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上以三豆淘净,甘草切碎,入雪水八升,若无雪水以长流水代之,同煮豆熟为度,去甘草,将豆晒干,又入 原汤内,再浸再晒,汁尽为度。逐日取豆与儿食之,最解痘毒。
\x代天宣化丸\x 即五瘟丹。预解时行疫疠,传染相似,并治痘毒。
人中黄(属土,甲己之年为君) 片黄芩(属金,乙庚之年为君) 川黄柏(属水,丙辛之年为君) 黑 栀仁(属木,丁壬之年为君) 雅黄连(属火,戊癸之年为君) 鲜苦参(佐) 荆芥穗(佐) 北防风(佐)
净连翘(佐) 山豆根(佐) 牛蒡子(佐) 家苏叶(佐)
前五味,视年之所属者以为君,其余四味以为臣。为君者分两倍之,为臣者半之,为佐者如臣四分之三。冬 至之日修合为末,取雪水煮升麻汤,加竹沥在内,煮神曲糊为丸,龙眼核大,用辰砂、明雄为衣。每服一丸,
竹叶汤下。制人中黄法∶取大甘草不拘多少,纳于新竹筒中,紧塞其口,放在粪缸中,浸七七日,取起,晒干 听用。
\x八正散\x 治痘疹小便秘涩,宜清心火,利膀胱。
淮木通 白滑石 小甘草 净连翘 绿升麻 结猪苓 赤茯苓 陈瞿麦 淡竹叶(以上各一钱)
灯芯十茎,水煎,热服。
\x通幽汤\x 治痘疹大便秘结,宜润肠凉血降火。
紫草茸 当归尾 怀生地 火麻仁 陈枳壳 酒大黄 尖槟榔 鲜红花 桃仁泥(俱等分)
生姜一片为引,水煎,热服。
\x连翘升麻葛根汤\x 治痘毒不能尽发,宜升托之。
净连翘 绿升麻 粉干葛 京赤芍 芽桔梗 酒黄芩 黑栀仁 淮木通 麦门冬 牛蒡子 白滑石 炙甘草 淡竹叶七片,灯芯十茎为引,水煎,热服。
\x加味甘桔汤\x 治痘疹不能饮食,由咽喉作痛。
大甘草 芽桔梗(君) 牛蒡子 鲜射干绿升麻 荆芥穗 灯芯十茎,水煎,热服。
\x橘皮汤\x 治痘疹不能饮食,由伤食所致。
广陈皮 杭青皮 陈枳壳 南木香 生甘草 山楂肉 白云苓 麦芽一撮为引,水煎,空心服。
\x参苓白术散\x 治痘疹脾胃虚弱,不思饮食。
官拣参 漂白术 白云苓 粉甘草 京楂肉 真广皮 芽桔梗 南木香 砂仁三粒为引,水煎,半饥服。
\x桂枝葛根汤\x 治痘疹初起,伤风咳嗽自汗。
嫩桂尖 京赤芍 粉干葛 北防风 炙甘草 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热服,略暖盖覆。
\x正气散\x 治痘疹初起,因伤于寒,作热无汗,头身痛,肢强。
漂苍术 广陈皮 川浓朴 南木香 净麻黄 柳杨桂 炙甘草 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温服。
\x人参白虎汤\x 治痘疹初起,夏月伤暑,大热烦躁作渴。
官拣参 净知母 熟石膏 陈香薷 大麦冬 藿香叶 白扁豆 淡竹叶 炙甘草 粳米一撮为引,水煎,热服。
\x胃苓汤\x 治痘疹初起,伤湿泄泻身重。
漂苍术 广陈皮 紫浓朴 漂白术 白云苓 结猪苓 宣泽泻 嫩桂枝 炙甘草 灯芯十茎,水煎,热服。
\x四君子汤\x 治痘疹脾虚食少,更多泄泻。
官拣参 漂白术 白云苓 炙甘草 生姜三片,大枣三枚引,水煎服。
\x四物汤\x 治痘疹能食,大便秘,疮红肿。
白当归 正川芎 杭白芍 怀生地 生姜一片引,水煎,热服。
<目录>卷五\万氏痘麻<篇名>发热证治歌属性:(凡一十五首,共二十五方)
痘疮初起身先热,轻重吉凶何以别?热轻毒浅吉堪云,热重毒深凶可说。
凡发热乍进乍退与微热者,其痘必稀而轻,毒亦浅,不必服药;若蒸蒸作热,烦躁昏眩,其痘必密而重,毒 亦深,宜发表解毒托里,加味葛根汤。
初逢热渴邪藏里,切忌冰瓜与冷水。生津止渴是良图,小渴任之而已矣。
凡发热作渴,因痘毒内蒸,销其津液,故令口干而渴。微者频以炒米汤与之,切不可以冷水、冻柿、柑梨、
西瓜、菱角之类,食之反伤胃气,亦不可以椒姜汤饮之,恐生疮毒而有他变。渴甚不止,宜解毒葛根汤。
如痘已出齐,或起发,或收靥而渴不止者,宜人参麦冬散。
如泄泻不止而作渴者,此脾胃虚弱,津液枯也,宜七味白术散。
腹痛刚逢发热时,毒攻于里报君知。大肠秘结须攻下,莫待临危悔已迟。
书云∶发热腹中痛,痘疮毒内攻,发多生不久,发少更防痈。可见痘疹腹痛,即是毒瓦斯内攻,盒饭托里化 毒为上,不可逡巡以生他变。若饮食如常而腹痛者,宜化毒汤。如大便秘结,烦躁作渴而腹痛者,宜三黄解毒 汤;若泄泻而腹痛者,宜建中托里汤。
发热腰疼毒伏留,几人逢此得优游。人参败毒真奇绝,痛减疮稀病可瘳。
凡痘疹发热腰痛,其证最恶,速用人参败毒散托之。服药痛止者吉,不止者凶。
初时发热多风搐,要识病源属肝木。木能胜土又归心,风火相争脾不足。
凡痘疮发热有作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