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40-幼科证治准绳-第167页

(炙) 白扁豆(炒) 黄 (密炙)
上等分,为细末。每服抄二钱,用水半盏,生姜一片,枣一枚,同煎至三分,
去滓温服之,不拘时候。身热甚者,加乌梅少许,同煎服。
\x七珍散\x 调胃进食。
山药 人参 茯苓 黄 白扁豆(各一钱) 白术(二钱) 甘草(七分)
上,锉为粗散。加粟米一撮,姜二片,枣三枚,水煎,不拘时温服。
\x人参养胃汤\x 补脾进食之剂。
白术 陈皮 神曲(各一钱五分) 人参 茯苓 栀子 黄芩(各一钱) 甘草(八分)
上锉散。分为二服,水煎,不拘时服。
\x麦冬参术散\x 调胃进食,兼消积之药。
麦门冬 白术(各二钱) 陈皮(一钱半) 人参 甘草(各一钱) 浓朴(七分)
上锉散。分为二服,水煎,无时。
\x二和汤\x 消食扶气之剂。
藿香 香附(各等分)
上,为极细末。滚水放温,调下二三钱。
\x白术苦参汤\x 治小儿患痘,不进乳食。
白术 白芍药 槟榔 诃子 柴胡 青皮(各一钱) 苦参(一钱二分) 鼠粘子 浓朴 陈 皮砂仁 乌药 紫草(各一钱)
上锉散。每服四五钱,水煎,食远服。
\x陈皮枳实汤\x 治患痘宿食不消。
陈皮(一钱二分) 鼠粘子 浓朴(各一钱一分) 枳实 青皮 乌药 紫草茸 砂仁 神曲 槟榔 草果 桔梗(各一钱) 升麻(八分)
上锉散。每服四五钱,水煎,食远服。
凡痘疮,饮食之间毋令太饥,毋令太饱,毋太寒、太热,以损脾胃,但与糜粥 烂饭,淡薄滋味以养之,切忌肥甘、煎炒、五辛、一切动风动火之物。
<目录>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
<篇名>咳嗽属性:肺主气,其变动为咳嗽者,肺证也。疮疹发热之初便有咳嗽者,肺为五脏之盖,疮疹之火挟君相二火之势上 熏乎肺,肺叶焦举,故气逆而咳也。疮疹既出,其咳更增者,此喉咙有疮,淫淫如痒,习习如梗,故咳 也。疮疹收后而咳者,此卫气虚弱,腠理疏开,风寒外袭,肺气逆而不收,故亦咳也。〔薛〕痘疹未出欲出之际,
乃热毒上熏清道,肺气不宁,宜用惺惺散。若已出之后,则属元气虚弱,不能固卫腠理,
风邪乘虚而袭,宜用五味异功散加桔梗、五味子以补脾肺。
《痘疹方》云∶痘疮未出之先咳嗽,升麻汤(初热)。头疼身热恶寒咳嗽,参苏饮(初热)。呕吐痰涎咳嗽,
白术汤。时气头痛身热咳嗽,惺惺散(初热)。〔万〕如初发热咳嗽甚者,先以参苏饮发之,次以甘桔汤(咽喉)合泻白 散(肺)加牛蒡子治之。
凡痘子出盛咳嗽者,此肺中有火,或咽喉有疮作痒也,只用甘桔汤加牛蒡子,多服良。如涎唾带血,此咽中疮或齿 缝中出也,不须妄治。疮不起发,闷乱喘嗽,手足寒,饮冷者,木香散(泻。)嗽甚,别无他证,五味子汤。如疮 光壮,收靥身热咳甚者,人参清膈散主之。如疮已靥咳嗽者,不问形寒饮冷所致,并宜人参清膈散主之。
若涕唾稠粘,鼻塞不利者,乃风邪伤肺也,亦惺惺散、参苏饮主之(俱初热)。
若痰盛烦躁,痘赤壮热饮冷者,乃脾肺实热也,人参清膈散主之,并饮芹菜汁。
若痰唾稠粘,大便黑色,乃胃经热毒也,用犀角汤(失血)并饮芹菜汁以解之。
病后余毒咳嗽者,升麻汤(初热)。感寒头痛,身热恶寒而嗽者,参苏饮。烦热而嗽者,生地黄散。风热咳嗽,咽膈 不利,甘桔防风汤(咽喉)。兼喘,五味子汤。病后咳嗽胁疼者,盖胁居一身之左右,阴阳二气之所行也,余毒在中,二 气不能升降,故胁痛,用赤茯苓汤、小柴胡汤(发热)加五味子、桔梗、枳壳等解去毒瓦斯,则真气行而所苦自平矣。
〔袁〕若痘交七八之期,而身发火热,恶嗽连声,鼻窍冲出鲜血,金虚则鸣,枭 毒激荡于太阴之络故耳,以杏仁五钱、冬花五钱、门冬五钱、栝蒌仁五钱、与梨汁共煎为膏时取起,再加白蜜人乳,
紧煎数沸,纳于瓷器内,每辰昏进两匙,其效神应。歌曰∶痘中恶嗽冲出血,要识金虚枭毒彻,冬花杏仁与麦门,梨 汁栝蒌仁最切,熬膏投和白蜜中,量数斟加人乳捷,去火紧封瓷器内,晨昏进服嗽声歇。痘中患嗽,极为凶险,但 有感冒风邪于肺络而嗽者,不在此犯论,易治易痊,若元虚气枭,甚宜调养,而男子时迈十七八岁,破阳损精,痘犯于 此,贵宜按方法服治,斯免夭亡矣。
\x白术汤\x 治咳嗽呕吐,痰涎气喘通用。
白术(一钱半) 陈皮 白茯苓 五味子 半夏 杏仁(各一钱) 甘草(半钱)
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六分,分二服。
\x五味子汤\x 喘促咳嗽通用。
五味子(二钱) 人参 麦门冬 杏仁 陈皮(各一钱)
上锉散。水一盏,煎六分,空肚温服。儿小者分二服。
\x人参清膈散\x 人参 柴胡 当归 芍药 知母 桑白皮 白术 黄 紫菀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