川郁金(用皂角水煮干) 茯苓(去皮) 麦门冬(各半两) 蝉蜕(去足) 全蝎(去土,十四个) 白僵蚕(各十四个) 甘草(一两,炙) 朱砂(一分) 龙脑 麝香(随意所入)
上件各净洗,研、罗为末。每服半钱、一钱,用蜜熟水调下。
三解牛黄散 治小儿潮热、实热。
白僵蚕 全蝎(去土炙) 防风 白附子 川黄芩 桔梗 川大黄 甘草(炙) 白茯苓 人参 川郁金(用皂角水煮干)
上前件,各等分为末,各净洗细研。每服半钱、一钱,用薄荷、蜜、熟水调下。
《惠眼》地黄膏天竺黄散(一名金朱饮子) 二方并见初生门重舌条。
《形证论》槟榔散槟榔 大黄(蒸) 青皮(各二钱五分) 黑牵牛(一钱) 木香(少许,炮)
为细末。薄荷、蜜水调下一钱。
当归散(潮热) 三棱散(宿食) 芦荟丸(本门通治条) 玉露饮(积热)
卷之八·脾脏部(下) 疳
口齿疳
《圣惠》云:其候唇口痒痛,牙齿峭黑,舌上生疮,脑中干热,龈肉赤烂,颊肿齿疼,热毒熏蒸,口多臭气。
按:此即走马疳之轻而慢者,《圣惠》形容似太过。治法宜清胃散、甘露饮内服,外用五倍子(炒黑)、绿矾(烧红)、人中白等分,入米片少许揩牙,或加槟榔末杀虫亦得。
《谭氏殊圣》治小儿大人牙疳诸恶疮方黄丹(飞过) 乳香 白矾(飞) 坯子胭脂(各一钱) 轻粉 麝香(少许)
上件为细末。看疮大人,临时用药,先用浆水洗疮净上药,干掺。
《聚宝方》黄矾散 治大人小儿齿龈宣露,骨槽风,小儿急疳龈肉烂,恶肿痛。
黄矾(一两,研入甘锅,烧通赤) 生干地黄 梧桐律 川升麻(各半两) 干虾蟆头(二枚,炙焦)
上五味,为末。每用半钱干贴,良久吐津,甘草水漱口,一、两服立效。一方,用熟干地黄及蟾头烧灰。
《刘氏家传方》治小儿口中疳疮,皆下部有虫,烧大麻子烟熏之。
《庄氏家传》治小儿牙疳坏烂方百药煎 坯子胭脂上各等分,为细末,罗过。贴患处。
《吴氏家传》青霞散 治小儿口齿疳。
虾蟆(一个,烧灰) 甘草(炙) 青黛(各一分)
上研为细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