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7-幼幼新书宋刘昉-第68页

末,炼蜜和为丸龙眼大,以朱砂为衣。一丸作四服,用薄荷煎汤化下。
《刘氏家传》睡惊丹 治小儿惊邪,风热痰壅,咽膈不利,夜卧不安,睡中啼哭,惊风搐搦,常服安神镇心,定惊控疾。
铁粉(重罗) 使君子肉 茯苓 蛇含石(炭火烧令红,用米醋淬,凡五遍再捣,醋煮干为度) 天南星(研为粉,用薄荷汁搜和为饼,炙熟)上五味各半斤,为末。金银箔各一百箔,麝香一两,脑子半两拌匀,糯糊丸,皂皂大,朱砂为衣。五岁以下一丸,分二服。三岁以下一丸,分三、四服,薄荷汤磨下。
《张氏家传方》治小儿惊热。
丸全蝎(一两,炒香,熟) 地龙(去土净,半两,炒香熟)上捣为细末,酒面糊为丸如豌豆大,荆芥汤下。更随儿加减大小丸数。及治大人小儿诸病,发搐无 等。
(丸了朱砂为衣)《庄氏家传方》治小儿惊热。
水银丸水银 黑锡(火熔结为沙子。各半两) 天麻(一分) 干蝎(十个) 白附子(五个,炮) 半夏(十个,炮) 郁金(一个)上为末,烧饭为丸麻子大。每三丸薄荷汤下。
《庄氏家传方》治小儿惊热。
娄金丸牡蛎(左顾者) 黄芩 龙骨 川大黄(各半两) 龙脑(少许) 雄黄(一钱,用一半入药中,一半作衣)上件六味,各细为末后一处更研,炼蜜为丸如豌豆大,以雄黄滚作衣。每服一丸,金银薄荷汤化下,服温水下亦得,不拘时候。
《庄氏家传方》治小儿惊风,镇心,退上焦热。
生砂膏朱砂(三钱) 龙脑 牛黄(各一字) 大硼砂(一钱) 甘草 人参 白茯苓(各半两)上件为末,再研匀,入生蜜和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新水化下服之。
《庄氏家传方》治小儿惊热,消疳气。
牛黄膏绿豆粉(二两) 光明雄黄 硼砂 甜硝 甘草末(各一分) 龙脑 牛黄(各少许)上件药同研匀,炼蜜为剂。薄荷水破一鸡头大下。
《孔氏家传方》朱砂丸 治伤寒及小儿热,镇心压惊。
天南星末(看牛胆大小,着未酿) 牛胆(一个,腊月黄牛者)上酿牛胆了,吊往透风处至四十九日取,合时用朱砂三钱、麝香一钱同研细,入前末拌和匀,浸牛胆皮子汤为丸,丸如鸡头大。每五丸用新汲水嚼下,薄荷汤亦可。
《孔氏家传方》小儿辰砂膏 压惊化涎,理嗽利膈,退风热。
天南星(炮熟) 辰砂(研。各一分) 蝎梢 僵蚕(炒,研) 乳香(研。各一钱) 麝香(研,半钱)上六味,并须制讫秤,再同研匀,炼蜜少许,和剂蜜不欲多。每服量度多少,煎金银汤或熟水化下,乳后。
《王氏手集》治风邪惊热燥闷。
雄珠丸方天麻(半两) 防风 全蝎(炒) 僵蚕(炒。各二钱) 甘草(炙) 牛黄(别入) 麝香(各半钱) 雄黄 朱砂(各一钱)上末之,炼蜜丸如鸡头大,煎皂儿汤化下半丸。
《王氏手集》治小儿惊风,潮热涎盛,咳嗽吐逆,躁闷烦渴,疮疹不快,心胸不利,睡卧不安,惊怖大啼,虚风目涩,四肢不收。
辰砂饼子(宋羲叔方)朱砂(一分) 胆星(腊月用牛胆一枚,天南星末填满,于风中悬干) 天麻 甘草(炙) 白附子(各半两) 蝎梢(二十一个) 梅花脑子(一字)上为末,稀面糊为丸桐子大,捻作饼子。每服一丸至两丸,薄荷汤化下。量儿大小加减。(仍留少朱砂为衣。)《赵氏家传》袖桃丸 镇心安魂魄,散小儿惊热方。
桃奴(去毛) 辰砂(研) 人参(各半两) 真珠 犀角(镑) 玳瑁(各一分) 雄黄(研,一钱) 牛黄(研)生脑子(各半钱)上为末,外入乳钵同研,生蜜丸,随大小丸。麦门冬或人参汤化下。常服如鸡头肉大,小儿半之。
《吉氏家传》治取诸惊气,风热由末退,脸赤唇红者, 散方(生) 白僵蚕(各半两) 白附子(生) 朱砂(各一钱) 甘草(一分,生) 麝香 脑(各少许) 羌活(半钱)上末。每服半钱或一钱,金银薄花汤化下。或有丹毒赤肿,以芸薹菜汤调下。忌猪肉、豉汁动风物。
《吉氏家传》治惊,退风热,解伤寒。
佛手散方川乌头(炮)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黄(煨) 甘草(炙) 天麻(生。各一分) 全蝎(七个)上末。每服半钱,水半盏,坯子两粒,煎温服。
《吉氏家传》治小儿心脏惊热,睡卧不稳,膈实涎盛多惊。
红饼子方朱砂(半两,细研) 乳香(三块,水研令匀,水浸,蒸饼心,同朱砂一处剂成) 龙脑 麝香(各半钱) 牛黄(一字)上将龙脑、麝香、牛黄一处研入剂内,和匀,丸如梧桐子大,捻作饼子。每服一二饼子,令薄荷汤下。如痰盛加半夏一分,洗七遍,姜制为末入之。
《吉氏家传》治小儿惊热。
郁金 黄连 甘草(炮。各二两) 蛤粉(三两) 蜜(一两生,一两炼)上将蜜和前药,研匀,更入脑麝各一钱,用熟水化开,入纳膏。每服半皂子大,薄荷汤化下。
《吉氏家传》惊热及昼夜俱热,或往来不定者,宜服清凉膏甘草(炙) 大黄 红芍药 马牙硝(各等分)上末入麝少许,蜜为膏。每服一皂子大,含化,量虚实与服。
《吉氏家传》惊