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40-幼科证治准绳-第79页

,以当归散、泻黄散、玉露饮,皆可服之,次消黄散点擦舌 上。盖舌者,心之管,心热则生疮破裂,肝壅则血出如涌,脾闭则白胎如雪,热则 肿满,风则强木,口合不开,四肢壮热,气喘语塞,即其候也。治法,凉解上焦及 心肝脾三经邪热,疏风化痰,初用百解散加五和汤,水姜灯心煎投,次以牛蒡汤同 当归散,入生地黄水姜煎服。治法用《局方》中紫雪二钱半,竹沥半合和之,时时 抹入口中,自消。百草霜、滑石、芒硝、为末,酒调敷。
\x泻黄散\x(脾) \x玉露饮\x(积热)
\x消黄散\x 治风热上攻,舌硬肿大不消。
风化朴硝 真蒲黄(各半两)
上,蒲黄晒干为末,同朴硝乳钵内细研匀。每用一字或半钱,点揩舌上下。
\x百解散\x(急惊) \x五和汤\x(失血) \x牛蒡汤\x(咽喉)
\x川硝散\x 治小儿木舌。
朴硝(一两) 真紫雪(五钱) 食盐(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五分,入竹沥三两点,用白汤调涂舌上。咽津无妨。
<目录>集之三·心脏部一\舌<篇名>舌白苔属性:〔丹溪〕云∶舌上生如微粒,桑白皮汁敷之,三两次妙。
<目录>集之三·心脏部一\舌<篇名>舌上疮属性:《本草》治小儿舌上疮,饮乳不得。以白矾和鸡子置醋中,涂足底,二七即愈。《千 金方》以蜂房烧灰、屋间尘各等分,和匀,敷之。又以桑白汁涂乳,与儿饮 之。又以羊蹄骨中生体和胡粉敷之。《外台·短剧》以乌贼鱼骨烧末,鸡子黄 和,涂之。《婴孺》烧葵根为灰,每日少许敷之。《张鸡峰方》野蔷薇根,锉碎,
每用一匙头,以水二盏,煎至六分,去滓,热含,冷即吐了。治口舌生疮,久 不瘥。
<目录>集之三·心脏部一\舌<篇名>舌上血出属性:《千金翼》治舌上黑,有数孔出血如涌泉,此心脏病也方。
戎盐 黄芩 黄柏 大黄(各五两) 人参 桂心(各二两) 甘草(一两,炙)
上七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每服十丸,日三服。仍烧铁烙之。
<目录>集之三·心脏部一<篇名>诸失血证属性:〔曾〕小儿九道出血,何为而然?盖人之所有者,血与气也,心者,血之主,肺 者,气之主,气主 之,血主濡之,荣养百骸,灌溉丝脉,升降上下,荣卫谐和,
自然顺适,一或不调,疾由生矣,或外为六淫所侵,内因七情所沮,气乃留而不行,
血乃壅而不濡,内外抑郁,不能流注以荣于身,必有妄动之患。叔和以芤脉为失血 之义,在七表属阳故也,阳明主乎多气多血,未有不因热而得,盖气血俱热,热郁 内逼,失其常度,是以妄行。有在襁褓患此证者,固非七情所伤,皆因乳母执着,
不自宽释,及啖辛辣之物,流于乳络,儿饮之后,停滞不散,郁蒸于内,亦能动血。
或居重帏暖阁,火气熏逼,不令常见风日,积温成热,热种则涌泄,或吐或衄,或 大小腑亦多血来者。有气虚而邪热乘之,则血不得循流故道,渗于诸经,亦生走失 之证,其面 白,脉沉微,血淡紫,口气缓,是也。又况婴孩脆弱,易虚易实,因 热内攻,血随气行,或壅而上逆,或下而忘返,遂有吐血、衄血、泻血、溺血之 证,然而血不苟动,因气使之,风不自生,因热而起,由是而论,可以类推。治法,
先明虚实,审得病源,随经施治,药饵无瘥,则不失其机要。实则小柴胡汤加生地 黄、丝茅根,或苦参亦好,并用水煎服。或 咀五苓散合五和汤,亦加丝茅根、苦 参、水煎,及投消毒饮。次用《局方》鸡苏丸、三黄丸、间服。虚则理中汤,及人 参芎归汤皆可服。间有医者见其血盛,以为热极,过投凉剂,遂使血寒不能归源而 妄流,其色紫黯而凝滞,或成小片,当服姜附之剂以温之,自然流畅,毋致妄行为佳。
\x小柴胡汤\x(潮热) \x五苓散\x(惊) \x五和汤\x(里热) \x消毒饮\x(喉痹) \x《局方》
鸡苏丸\x(大吐血) \x三黄丸\x(里热) \x理中汤\x(吐泻)
\x人参芎归汤\x 治九道血妄行。
人参(去芦) 川芎 当归(酒洗。各半两) 荆芥(二钱半)
上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无时。
\x黄芩丸\x 治小儿衄血、吐血、下血。
上,以黄芩为末,炼蜜、丸如鸡头大。三岁一丸,浓盐汤下。柏叶、石榴花,
为末吹鼻,治衄血吐血。一方,定州瓷器末,治呕血,破血止血。
\x茅花汤\x 治鼻衄不止,吐血下血。
用茅花一大把,水三盏,煎浓汁一盏,分二服,即瘥。无花,根梗代之。兼治 血痢黑痢。
<目录>集之三·心脏部一\诸失血证<篇名>吐血属性:《全婴》论云∶夫吐血者,荣卫气逆也,荣者血也,卫者气也,荣卫相济,不失 常道,一有所胜,则致妄行。血者水也,决之东则东流,决之西则西流,气之使血,
其势如此。巢氏云∶血者是有热气盛而血虚,热乘于血,血性得热则流散妄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