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40-幼科证治准绳-第98页

疮口变黑,或 肉突出,或指 皆黑,大抵手足为气血难到之处,手属于胃,足属于脾,不可损其真气。丹溪以臀 居僻位,尚言气血罕到,况肢末乎,故寒凉克伐之药,所宜深戒者也。
<目录>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篇名>天泡疮属性:〔薛〕天泡疮状如水泡,属肺胃二经风热,若发热 痛,邪在表也,用人参败毒 散。发热咳嗽,邪在肺也,用加味泻白散。热渴便秘,邪在内也,用加味清凉饮。
此肌肤之证,当去毒水,以金黄散或黄柏蚯蚓敷之,当归膏亦善。既安,不必服药,
若因攻伐过度,元气虚而变生别证者,当参各门治之。
\x柴芍参苓散\x 治肝胆经分患天泡等疮,或热毒、瘰 之类。
柴胡 芍药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当归(各五分) 牡丹皮 山栀(炒) 甘草(各三分)
上,每服二钱,水煎服。
\x加味解毒饮\x 治天泡疮,发热作痛。
玄参 连翘 升麻 芍药 当归 羌活 生地黄 牛蒡子(炒。各三钱) 茯苓 甘草 (各二钱) 金银花 漏芦(各五钱)
上,每服一二钱,水煎服。或为末,蜜丸亦可。
\x金黄散\x 治天泡疮,消毒止痛。
滑石 甘草 上,各另为末,和匀。敷患处,如泡,挑去水敷之。加黄柏尤好。
<目录>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篇名>杨梅疮属性:〔薛〕杨梅疮乃天行时毒,亦有传染而患之,或禀赋所得者,受证在肝,故多起 于下部,治失其宜,多致蚀伤眼目,腐败肾茎,拳挛肢节。初起之时,上体多者先 用荆防败毒散。下体多者先用龙胆泻肝汤。大便秘者用大连翘饮,后用换肌消毒散。
若蚀伤眼目,兼用九味芦荟丸、六味地黄丸。肢节拳挛,兼用蠲痹解毒汤。若因脾 胃亏损而不能愈者,先用异功散,后用换肌消毒散。若用轻粉之药,多致败证也。
按∶杨梅疮起于近代,多淫夫御不洁之妇,传染而致者,其在小儿,得之乳 抱传染者轻,得之父母遗体者重,治法与大人同,更当求之专科,薛氏治法,未可 尽遵用也。
\x换肌消毒散\x (一名草 散) 治杨梅疮,不拘初患、日久,并效。
土茯苓(即萆 ) 当归 白芷 甘草 皂角刺 薏苡仁 白藓皮 木瓜(不犯铁器。各等分)
上,水煎,食前,并空心服。
又方 治大人之剂,如用前方未应,或儿长大,宜用此方。
土茯苓(五钱) 当归 白芷 皂角刺(炒) 薏苡仁(各一钱) 白藓皮 木瓜(不犯铁器)
木通 金银花(各七分) 甘草 连翘 防风(各五分) 茯苓 芍药(各一钱,炒) 黄 (炒,二 钱) 川芎 生地黄(各八分)
上,作二三剂,水煎出,幼者作一剂煎,分两三次服。
<目录>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篇名>王烂疮属性:《圣惠》云∶夫小儿腑脏有热,热熏皮肤,外为湿气所乘,则变生疮,其热偏盛 者,其疮发势亦盛,初生如麻子,须曳王大,汁溃烂如汤火所伤灼,故名王烂疮也。
治小儿王烂疮,一身尽如麻子,有脓汁,乍痛乍痒,或时壮热。
赤芍药 甘草 白蔹(各三分) 黄芩 黄连(去须) 黄柏(微炙。各半两)
上为末。蜜水调涂,日三两上,瘥。
治小儿王烂疮及恶疮。
秫米 竹筱 上,烧灰细研。以田中禾下水调涂之,立效。
治小儿王烂疮,初患一日肉色变,二日HT 浆出,或四畔时赤,渐长,若HT 浆匝身,
即不可治,其状如汤火烧,宜速用\x黄连散\x 黄连末 胡粉(各一两)
上,研匀。以生油调涂之。
治小儿王烂疮,初起 浆似火烧疮,宜用此方。又,桃仁,汤浸,去皮,研细,以 面脂和涂。又,以艾烧灰敷,干,即用生油涂。又,十字街土、并釜下土研敷 之。又,烧牛粪灰敷。又,酒煎吴茱萸汁涂。又,酥和赤地末敷。
<目录>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篇名>浸淫疮属性:治小儿身体发疮,初出甚小,后有脓汁,浸淫不已,渐大,名浸淫疮,若先从四肢 起,渐向头面者难治也。
鲫鱼(一尾长三寸者) 豆豉(一合)
上杵如膏涂之。又疗马鞍疮。
又方 苦瓠(一两),蛇蜕(半两,烧) 露蜂房(半两,微炙) 梁上尘 为末,油调涂。又方伏龙肝(三分),乱发(三分,烧) 为末,猪脂和涂。又方,取鸡冠 血涂。鸡冠血和黄连末涂。煎鲫鱼膏涂。生切鲫鱼片,和盐贴患处。烧胡燕 窠,水和涂之。
<目录>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篇名>红丝疮属性:有一种红丝疮,虽非丹胗,其毒实同,多生于两手中指节上,男左女右,则尤 甚也。其状,但一水泡,清澄光莹,如小鸡头大,其底下 然数十小针孔,不痒 不痛,都无妨碍,泡边当有一丝脉如红丝,隐隐在皮里,其行甚速,循臂而上,过 肘则危,至心即死。有此证者,急以针迎头挑断,或剜耳塞,或嚼白梅封之,丝即 不行。绍兴庚午,无为宰方梓,字楚材,与先子为同年,秩满代归,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